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8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鄂西清江水布垭坝址高陡斜坡稳定性研究按如下思路进行;从野外地质调研入手,详细研究斜坡的地表变形特征,深部变形特征及斜坡变形组合模式;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计算,确定各因素对斜坡稳定性贡献的大小;选择典型地质剖面,分别建立岩体力学模型,运用有限元及离散元方法进行模拟,确定坝址斜坡变形破坏机制模型,运用胡限平衡法,概率法对所选择的典型地质剖面进行稳定性计算。在以上各步的基础上设计高陡斜坡的防  相似文献   
92.
陈伟 《地下水》2015,(1):132-133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针对沙滩水库坝址的选择进行论述。首先阐述工程区域以及水库地质条件,对于坝址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库首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渗漏问题,通过上下坝址代表坝型适宜性及技术经济相关比较和分析,最终选择上坝址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3.
胡道功  徐瑞春 《现代地质》1999,13(4):466-470
清江干流水布垭水电枢纽是与隔河岩、高坝洲水电枢纽并重的国家级大型水电工程 ,坝址区高边坡稳定性问题是水布垭坝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之一。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对坝址区岩体应力场和位移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岩体三维应力、应变分布与岩体变形破坏的关系 ,评价了岩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大柳树坝址区存在大面积、大范围的岩体松动破坏现象。为进一步研究其松动破坏的成因机制,在详细调查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及区域地震动力作用基础之上,提出了地震动力作用与岩体松动现象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动力模拟试验和动力数值分析,进一步证明岩体松动破坏现象与历史上该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目前的工程地质条件下,一旦发生较大强度的地震活动,坝址区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会更大,对拟建的水利工程设施将产生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5.
随着鄂西清江中游水布垭坝址的最终确定,位于工程库首区的白沙坪断层(F9)和桃李溪断层(F8)的构造活动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6.
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下坝址岩溶发育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忠康  陈文理 《中国岩溶》1994,13(2):141-151
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坝址区以灰岩为主,岩溶为坝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本文根据对多年勘测资料的分析,论证了坝址区影响岩溶的因素、岩溶空间展布规模及岩溶发育深度,并由此建立了坝址区各自独立的岩溶洞穴网络─—岩溶系统。结合下坝址Ⅰ线布置方案,详尽地介绍了大坝基础及拱座下游岩体中岩溶发育情况,并就由其带来的基础承载力、变形及抗滑稳定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7.
核电厂选址地震安全评价中的发震构造与能动断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根据《黄河黑山峡河段地震地质补充论证工作报告》1,对黄河黑山峡河段大柳树坝址区主要地震地质问题,包括1709年中卫7?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长度,F201断层的规模,坝址区F3、F7断层晚更新世以来是否被F201断层“牵动”,坝址区不同级别断层的深浅构造关系等主要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要介绍。2  相似文献   
98.
马明  刘祯荣 《探矿工程》1995,(3):13-13,17
介绍了国内外各种岩心定向技术、确定岩石结构面产状的基本基本及其优缺点,并首次将高森教授由赤平投影理论得出的定向取心公式用于三峡坝址,确定岩石结构面产状,并与孔内电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9.
皖浙山区大坝坝址环境水特征与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坝建成水库蓄水,坝址水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致使水岩间相互作用加剧。在渗透压力作用下,弱酸性的水库底层水侵蚀力加强;水对岩石和混凝土的作用造成了坝基地下水的酸性和碱性化;坝基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的改变,是造成坝基排水孔胶状析出物排出的主要原因。大坝两侧岸坡和坝基地下水坡降增大,绕坝渗漏的存在,是造成大坝岸坡坝基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地质调查、物化探测量、地震活动性分析,研究了绰尔河断裂的位置、地质特征和活动性,以及该断裂对文得根水库坝址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绰尔河断裂总体沿绰尔河河谷呈NW向展布,形成于中生代,经历了多期活动,表现为先压扭后引张。断裂北段宽而深,南段窄而浅。晚更新世末期以来不活动。绰尔河断裂对坝址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