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8篇
  免费   2719篇
  国内免费   4451篇
测绘学   647篇
大气科学   13037篇
地球物理   635篇
地质学   1932篇
海洋学   826篇
天文学   333篇
综合类   379篇
自然地理   1249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425篇
  2022年   483篇
  2021年   544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548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442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531篇
  2014年   779篇
  2013年   708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717篇
  2010年   697篇
  2009年   737篇
  2008年   777篇
  2007年   808篇
  2006年   675篇
  2005年   709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698篇
  2002年   685篇
  2001年   641篇
  2000年   558篇
  1999年   412篇
  1998年   494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494篇
  1995年   445篇
  1994年   423篇
  1993年   340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311篇
  1990年   201篇
  1989年   18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4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41.
东亚南亚夏季降水对海温异常响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洪蕾  张铭 《气象科学》2005,25(4):331-337
利用IAP AGCM-Ⅱ大气环流模式,模拟了赤道中太平洋地区海温异常对东亚和南亚夏季(6~8月)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1~4月该海温呈正异常时,中南半岛和我国东部降水将明显偏多,孟加拉湾附近降水偏少;而该海温呈负异常时,则我国华中和孟加拉湾附近降水偏多;对以上海温异常最敏感处为中南半岛和孟加拉湾附近地区,其中前者降水与该海温异常呈正相关,后者则呈负相关;该海温异常还会在中高纬地区激发出强迫波列。  相似文献   
142.
马学款 《气象》2002,28(3):58-61
20 0 1年 1 2月份 ,与常年同期相比 (图1 ) ,黄淮南部、江淮、江南中部和东部、华南西南部、西北地区西南部等地月降水量偏多 5成至 4倍 ,内蒙古中部、河南、安徽等地的局部地区偏多 4倍以上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少。月平均气温 (图 2 ) ,青藏高原、西南地区南部及东南沿海、东北地区中部和北部等地偏高 ,其中黑龙江北部和青藏高原大部偏高 2~ 4℃ ;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正常或偏低。图 1  2 0 0 1年 12月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1 天气概况本月降水量 ,江淮、江南大部及广西中南部、广东中部、福建北部等地有 50~ 1 0 0mm ,其…  相似文献   
143.
144.
上海“8.5”特大暴雨的成因和特点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邵玲玲  黄炎 《气象》2002,28(8):47-50
利用WSR-88D多普勒雷达资料,通过分析2001年8月5日到8月6日产生于上海地区的特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研究探讨这次过程的降水成因和降水特点。发现副热带高压边缘偏南气流的风速辐合、螺旋雨带中强回波短带的合并加强、风的垂直切变产生的辐合以及热带系统的高效率降水作用是这次暴雨过程的降水成因和降水特点。并提出了预报这类暴雨系统需要注意的要点:强降水回波的发生和发展加强往往和风场中的局地强辐合区相联系,利用多普勒雷达连续演变的风场资料,可及时了解辐合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提前作出强降水可能性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5.
利用由美国NOAA系列卫星观测的OLR资料研究了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记为ATC)与热带对流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1)当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ATC为异常偏多(少)时,ITCZ位置累积距平为正(负)值,即ITCZ位置异常偏北(南);(2)利用OLR设计了Walker综合指数WI,该指数的强弱可以反映ATC的异常情况,即当ATC为异常偏多(少)时,walker环流圈异常强(弱);(3)OLR距平累积量场能较好的表征ATC异常年份所对应的低纬度及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的配置,其可以作为预测影响华东地区热带气旋年频数的强信号。  相似文献   
146.
夏季青藏高原加热和北半球环流年际变化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刘新  李伟平  吴国雄 《气象学报》2002,60(3):266-277
利用 195 8~ 1997年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中加热率和环流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诊断和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的非绝热加热与北半球环流系统的年际变化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 :夏季青藏高原的加热强 (弱 )的年份 ,高原及邻近地区的上升运动、下层辐合及上层辐散均增强 (减弱 ) ,使高原加热对周边地区低层暖湿空气的抽吸效应和对高层大气向周边地区的排放作用加强 (减弱 )。从而影响着高原和周边地区的环流以及亚洲季风区大尺度环流系统。而且高原的加热强迫能够激发产生一支沿亚欧大陆东部海岸向东北方向传播的Rossby波列 ,其频散效应可影响到更远的东太平洋以至北美地区的大气环流  相似文献   
147.
中国南极长城站1998年大气降水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报告了 1998年 1~ 12月 ,在中国南极长城站 (6 2°13′S ,5 8°5 8′W ,海拔 10 .0m)采集的 115个有效降水样品的 pH值、电导率和化学组分分析结果。长城站地区降水的年平均 pH值为 5 .6 2 ,电导率年平均值为 85 .16 μS/cm。秋季期间降水的 pH值和电导率较高 ,其它季节较低。降水中最主要的离子为Cl-,Na+ ,其他离子按平均浓度值依次排列为SO42 -,Mg2 + ,Ca2 + ,K+ ,NO3 -,NH4+ 。除NO3 -,NH4+ 外 ,各主要离子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 ,表明其来源具有同一性。降水样品的离子组成比例与周围海区的海水接近 ,显示了海盐是降水中可溶性离子的主要来源 ,而其它源只对Ca2 + 有一定贡献。该地区的降水具有较典型的海洋性降水的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8.
通过对东营市月降水量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相关分析 ,得到了与各月降水量相关显著的环流特征量。以这些特征量为因子制作月降水量预报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9.
张飒 《山东气象》2002,22(1):51-52
利用山东省 2 0 0 1年 1 2月~ 2 0 0 2年 2月气温、降水资料和 5 0 0hPa月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图 ,分析了今冬山东省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50.
对1998-08-25发生在商南县青山特大暴雨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此类秦岭山区局地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变化特征及地面影响系统,为此类强对流天气提供了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