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冕宁大桥水库诱发地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年3月3日冕宁大桥水库发生Ms4.6地震,利用序列特征、库水位变化与地震的相关性、地震构造、震源机制解.判断为滞后响应的构造型水库诱发地震.属主震-余震型地震类型。研究中发现地震前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262.
大桥坞斑岩型铀矿床产于中生代蒙山破火山口中一石英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及其隐爆角砾岩筒中。铀成矿主要与斑岩体的“双层结构”有关,即”双层结构”成矿模式。浅部石英斑岩为含矿岩体,深部花岗斑岩为矿源岩体。矿化以裂隙型、角砾型为主,矿体的形态主要呈细脉状、浸染状,与围岩界线不清。成岩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的富铀钙碱性岩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该深部富铀花岗岩浆冷凝结晶分异产生的富铀岩浆期后热液。其成矿过程主要是富铀岩浆期后热液流体沿断裂构造系统上升、运移,在浅部石英斑岩体内外接触带发生隐爆,成岩成矿。早期铀-赤铁矿化阶段形成贫铀矿化,晚期铀-金属硫化物矿化阶段,形成富铀矿化,两期叠加作用致富。  相似文献   
263.
港珠澳大桥可有效弥补珠江两岸陆运交通可达性短板,推动两岸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考虑跨海大桥的通行费用准则和粤港澳海关查验延迟时间,通过修正引力模型和Tableau地图可视化功能测算和对比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前后两岸地区经济关联强度和格局的演变,结果显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会大幅提升珠江两岸地区经济关联强度,并有助于间接改善珠江两岸地区经济格局。聚类分析得出珠江两岸城市群可划分为三个群集,香港和珠海位于群集1,江门和深圳组成群集2,中山经济关联强度比澳门对通行费用更为敏感,而东莞和惠州属于群集3。进一步提出西岸地区应把握港珠澳大桥历史发展机遇,东岸地区要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以及珠江两岸地区政府应高度重视地区间经济协同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264.
以白水河大桥施工场地黄土地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场地黄土的湿陷系数、自重失陷系数与深度的关系,湿陷量、自重湿陷量与深度的关系,研究得出场区的黄土湿陷特点:研究区地貌单元属河谷阶地区,地处阶地前缘斜坡处,发生湿陷的地层为上更新统风积黄土、古土壤及中更新统风积黄土层。湿陷性黄土主要有轻矿物、重矿物和粘土矿物组成。黄土的化学组成主要为SiO_2,其次为Al_2O_3,Fe_2O_3和CaO等,但黄土湿陷性的发生与黄土的矿物组成及化学组成关系较小。综合分析研究区黄土湿陷性影响因素,认为湿陷性主要影响因素为含水状态,应力状态等。对比分析湿陷系数,湿陷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随着计算深度的增加,湿陷量、湿陷系数均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最终判定研究区地基湿陷等级为Ⅲ级,为严重湿陷。该研究成果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黄土湿陷的分析及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65.
吴杰  胡夏闽  苗恒亚 《测绘科学》2016,41(11):171-174
针对目前大桥监测的现状及各种监测方法的优缺点,该文结合苏通大桥运营情况,研究了GPS动态监测的原理、系统组成、坐标转换及监测注意事项,并对其进行了GPS动态监测试验。采集了桥面沿轴线方向、横向及竖向位移数据,对大桥在温度、风荷、车载等因素影响下的运营期大桥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大桥轴线方向位移与温度正相关,1/4跨处相关系数为0.859;竖向位移与温度负相关,1/4跨处相关系数-0.817。并对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频谱没有明显变化;大桥各方向振幅在安全范围内,表明运营期的大桥十分健康;同时也表明GPS动态系统监测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66.
1引言 松原市第二松花江大桥于2007年秋季动工建设。大桥全长2546.5m,为目前我国东北最大的复合桥。主航道采用斜拉桥索塔,塔高87.1m,其它为混凝土箱梁桥。  相似文献   
267.
杭州湾大桥南岸工程地质特征与浅层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杭州湾大桥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之一,全长36 km,其中海域部分长31.5 km.通过桥址南岸浅层气区工程勘探,分析了其工程地质条件与浅层气的分布特征,为大桥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充实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68.
本文阐述了嫩江公路大桥原型及模型动力试验,通过实测数据分析,给出了该桥的动态特性及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269.
正在修建中的南昆铁路八渡南盘江特大桥,是目前我国最高的桥梁之一。桥址位于桂北山区与云贵高原结合部,山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岩体软硬不均,断层发育,还有水库坍岸和泥石流等地质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地质配合施工中解决有关断层、风化层及承载力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270.
朱白朗 《广东地质》1996,11(4):38-45
通过对区域环境地质和桥位工程地质的调查与分析,确认广三断裂(带)依然存在,而其中的两个主结构面F1、F2从桥位河床中通过,使得层序相差较大而产状较缓的第三纪华涌组巨厚层砂砾岩组成、晚白垩世大Lang山组砂质泥岩组合、早白垩世白鹤洞组砾质中粗砂岩组合以及早石炭世石磴子组灰岩组合在同一水平高度聚合。反常的第四纪河床沉积、邻区的新构造断块隆凹以及五六十年代大地测量成果,都证明了该断裂带的继续活动性。为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