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190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919篇
海洋学   8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21篇
自然地理   1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根据2002年和历年牧业区气候条件、土壤墒情、牧草的生育及产量状况对照分析:2002年春季,青海省牧业区气象条件及土壤墒情好于往年,牧草长势普遍较好;夏季前期(6月一7月中旬)降水基本正常、气温偏高、雨热配合较好,对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后期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土壤失墒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出现了轻一中度旱情;秋季(9一11月),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黄枯期较历年平均日期提前了1—10d;8月下旬,青海省牧业区各地牧草产量稍高于去年及历年平均值,属平偏丰,气候年景较为有利于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42.
天然针茅草地是形成我国中温型草原亚带的重要群系,也是我区放牧和割草场资源。5年定位研究表明,牧草生物量与降水、温度呈正相关,降水起到主导作用,降水受到欧亚大气环流和西风环流指数所制约。牧草粗蛋白质、脂肪、钙、磷含量呈“双峰”型的季节动态,是由于降水影响牧草生长发育节律所致。对放牧家畜营养状况诊断,合理安排割草期都具有重要意义。针茅草地均属氮碳(NC)营养型,适宜发展皮、肉、乳兼用家畜和毛、肉兼用的细毛绵羊。  相似文献   
43.
青海省天然牧草的气候生长季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各气象因素单独确定的牧草气候生长季的基础上,根据因子限制定律,确定牧草最终的气候生长李。  相似文献   
44.
天然沸石在水稻生产中的增产效果韩成王秋华王顺合(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北京市北郊农场,北京100029)关键词天然沸石底肥水稻增产1993年我们开展了天然沸石与化肥混施作水稻生产的底肥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试验基本情况沸石原料...  相似文献   
45.
人工合成宝石级翡翠的研究金志升朱成明蔡恩照(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翡翠人工合成天然硬玉本文以实用为原则,模拟天然硬玉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化学试剂为主要原料,利用高压固相转变的原理对人工合成宝石级翡翠的机理及工艺条件进行了...  相似文献   
46.
天然勃姆石热相变体γ-Al2O3第一次与含某些阴离子的化合物溶液接触时,可对这些阴离子及其配对的阳离子产生吸附作用,一旦γ-Al2O3已经吸附了某些化合物,再与另外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接触时,那么,γ-Al2O3吸附的阴离子及其配对的阳离于均具有可置换性。因此,γ-Al2O3既具有阴离于交换-吸附性能,又具有阳离子交换-吸附性能。这种特性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7.
48.
王光珍 《西北地质》1996,17(1):47-48
本文针对快速固结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K值的确定和影响K值的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9.
50.
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气的成藏特征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松辽盆地所处地壳块段的纵向结构,依密度大小可分为上、中、下地壳.在上、中地壳间有一厚的3km的低密度层段.它可能是上地幔熔融物质析离出来的“流体相”在地壳中聚集的岩浆房.它通过地壳断裂和天然地震向松辽裂谷盆地供给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和其它气态物质及热液流体,这是松辽盆地形成非生物成因气藏的根本条件.在上地壳(或称盆地基底)断裂两侧有基底及以上层位的构造圈闭;有不整合面或横向延展广阔的含联通孔隙的砂层做为运移通道及天然气储集层;临近气层有泥岩做为封闭的盖层,这些条件的适当配置是非生物成因气成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