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7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1193篇
测绘学   281篇
大气科学   169篇
地球物理   808篇
地质学   2825篇
海洋学   503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43篇
自然地理   18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50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软基侧向变形对邻近桥台及桩基的影响和防治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谢洪涛  杨春和 《岩土力学》2002,23(6):742-746
基于非线性粘弹性理论,描述了土体的蠕变特性,并对某小桥桥台挡板开裂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修建在软土中桩基与土、桥台及台背填土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得出软土侧向挤出是挡板开裂原因的结论。对加铺地基梁的加固效果进行了计算,提出用改变工序来减少土体侧向挤出的方法,对用修建浅平基础代替桩基的工程效果进行有限元计算,论证了使用浅平基础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40 kaBP来亚非季风演化趋势及青藏高原泛湖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18个黄土/古土壤序列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 与27个湖泊沉积序列 (青藏高原、新疆、云南与赤道非洲及其以北的非洲季风区) 对比分析了东亚季风区、印度季风区与非洲季风区40 ka以来的区域环境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上述区域在对应岁差周期的高太阳辐射阶段,也就是40~24 kaBP与14~4 kaBP分别经历了一次环境湿润期,而在末次冰期最盛期,除中国云南、青藏高原及新疆部分地区外,其他地区则较为干燥。青藏高原及其北侧的新疆区,40~24 kaBP比14~4 kaBP气候更为湿润,湖泊呈现40 ka以来的最高最大湖面,高原进入一次泛湖期。而非洲区及黄土高原,则与此相反;14~4 kaBP气候比40~24 kaBP更为湿润、适宜,湖面更高,成壤作用更强。40~24 kaBP,印度季风强盛,加强了对高原的水汽与潜热输送,同时,由于北方冰盖的存在,西风气流则相对南移,增加了对高原的影响,两种气流交互作用引起的强降水,可能是造成湖泊显著扩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很多给排水、原油输送管道直接敷设于原状平面土基之上,此种情况下的管道基底压力分布明显不同于研究较多的其它类型基础上管道的分布规律。本文在工程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结合Winkler弹性地基解析法,初步探讨了平面土基上刚性圆管的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由本文模型所得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994.
995.
阎全人  王诚 《广西地质》2000,13(3):13-17
文章利用天然地震的PS转换波研究了北部湾陆缘地区的地壳结构特征。PS转换波测量表明:本区地壳内部在4个明显的转换界面:PSC、PSG、PSM、PSM1,分别代表上地壳、中地壳底界以及Moho面(下地壳底界)和上地幔顶的第一转换面。计算结果表明,本区上地壳厚约12km,中地壳厚约9km,下地壳厚约11km,Mobo面深约32km。地壳厚度(或Mobo面深度)由海向陆变厚(或变深),由内陆的灵山到海陆  相似文献   
996.
KSC-127型射流式冲击器应用于大陆科学深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根据现场试验,评价了KSC-127冲击器的性能,分析了其对大陆科学深钻的适应性,且对大直径全面破碎冲击回转钻进工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7.
花岗岩研究与大陆动力学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主要物质组成之一 ,蕴含着探索大陆动力学的重要信息。成因研究特别是混合成因研究可以提供探索大陆结构、生长及壳幔相互作用演化的信息 ;花岗岩形成演化揭示了构造动力学演化、大陆动力学演化及壳幔相互作用演化的某些特点 ;岩浆上升、迁移是大陆内部能量传播、物质迁移和调整的一种形式 ;岩浆的聚集及岩体生产方式与大陆块体运动学、动力学密切相关 ;岩体定时、定位对大陆块体时空定位提供了限制条件 ;变形岩体可作为区域应变标志体和时间标志体 ,研究大陆的变形 ,并有助于古老块体早期构造的解析。这些研究涉及到大陆的形成、演化、内部物质再分配、热动力效应和构造变动等动力学等问题 ,是花岗岩研究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998.
北祁连山西段元古宙大陆溢流玄武岩性质的确定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北祁连山西段元古宙火山岩系为大陆裂谷火山作用产物 ,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系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它们派生于岩石圈之下的地幔柱源 ,但也显示有大陆岩石圈组分卷入的证据 .它们的形成是地幔柱 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是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盆打开的前兆 .  相似文献   
999.
信号的瞬时参数与正交小波基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可表成u(t)=a(t)cosθ(t)的信号,称a(t)为其瞬时振幅,θ(t)为瞬时位相,为瞬时频率.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瞬时振幅、位相、频率等瞬时参数的提取有重要意义.但已知的一些瞬时参数计算方法均各有其局限性.本文构造了一种频谱支集紧且有解析表达式的小波,利用它得到一种计算信号瞬时参数的能抗噪声干扰的快速、局部算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实用而有效的,可望能满足许多实际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00.
华南古特提斯东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有关古特提斯洋的建造记录和后期构造变位分析,认为古特提斯洋东段的位置仍应在现今的青藏-滇西三江往南沿碧土、昌宁-孟连、程逸至马来半岛的文冬-功勿、加里曼丹(古晋)、巴拉望经吕宋-台湾至日本一线,现今古特提斯洋古缝合带呈U字形是由于受到印度板块向北推挤、南海扩展以及菲律宾板块向西推挤扭曲履行而成。复原其在白垩纪末至新生代初期的展布方向应是近东西向的。现今的华南从桂西经桂东南、粤西、赣中至闽浙,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