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203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近日,中石化国际勘探公司将MPD技术首次应用到沙特B区块,在FRAS-0001井下部井眼应用,钻井过程中随钻点火,发现多套气层,取得海外勘探的重大油气发现。  相似文献   
72.
锦州25—1油田是渤海湾近年钻探发现的大型油田。锦州25—1区块先后钻了十多口探井,在钻井作业中遇到上部井眼扩大严重、井径不规则、井垮、起下钻遏阻卡、电测作业遏阻、电测井底沉砂较多、井漏等复杂情况。通过对锦州25—1区块前面几口探井钻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了锦州25—1区块的地层压力剖面分布。经过不断的总结与措施改进后,在后面的探井钻井作业中做到了起下钻顺利,上部井径扩大率较小,未出现井垮情况,电测一次到底,钻井作业生产时间大幅度提高,为锦州25—1油田的生产井钻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3.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储层中普遍发育粘土矿物,根据岩心薄片观察,自然γ能谱测井交会图识别出的粘土矿物类型有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薄片分析按粘土矿物形成方式划出沉积粘土和成岩粘土(蚀变、转变及化学成因粘土),以及按其产出状态尚划出构造(骨架)粘土和结构(填隙)粘土,并定量分析出构造粘土和结构粘土含量在多数层段分别为20%以上与10%~18%。依据自然γ能谱测井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查明各粘土矿物含量同T h,U,K质量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85,建立了粘土矿物定量计算模型X=a-b×T h c×U d×T h/K还对储层中粘土矿物进行预测及粘土矿物的纵向分布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74.
准噶尔盆地中Ⅲ区块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中Ⅲ区块的原油或油砂抽提物饱和烃与芳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了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中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β-胡萝卜烷以及甾萜烷烃系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对原油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其油源做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表明,中Ⅲ区块原油可划分为3种类型:第Ⅰ类包括永6井与永9井白垩系吐谷鲁群原油及油砂抽提物,主要来自于中二叠统乌尔禾组烃源岩;第Ⅱ类包括永1井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原油及油砂抽提物、永2井西山窑组油砂抽提物及永3井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原油,为二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的混源油;第Ⅲ类包括永6井西山窑组油砂抽提物和永2井西山窑组下部原油,主要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75.
为了使东岭区块油气勘探早日获得突破,本次研究以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采用有效烃源岩评价、沉积微相分析以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松辽盆地东岭区块油气成藏条件,提出了有利勘探区带和目标.  相似文献   
76.
四川自流井构造的浅层天然气,与自贡地区的一样,主要产层为须家河组四段(T_3x~4)、二段(T_3x~2),嘉陵江组五段(T_1j~5)雷口坡组一段(T_2l~1)和嘉陵江组三段(T_1j~3)。经140年来的开采,除嘉陵江组三段以外,多已采竭或因采盐注水水体淹没,唯有嘉陵江组三段产层气源未竭,气藏未尽。本文试从嘉陵江组三段产层阶梯状压降漏斗模式、气量估算,构造特征类比、断裂带控气作用诸因素综合论证,预测自流井构造东头还应有嘉陵江组三段浅层天然气区块存在。  相似文献   
77.
吴小红 《地质与勘探》2016,52(4):768-773
渤海深层油气藏勘探潜力大,随着渤海勘探的深入,深层低孔渗油气藏已成为渤海勘探的必然选择。而深层低孔渗油气藏在成因类型和成藏机制上明显不同于先前的构造类油气藏。以渤中12区块为例,对其深层低孔渗油气藏成因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深层低孔渗油气藏为先致密后成藏。根据深层成藏力平衡机制和浮力成藏下限理论,主要为以浮力运移动力为主的常规油气藏,以及以分子膨胀力为主的深盆致密油气藏,是两种不同成因机制的油气藏叠加在一起组成的复合油气藏。晚期原油两期充注成藏加之晚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导致古油藏的存在。先期原油的排酸作用,异常超压带虽然碳酸盐含量高,但是粒度较粗砂体碳酸盐胶结物含量较少,且颗粒溶孔也比较发育,另外超压使压实受抑制,原生孔隙得以保存,这都是深部致密带出现"甜点"的原因。研究成果对指导渤海深层勘探,拓展勘探领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8.
煤的吸附能力是决定煤层含气量大小和煤层气开发潜力的重要储层参数。通过对沁南-夏店区块二叠系山西组3号煤层72个煤样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剖析了3号煤层煤的吸附性能,建立了基于Langmuir方程的煤层含气量预测方法,揭示了研究区3号煤层煤的吸附性能及含气量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沁南-夏店区块3号煤层主要为贫煤和无烟煤,煤的空气干燥基Langmuir体积为18.15~34.75 m3/t,平均29.36 m3/t;Langmuir压力为1.47~2.71 MPa,平均2.03 MPa;煤储层压力梯度0.11~1.06 MPa/hm,平均0.49 MPa/hm,煤储层压力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煤层含气饱和度整体呈欠饱和状态。通过预测模型预测研究区3号煤层含气量2.87~24.63 m3/t,平均13.78 m3/t,且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其含气量相对沁水盆地南部偏低。煤储层含气量分布主要受控于本区煤层生气、储气和保存等因素。   相似文献   
79.
长春油田C区块双阳组二段是主要勘探层段,双二段划分出5个砂组,其中Ⅲ砂组和Ⅳ砂组是主要产油砂组。通过沉积特征研究,认为双二段为扇三角洲沉积。Ⅰ砂组和V砂组是扇三角洲前缘沉积,Ⅱ砂组-Ⅳ砂组为扇三角洲平原沉积,砂体的分布受沉积相带控制比较明显,砂体沿北西向展布。在明确该区地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油气藏成藏条件研究,认为大南凹陷具有供烃能力,双阳组是供烃层组,双三段暗色泥岩是区域盖层,17号断层及派生出的一系列近南北向正断层前期沟通油源、疏导油气,后期具有良好的封堵作用。C区块单井纵向上整体为油层-油水层-水层组合,上倾部位为油层,下倾部位为同层、水层。油水易于在构造圈闭范围内平衡,在-1 695 m形成统一的油水界面。双二段为一个成藏体系,整体为断块类型油气藏。低渗-中孔、低渗-低孔、特低渗-低孔储层是剩余油主要分布区,剩余油的形成受相控和构造控的影响,主要发育在河道储层中。  相似文献   
80.
下入生产套管的煤层气U型井具有产气量高、成本低的优点,逐渐成为潘庄区块煤层气开发的主要井型。潘庄区块煤层埋深一般在500 m以浅,同时要求U型井的水平段在1000 m左右,生产套管的下入成为该区块垂深浅、水平段长的煤层气U型井的技术难题,经过多口井试验,优化钻井轨迹的平滑度,采用原钻具、短螺旋扶正器和生产套管内置钻铤3次划眼,以及严格控制下套管程序,可提高套管一次性下入的成功率,并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