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71.
松辽盆地油气集中富集的中浅层断层十分发育,不同反射界面断层发育存在差异,前人认为是多期构造活动的结果。本文应用先存构造条件下断层作用模式,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对中浅层的断裂系统重新进行构造解析。结果表明,①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中浅层断裂系统按照错断层位、断距、延伸长度、走向可划分为8个类型;②T_2、T_1、T_(06)反射层断层的平均走向分别为322°、320°和316°,断层平均走向从下往上存在逆时针旋转的变化趋势;③大庆长垣自中浅层形成以来,构造应力机制由泉头组—明水组沉积时期的伸展应力机制转变为明水组沉积末期的走滑应力机制,但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没有发生改变;④研究区复杂的断裂系统是在构造应力场主应力方向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在递进变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该断层形成演化的新模式更合理地揭示了松辽盆地中浅层断层发育规律和成因机制,对研究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大庆地区湿陷性黑土的野外特征及成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南部地区分布着一种结构松散、成分复杂、对水分极度敏感的工程性质极差的地质材料——黑土。结合室内试验研究,得出该种土具有粘性小、CaCO3含量少、有机质多、碱性大的物质组成特点及特殊的粒状架空结构。由于它兼有湿陷性土、有机质土、碱土和分散土等诸多特殊土的劣质特性,因而使这种黑土具有比一般湿陷性黄土更差的工程性质。综合对比,将其定名为湿陷性黑土。  相似文献   
73.
冯增昭 《地层学杂志》2004,28(4):306-306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  相似文献   
74.
资料集锦     
《地理教学》2004,(11):44-48
大庆还可以喷油50年;海口面临海水倒灌入侵威胁;湖北“千湖之省”不再名副其实;我国南北城市长相大多相似;青藏铁路筑就生态环保工程;贵州山区生态渔业富农;黄河三角洲新增湿地万余亩;南海发现世界最大可燃冰喷溢岩区;酸雨可抑制全球变暖;美国复兴公共交通;荷兰建成两栖住宅;“地球反射图”遐想;外星陨石带有生命细菌;一个没有数字的世界。  相似文献   
75.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登二段泥质岩盖层封气能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了使泥质岩盖层评价更具客观性和通用性,在对大庆长垣以东地区登二段泥质岩盖层宏观发育特征和微观封闭能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达西定律,提出利用天然气通过泥质岩盖层渗滤速度指数进行盖层封闭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并给出各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评价流程.应用该方法对研究区泥质岩盖层封气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肇深1井-芳深4井-芳深5井-芳深1井-汪9-12井-汪903井一线井区附近及其以西地区,具有好的封气能力.在肇深3井-朝2井-三深1井一线及其南侧和青2井-五深1井-四深1井-川3井等井区,具有中等封气能力.在二深1井-朝深2井-肇深2井南侧,具有差封气能力.在盖层分布的其它地区,具有较好的封气能力.  相似文献   
76.
对大庆台网深井摆和DK-1仪器测定的震级偏差进行了研究。发现井下摆测定震级偏低,原因主要是井下摆记录穿透波缺少地面反射产生的二倍效应。DK-1测定震级偏高,产生偏差原因有两点:冲积层谐振引起地动位移放大;地层结构变化导致位移放大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松辽盆地长垣南端四方台组碎屑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四方台组碎屑岩的物质组分特征及其物源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四方台组砂岩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中等.碎屑颗粒相对贫石英(Q)、富岩屑(L)和长石(F),平均值分别为42.10%、37.83%和20.07%,Q/(F+L)平均值为0.80,具有钛铁矿、石榴子石、锆石、磁铁矿、绿帘石等重矿物组合,指示源岩以中酸性岩浆岩及变质岩为主.Dickinson判别图解表明物源主要来自再旋回造山带和岩浆弧物源区.四方台组碎屑岩具有较高的Si含量和较低的Fe、Mg含量,SiO2为60.42%~83.39%,K2O/Na2O值较低(0.91~1.52),(TFe2O3+MgO)为1.11%~9.14%;富集亲石元素Rb、Sr、Ba、Pb及高场元素U,亏损亲铁镁元素Sc、V、Cr、Co、Ni等及高场元素Th、Zr、Hf、Nb;ΣREE介于66.6×10-6~236×10-6之间,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上地壳相似,呈现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平坦,中等Eu负异常.碎屑岩化学蚀变指数CIA为46.72~64.49,平均56.54,成分变异指数ICV为0.99~1.39,平均1.12,表明物源区经历了较弱的风化作用,物源主要为构造带首次沉积,不具备沉积再循环特征.碎屑岩主量、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特征比值分析表明,四方台组沉积时源区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源岩属性判别图解表明,源岩主要为长英质火山岩,并混有中酸性或基性火山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长垣南端四方台组物源主要来自张广才岭和吉黑东部构造混杂岩带发育的显生宙中酸性花岗岩、火山岩和变质岩.  相似文献   
78.
刘玉梅 《气象》2005,31(3):89-89
根据大庆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将一年四季划分为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0为秋季、11~2月为冬季。对1981~1990年大庆市三环畜牧场奶牛生产性能资料以及黑龙江农垦局绿色奶牛基地与同时段气候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乳牛产奶量和季节气候条件紧密相关。2、3、4月份是乳牛产犊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79.
<正>国土资厅发〔2010〕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地  相似文献   
80.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ttenuation of the subgrade caused by passing trains in a seasonally frozen region of Daqing, China are investigated. Three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during different times through the year, in normal, freezing and thawing periods, respectivel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eason, train speed and train type,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l) the vertical component is the greatest among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measured vibration near the rail track, and as the distance to the railway track increases, the dominant vibration depends on the season. (2) Compared with the vibration in the normal period, the vertical and longitudinal vibrations increase while the lateral vibration decreases in the freezing period. However, in the thawing period, the vertical and longitudinal vibrations decrease, and the lateral vibration increases. (3) As train speeds increase, the subgrade vibration increases. (4) The vibration induced by a freight train is greater than by a passenger train. These observations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ibration and dynamic stability of the subgrade and may be useful in developing criteria for railway and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 cold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