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558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1990篇
海洋学   12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3篇
自然地理   1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1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对赛坝沟英云闪长岩进行了 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英云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470.4±5.2)Ma,属中奥陶世.英云闪长岩SiO2含量为62.46%~64.19%,平均为63.20%,Al2O3含量为14.39%~15.01%,平均为14.71%,全碱含量(K2O+Na2O)...  相似文献   
862.
黄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公园面积657平方公里(分黄龙面积557平方公里、牟尼沟面积100平方公里两个园区)黄龙国家地质公园属于自然类型地质公园,在特殊的地质和水文背景条件下公园内的地质遗迹景观资  相似文献   
863.
雷门沟钼矿属于角砾岩型钼矿床,就其赋存状态来说,从里到外为角砾岩钼矿体-角砾岩-正常围岩,矿体边界不清,矿体地表没有出露。角砾岩和围岩视电阻率差异明显,物探方法在该区具有物性前提。瞬变电磁法在该区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建立了地质地球物理模型,为合理布置勘探工程寻找钼矿提供了依据。本文在简要介绍瞬变电磁法原理的基础上,以雷门沟钼矿勘查为例,重点对该方法技术的数据处理、资料解释、应用效果及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64.
刘俊杰 《西部资源》2013,(4):160-162
内蒙古化德县长春沟地区多金属矿主要有铁、铅、锌、银、铜矿点等.控矿因素主要为上侏罗统地层、晚侏罗世花岗岩及北西向断裂构造,成矿属于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型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865.
概要报道产于辽西北票市常河营乡长垅地沟村东山中侏罗统海房沟组中一种大型苏铁类叶部化石——金原篦羽叶Ctenis kaneharai Yokoyama.这种化石最早被报道于辽宁东部凤城县赛马集碾子沟中侏罗统大堡组,后来在日本和英国也被发现.但是,以往发表的该种所有材料都是些植物叶部断片标本,对它的全貌并不了解.在本文中报道的该种标本,不仅数量多而且保存得特别完整.可以说,这是迄今在我国辽西中侏罗世燕辽植物群中大型苏铁类保存最完整叶部化石的又一次重要发现.它为正确了解我国燕辽植物群的性质,苏铁类的整体形态特征和古气候状况分析,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866.
九寨沟县漳扎镇沙坝沟位于白河右岸,距九寨沟景区约20km,5.12地震后,该地段成为了泥石流爆发的高危区.通过对该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及泥石流发生历史的调查,查明了该区泥石流发育的自然环境、形成条件和泥石流基本特征,为泥石流防治工程方案选择和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67.
龙尾沟铜(钨)矿床是祁连山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斑岩型矿床,其评价及研究对祁连山地区铜矿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本文通过对含矿斑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矿体产出特征及矿石物质组成、围岩蚀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形成年龄为358.7Ma;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产出,主要产于高钾碱性系列斑岩体内,并受近南北向构造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白钨矿,呈细脉-浸染状、浸染状产出;矿化以富铜、钨、金贫钼为特征;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主要为绢英岩化,次为钾硅酸盐化和硅化;矿床成矿时代为海西早期,形成于陆内造山伸展环境。从成矿背景分析认为祁连山地区陆内造山环境所形成的斑岩型铜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68.
通过采用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选择24个元素对祁连山玉石沟超基性岩带的区域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归纳前人相关资料,以区域化探异常为主导,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建立区内区域地球化学模式,对区内乃至祁连山区的区域化探异常筛选和评价及其地质找矿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69.
以新密煤田翟沟井田勘探资料为基础,对井田区域特征、山西组煤层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山西组下段为以泥坪+泥炭沼泽+泥坪沉积序列为主的潮坪沉积,山西组上段为以弱还原环境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山西组聚煤环境为滨岸潮坪环境;山西组二。煤层层位稳定,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厚度为0.82-12.20m,一般3—5m,平均厚度3.84m,煤层厚度的变化是受沉积环境、后期冲刷作用及构造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70.
辽宁青城子榛子沟脉状铅锌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初探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位处华北地台北缘东段辽吉裂谷内的青城子矿区是中国重要的铅锌矿集区,产出有多处中、小型铅锌矿床,榛子沟铅锌矿床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该矿床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浪子山组与大石桥组界面或浪子山组层间及大石桥组第三岩性段的大理岩中或斜长角闪岩、黑云母片岩与含石墨(条带)大理岩接触处靠近大理岩的一侧,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脉状。文章对该矿床脉状矿体的稠密浸染状矿石的流体包裹体及其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受到了后期热液系统中大气降水的混入,是一套H2O-CO2-NaCl流体体系。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分析表明,成矿流体既具有岩浆热液的特点,又具有大气降水(或地层流体)的特点。石英内流体包裹体的δD为-85‰~-100‰、δ18OH2O值为1.85‰~4.45‰,表明成矿流体后期受大气降水的混入,致使氧同位素值朝大气降水方向漂移,偏离了正常岩浆水值。经综合分析认为,榛子沟铅锌矿床成矿期的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混合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