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25年   1篇
  192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王竹泉 《地质学报》1925,4(1):57-67
The region which we called here North Shensi, is situated approximately between long. E. 108°-110° 20' and lat. N. 35°-39°30'. Its topography shows the features of a typical plateau at the average heights of 3500 to 4000 ft. above sea level with surviving relief of about 500 ft. The  相似文献   
102.
马廷英 《地质论评》1941,6(Z2):221-230
一、引言由植物化石生态方面的研究与已明了的亚洲第四纪各种错综地史情形的考察,著者已证明出来在第四纪中叶亚洲确曾有过较大理冰川期或亚洲最末次冰川规模更为宏大的冰川(注十八),而其分布的程度,在亚洲东部,应较最末次者更向下降延五百公  相似文献   
103.
为查清滇西地震科学实验场内地震与地质构造特征,由云南省地震局综合队,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组成的地震地质考察组,于今年上半年,对大理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在大理南部下关附近的团山和洱海东岸银梭岛,发现了两个古地震遗迹现场。这个发现对于研究该区古地震和地震重复率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在团山附近,洱海滨岸湖相地层中,一个长约200米的人工开挖剖面,展现了清楚的地层露头  相似文献   
104.
刘金山 《湖南地质》1990,9(2):39-45
凤凰大理石矿床属沉积碳酸盐岩类型,特大型矿床。它赋存于奥陶系中统的牯牛潭组和宝塔组地层中,矿体成层状,由三个矿层组成,分别产出“沱江绿”、“凤凰红”和“龟纹石”三种大理石品种,其物理性能良好,抗压强度为68.65—143.21MPa,抗折强度大于13.73MPa,容重2.73—2.78g/cm_3,吸水率0.20—0.42%,抗冻性能合格,加工性能和装饰性能良好,是一种优质的饰面石材。  相似文献   
105.
云南大理上关—潘曲一带存在历史地震破裂遗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苍山东麓上关—潘曲一带存在历史地震断层和地表破裂带。破裂带从上关向南延伸到潘曲附近,长约20余公里,地震最大位移约2m,已测的14C样品年代显示,这可能是1514或1515年大理地震的地表破裂遗迹  相似文献   
106.
关于点苍山“大理冰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点苍山是大理冰期的命名地, 通过文献查询明确了大理冰期这一概念提出的过程. 基于多次的实地考察, 对云南点苍山冰川地貌进行了系统研究, 建立了该地区第四纪以来冰川活动可靠的年代序列, 明确了冰川发育的规模. 研究结果表明, 点苍山最早的冰川活动发生于30~ 40 ka BP, 之后经历了末次冰期晚阶段、晚冰期、新冰期等各次冰川前进, 直至1.2~1.5 cal ka BP 前后冰川最后消失. 空间上, 该地区的冰川活动仅局限于海拔3600 m以上的主体部分, 低海拔及其周边山体上没有冰川发育.  相似文献   
107.
大理至瑞丽铁路勘测中,对航磁资料进行重新开发使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结合地质资料划分出断裂81条(新发现48条),其中,与推断线路有关的断裂18条,相关地段21处。特别是新发现的断裂,为选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8.
严绍军  方云  唐朝晖 《岩土力学》2012,33(11):3367-3373
关于大理崇圣寺三塔中南、北小塔的倾斜原因一直有多种说法。在现场详细工程地质调查和室内试验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与历史文献资料,对可能导致倾斜的地基不均匀性、地震作用进行研究后提出:由地基不均匀性形成的倾斜不应占主体,地震作用应是塔体出现倾斜的主要因素。地震导致的塔体顶部鞭梢效应非常明显,这与塔顶在历史上多次震坏事实相符;塔体下部压应力波动幅度大,但相对砖砌体强度来说有一定安全余地;而在高强度地震作用下,中部出现拉应力,对塔体结构破坏明显。而塔体下相对软弱的粉质黏土层在减缓地震波向上传播、减少塔体的动荷载作用上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9.
大理岩单轴压缩时滞性破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霜  周辉  张传庆  张凯  晏飞 《岩土力学》2011,32(9):2714-2720
在深埋地下岩石工程开挖过程中,岩爆是多发的工程灾害,且大多表现出明显的时滞性,即大部分岩爆并不是随开挖而即时发生,而是会滞后开挖一段时间。针对深埋地下岩石工程围岩发生时滞性岩爆的实际应力特征,开展了锦屏二级水电站大理岩单轴压缩时滞性破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应力峰值前的长时间单轴压缩作用下,硬脆性大理岩的破坏表现出明显的时滞性;大理岩岩样在时滞性压缩破坏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竖向裂纹,破坏时会产生大量的片状破裂碎屑;岩样发生时滞性破坏时的环向应变不仅大于自身的轴向应变,而且也大于其常规单轴压缩破坏时的环向应变;当环向应变接近或超过轴向应变时,大理岩发生剧烈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将明显提高。研究结论对于深入认识岩爆的时滞性机制以及建立时滞性岩爆的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0.
赵苗  杨竹森  张洪瑞 《地球科学》2019,44(6):2187-2196
伊朗乌尔米耶-达克塔尔弧岩浆带(Urumieh-Dokhtar magmatic arc,UDMA)是特提斯域最重要的斑岩铜矿省,发育大量中新世大型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同时,该带也发育大量同时代无矿岩体,但控制岩体成矿潜力的关键因素尚不清楚.为此,选择该带中段、成矿及无矿岩体同时发育的大理矿区,针对成矿及无矿岩体开展了系统的锆石岩相学、年代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比.结果显示,无矿闪长岩(锆石U-Pb年龄:17.4±0.3 Ma)比成矿石英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15.6±0.1 Ma)形成略早,但近乎同期;闪长岩εHf(t)值变化介于+2^+4,石英闪长斑岩εHf(t)值变化介于+2^+5,两者具有类似的Hf同位素组成;闪长岩中锆石常含老的继承核(172~920 Ma),石英闪长斑岩则不发育继承锆石;闪长岩及石英闪长斑岩中的中新世锆石具有类似的稀土配分模式,且Eu负异常不明显,而闪长岩中的锆石继承核则显示出明显的Eu负异常,配分模式与中新世锆石不同.基于上述结果,我们提出大理矿区的两套中新世岩体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但经历了不同的地壳演化过程,成矿的石英闪长斑岩浆形成后,与古老地壳没有明显交互,而无矿的闪长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壳物质、特别是古老还原性物质发生了交互,交互过程中岩浆氧逸度降低,是该套岩浆不成矿的主要原因.进而我们提出UDMA带中段斑岩成矿与否不仅与前人所认为的受岩浆源区控制,也与岩浆演化过程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