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8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755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2801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100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51.
位于昌宁—孟连结合带北端的癞痢头山岩体,主要由中粗晶花岗闪长岩(MGG)和细晶花岗闪长岩(FG)组成,形成于中三叠世(232 Ma).MGG和FG岩相学特征相似,无明显空间分带关系,呈过渡渐变关系.它们具高硅(w(SiO2) =66.2%~68.2%,平均67.0%),富钾(K2O/Na2O=1.04~2.59,平均1.64),贫碱(w(Na2O+K2O)=5.45%~7.31%,平均5.99%)、低钠(w(Na2O)=1.54%~3.58%,平均2.38%),高镁值(Mg#=47.3~58.7,平均51.5)和过铝质(A/CNK=1.41~2.17,平均1.65)特征,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二者轻、重稀土元素含量比值介于6.91~12.1,表现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岩石富集w(Rb) (54.7~176×10-6),w(U)(1.10~4.77×10-6),w(Th) (9.33~35.30×10-6)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w(Ta) (1.22~1.51×10-6),w(Nb)(14.9~18.5×10-6),w(Zr)(78.4~171.0×10-6)等高场强元素,以及δEu(0.35~0.57)和"TNT"负异常特征,表明初始岩浆以陆壳成分为主并有幔源组分的加入.癞痢头山岩体样品具有较高的A/CNK值(1.41~2.17)和刚玉分子含量(1.87%~8.67%),以及Nb/Ta比值(11.03~13.76)和Zr/Hf比值(23.13~47.85)分别与平均地壳和壳源岩石相应比值一致,显S型花岗岩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癞痢头山岩体属于S型花岗岩,起源于古老地壳物质(贫黏土的古老杂砂岩)部分熔融岩浆和底侵作用带入的幔源岩浆的混合岩浆,是保山—思茅地块陆陆后碰撞阶段力学性质由挤压向伸展转化动力学背景下的产物,具备成矿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2.
张辉  韩雷  何毛  等 《江苏地质》2021,45(2):150-153
岗察岩体位于秦岭、祁连、昆仑和松潘—甘孜造山带交会部位,属西秦岭成矿区,为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H、O、S同位素示踪手段对岗察岩体内江里沟、双朋西、谢坑3个矿床的成矿流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3个矿区样品的δ18O(H2O)大部分落在岩浆水范围,因此O同位素具有岩浆水特征,推测3个矿区的流体均来自发生过脱气作用的岩浆,但成矿作用发生在浅部。研究区δ34S值集中在-3.8‰~0.9‰之间,与多数岩浆岩δ34S值的范围-5‰~5‰相近,说明3个矿床的硫均为岩浆来源,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总体δ34S江里沟>δ34S双朋西>δ34S谢坑,这种差异可能与岗察岩体岩浆演化有关。3个矿床的δ34S平均值均接近正常地幔硫的范围-1‰~1‰,暗示硫源可能有深源岩浆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3.
矿区位于武夷山成矿带之北部Cu-Pb-Zn-Ag-萤石成矿亚带,成矿条件优越。该文通过地质测量、槽探工程和钻探工程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结合已有的坑道工程,总结矿体的空间分布、赋存状态及控矿因素,开展成矿规律和成矿作用研究工作;通过对成矿地质体及成矿构造的综合研究,判断成矿时代,探讨成矿机理。研究表明:该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印支晚期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为成矿提供物质来源,NE向主断裂及次生的压扭性断裂是矿区的主要导矿、贮矿构造。运用研究成果探明该萤石矿床资源储量达中型规模,扩大了萤石矿床的资源前景,并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4.
155.
蒙自白牛厂银—多金属矿矿床特征和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江鑫培 《云南地质》1990,9(4):291-307
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的南部。其西有个旧锡-多金属矿,东有都龙钨锡—多金属矿,系南岭锡钨成矿带之西延部分。矿床产出于以寒武系为核心的构造隆起内,矿化主要沿不整合接触面上迭加逆冲断层的破碎带内充填分布,对围岩的交代作用不强。在阿尾矿段,存在隐伏的花岗岩,具有宽厚的接触变质晕圈,矿化出现按深度(温度)的分带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对矿石矿物的观察分析,划分了矿床的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156.
157.
从岩体产出的地质背景、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特征、岩石熔化实验,Sr~(87)/Sr~(86)初始比值等资料的初步研究,表明岩体成因属壳型(相当徐克勤的陆壳改造型)花岗岩。但由於岩浆近地同化混染白云质灰岩,致使造岩矿物黑云母富含镁质,又具有过渡型(相当徐克勤的同熔型)花岗岩的某些特点。而钨、铅、锌(银)多金属矿床与该岩体有着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8.
铀成矿作用、核废物地球化学处置与吸附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廉 《铀矿地质》1989,5(3):158-163
在不同类型的工业铀矿床的矿石中,吸附状态的铀占了很大的比重,铁钛氢氧化物、硅胶、粘土、有机质等是常见的主要吸附剂。本文利用朗缪尔等温式、弗仑德里奇等温式、D-R等温式,讨论了粘土矿物(主要是高岭土、蒙脱石)对溶液中铀的吸附作用,对吸附作用在铀成矿作用、核废物处置中的意义作了详细的讨论,认为吸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59.
铂矿的研究进展与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星 《西北地质》1989,(4):61-63
自1924年在南非布什维尔德层状杂岩中发现原生铂矿以来,半个多世纪中全球勘测的铂金属储量己增加到十多万吨。这对拥有铂矿资源所在国(如加拿大、苏联、南非等)的经济发展是种一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作为战略物资在政治上也起到相应的影响。80年代中西方各国的经济复苏,加上战略的需要,各国对贵金属(特别是铂)的兴趣不断增加。铂矿的勘查与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0.
风化壳稀土成矿作用——一种不平衡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澄宇 《矿床地质》1989,8(4):85-90
华南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形成取决于风化壳渐进发育过程中REE自上而下的淋滤作用。实验测定REE在粘土与介质溶液之间的分配系数(Kd)变化于1.9—24.1ml/g,与天然环境获得的实际值(10~4-10~5)相差悬殊。对交换反应动力学方程的线性稳定性分析可以证明其热力学定态解是不稳定的,从而表明REE的成矿作用是一种不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