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0篇
  免费   1667篇
  国内免费   3116篇
测绘学   273篇
大气科学   826篇
地球物理   2079篇
地质学   6220篇
海洋学   1475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416篇
自然地理   465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56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60篇
  2015年   299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409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506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502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74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43篇
  1993年   192篇
  1992年   209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5篇
  1946年   3篇
  1944年   3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海洋世界》2006,(5):22-23
船载直升机保障系统为了增强海监在海上的执法能力,扩大巡航区域,提高应急反应速度,“中国海监83”船上专门设计建造了直升机船载系统,为1架Z9型海监直升机搭载、起降提供了条件。直升机船载系统由调度指挥系统、起降系统、喷漆燃料及加油系统、消防灭火系统、维修保养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零偏VSP资料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六级三分量检波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中实施了零偏VSP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主要介于4500~7000m/s之间,显著高于一般的沉积岩地区,而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声波测井速度系统地稍低于VSP层速度,可能是由于井壁处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造成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密度和岩性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榴辉岩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显著高于片麻岩类岩石;由榴辉岩退变生成的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与其退变质程度有关;超基性岩中的裂隙系统导致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大幅度下降.由于榴辉岩与其他岩石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因此用零偏VSP资料标定该区地震波的地质层位是有效的.关于地震波反射的原因,通过综合研究地震波(包括反射纵波、上行转换横波、井筒波)的特征、岩石速度和密度分布以及井径变化,认为主要是岩性分界面、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但还有一些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A number of different lahars have been recognized from a systematic survey of a mapping project. The high setting temporamre feature of the deposits indicat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har and the Millennium eruption event of Tianchi Volcano. The lahars caused a dramatic disaster. Recognize of the huge avalanche scars and deposits around Tianchi Volcano imply another highly destructive hazard. Three types of different texture of the avalanche deposits have been recognized. There was often magma mixing processes during the Millennium eruption of Tianchi Volcano, indicating a mixing and co-eruption regime of the eruption.  相似文献   
14.
马国锋 《福建地质》1991,10(4):281-296
长乐-南澳左行韧性剪切带位于东南沿海,是酉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基于野外观察及室内分析,并借助透射电镜对变形石英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变形石英显微构造参数估算剪切带中的应力差值,由此探讨了形成构造岩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The Dolomites region is a spectacularly exposed portion of the Southern Alps, a northern Italian chain derived from the comparatively gentle deformation of the Tethyan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of Adria. The regionhad an active Permo-Jurassic tectono-magmatic evolu-tion, leading from Permian magmatism, through a Mid-die Triassic episode offast subsidence and volcanism, to the Jurassic oceanic break-up. Although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 ranges in age from Middle Permian to Creta-ceous, the geological landscape is largely dominated by the majestic Triassic carbonates, making the area a clas-sical one for the early Mesozoic stratigraphy. Particu-larly noteworthy are the Anisian to Carnian carbonate platforms, recording an evolution from regional muddy banks to isolated high-relief builduos. The hlline of the various basi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last generation of regional peritidal platform followed. The carbonate platforms of the Dolomites bear witness to a remarkable set of changes in the carbonate production and to signif-icant palaeoclimatic fluctuations,from arid to moist con-difions and vice versa; a great range of margin and slope depositional styles is therefore recorded. Alpine tectonic shortening strongly affected the area, with a first Eocenede formation, followed by later Neogene overthrusting and strike-slip movements.  相似文献   
19.
数字矿床模型(DDM)是传统矿床模型的数字化.本文论述了数字矿床模型的概念,提出了其主要组成结构和建模关键技术.在吸收国内外地质领域专家系统建立的经验基础上,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WebGIS)相结合,通过构建矿床模型知识库,建立数字矿床模型推理网络结构,并以斑岩型铜矿为例论述了建立数字矿床模型的系统过程.本文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的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特大型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苏莫查干敖包矿床是迄今为正在全球范围内找到的最大规模单一萤石矿床.萤石矿体大多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沿下二叠统碳泥质板岩(夹灰岩透镜体)与流纹质火山岩接触带分布,并且与中生代花岗岩类侵入岩体具有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流纹质火山岩和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值分别为(276±10)Ma和(138±4)Ma,它们分别是海西晚期和燕山中期酸性岩浆活动的产物.萤石矿体主要由4种类型矿石所构成,即石英-萤石型、石英-硫化物-萤石型、萤石-石英型和方解石-石英-萤石型.矿物组分有萤石、石英(蛋白石、玉髓)、方解石、绢云母和绿泥石,个别样品中有磁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毒砂和锡石.围岩蚀变自矿体中心向外分别为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和高岭石化.钕、锶和铅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萤石矿床是多期次和多阶段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成矿作用分别发生在海西晚期和燕山中期,并以后者为主.海西晚期富碱质酸性岩浆喷发活动为层纹状和条带状矿体以及矿源层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相比之下,燕山中期花岗质岩浆侵入活动不仅为细晶质、伟晶质和角砾状矿体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动力和热力来源,而且是成矿流体对流循环的"发动机".苏莫查干敖包矿床属于与花岗岩类深成侵入岩体有关的热液型萤石矿床,成岩(矿)物质来自壳、幔混合源,其中壳源组分占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