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4篇
  免费   1149篇
  国内免费   2257篇
测绘学   600篇
大气科学   5323篇
地球物理   481篇
地质学   888篇
海洋学   616篇
天文学   339篇
综合类   259篇
自然地理   504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422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327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234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117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祁连山林区大气降水特征与森林对降水的截留作用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通过对连山寺大隆林区定位站1975-2000年的降水特征与森林对降水的再分配分析,建立了祁连山大隆林区降水与温度,降水与湿度,林冠截留的关系式。该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33.5mm,年变幅在326.4-539.7mm;降水量最大出现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70%;海拔高度每升高100m,年了量平均递增4.55%,林区温度和湿度均与降水有较好的拟合关系。青海云杉林与祁连圆柏林林冠对大气降水的平均截留率分别为37.5%,31.7%,灌木林的截留率平均高达66.5%。青海云杉林林冠层平均截留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大逐渐减小,当降雨量为18.67mm时,林冠截留量达到最大,为14.72mm;青海云杉树干径流量占降水量的0.51%,当降雨量超过12.0mm时,才开始产生树干径流。青海云杉林枯枝落叶层对降雨的截留量随降雨量级增加而增大,截留率则随降雨量减小而增大,枯枝落叶层所具有的截留降雨和调蓄降雨作用使祁连山林区基本不发生地表径流。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林区对水源涵养和水流出山的时间调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着衣气象指数预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衣厚度与空气温度、湿度,风速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正确作出适宜着装的气象指数预报,对拓宽专业气象服务领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介绍着衣气象指数预报方法,作出各温,湿,风的预报值,据此确定四季室外活动适宜着装的种类,达到准确为公众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3.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范天锡 《气象科技》2002,30(6):321-327
风云三号(FY-3)是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在功能和技术上比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它将进行三维大气探测,大幅度提高全球资料获取能力,进一步提高云区、地表和海表的遥感能力。风云三号第一颗星的技术状态目前已大致确定,卫星正在研制中。文章介绍并分析了该卫星及其所载遥感仪器的性能、特点和水平,对于风云三号在我国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以及自然灾害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将发挥的作用也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4.
中高层湿-比有效能量与雹云发生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吴宝俊等人将有效位能概念扩充到湿有效能量 ,给出了湿有效能量的近似表达式 ,发现这个物理量作为暴雨分析、预报中的一个指标 ,有较好的灵敏性。在日常业务预报中当出现强对流天气背景时 ,使用湿有效能量能区分未来是出现雷雨天气还是出现致灾冰雹 (指农业受雹灾面积在 1 0 0hm2 以上的降雹天气 ,下同 )天气。为此 ,我们选取历史上多例雷雨日和致灾冰雹日 0 8:0 0 (北京时 ,下同 )探空资料 ,计算分析了湿有效能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寻找出判别雷雨日和致灾冰雹日的预报判据。1 个例的选择  取两类个例进行分析 ,Ⅰ类为未来短期内出现雷…  相似文献   
105.
青藏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1998年5月-7月在改则、当雄和昌都三测站获得的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日变化特征及廓线规律,发现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学特征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高原近地面层白天出现的逆湿现象。  相似文献   
106.
用一个耦合的全球格点大气环流模式-植被模式模拟中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模拟试验中考虑了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而其他强迫条件均取成现今值。结果表明,耦合的模式能够模拟出较今强的大尺度夏季风,特别是亚洲-非洲季风,而其他季节和区域的变化值一般都比较小。季风环流和季风降水都大幅度地增大了。结果还显示,耦合模式模拟的大尺度季风系统的变化同单纯大气环流模式模拟的结果非常相似,但是,在非洲北部季风区耦合模式模拟的降水和温度变化较单纯大气模式模拟的值要大,而且,耦合模式模拟的冬季降温值要比单纯大气模式模拟的结果小。  相似文献   
107.
根据Dobson和TOMS资料分析北京和昆明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约20年 Dobson和TOMS资料来分析北京(39.93°N,116.40°E)和昆明 (25.02°N,102.68°)两地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在1979-2000年间北京大气臭氧长期变化趋势是-0.642 DU/年,而昆明在1980-2000年间的趋势是-0.009 DU/年;(2)北京和昆明两地大气臭氧都有很强的季节内变化(尤其冬季更强),与季节性变化强度相当;(3)在北京和昆明,由记录较短的大气臭氧资料分析得到的长期变化趋势,与较长记录得到的结果有显著差异;(4)在北京(中纬度)和昆明(低纬度)大气臭氧都有显著的准两年振荡信号;(5)两个站点大气臭氧的年际变化主要由长期趋势项和准两年振荡信号组成;(6)Dobson仪测量得到的臭氧总量与TOMS资料非常一致。  相似文献   
108.
改进的切线性模式对一个边界层模式变分资料同化的改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气、海洋中边界层物理过程的强非线性会对切线性模式近似(尤其是当积分时间长时)有较大的影响,从而给相应的4维变分资料同化问题的求解造成困难。本构造了Mellor-Yamada湍流封闭模式(level 2.5)的一个改进的切线性模式,相比通常的切线性模式和简化的切线性模式可以提高对非线性扰动的逼近。利用这个改进的切线性模式的伴随模式分别进行了1到7天的变分资料同化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而用通常的伴随模式和简化的伴随模式都无法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9.
As shown in comparison and study of the HIRS-Tb12 data and conventional data,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vertical motion are structured differently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Hemispheres, which are well depicted with the HIRS-Tb12 data. When high pressures rapidly decrease over the regions of South China Sea and Arabian Sea with the HIRS-Tb12 less than 200 W/m2, monsoons will set off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abian Sea and Bay of Bengal, respectively. From a year of significant drought to one of significant floods, the trend of evolution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downdraft areas of the subtropical highs between the two hemispheres.  相似文献   
110.
灾害性天气(暴雨、强对流、雾、高温与干旱)的准确预报是目前世界上仍未完全解决的问题。“9.20”区域暴雨、大暴雨由于发生时间晚,前期为阴雨天气的流场给预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成都市气象台用溃变原理V-30图结构分析方法结合大尺度环流背景、影响系统、T106物理量预报场的分析和本站暴雨模式,及时准确的预报出了“9.20”区域暴雨、大暴雨过程。该文特征分析意在总结出成都地区暴雨预报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