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85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060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7篇
  1947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5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杨志民 《河南地质》1995,13(2):102-108
矿床赋存于太古代太华群绿岩系地层中,受近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缓于轴面的一组张性断裂控制,呈斜切形式产出,沿北方方向富集成矿规律性强,为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或地壳深部,成矿介质为富含CO2、CH4、HCO3^-,Cl^-、F^-等成分的热水溶液,据成矿规律对矿床远景提出预测。  相似文献   
62.
李胜荣  高振敏 《矿物学报》1995,15(2):225-229
本文在海相热水沉积物具海水型稀土模式形成机理研究基础上,提出海相化学沉积物一般具有海水型稀土模式,而海相火山喷发成因热水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将主要反映火山物质来源区特征的新认识。湘黔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稀土总量在富金属碳质伊利石页岩层出现峰值,向上在薄层状和厚层状碳质伊利石页岩,向正磷块岩和硅质岩中均有减少。该岩系稀土模式与海水相同,同时,在La/Yb-Ce/La、La/Yb-REE图解上显示与玄  相似文献   
63.
64.
河南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煤热度质作用下的变化地下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宁宁  任德贻 《地质论评》1990,36(2):130-139
  相似文献   
65.
刘功欧 《贵州地质》1990,7(1):71-73
1:5万赫章幅及野马川幅联测过程中,发现有九架炉组存在,查1960年赫威水地质大队在“贵州省黄河铁矿及其外围区域普查简报”中,将上述含铁、铝碎屑岩组划为中泥盆统。1973年108队在1:20万威宁幅区调报告中将其归属于中石炭统黄龙群。在1:50万贵州省地质图上亦无表示。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公布出来,在“黔中古陆”区扩大铝土矿资源的寻找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  相似文献   
66.
赣东北金山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相似文献   
67.
樊汝培 《湖南地质》1990,9(3):10-12
在湖南衡东县铅锌矿观察到一种似鱼形的断层角砾。利用单个角砾即可指示断层两盘位移方向和断层面产状。作者认为它将为变质岩区矿田构造研究、为钻孔岩心研究和矿山坑道地质研究中确定断层位移方向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68.
69.
民乐盆地位于甘肃河西走廓的中部,是北祁连地槽褶皱系山前的一个断陷盆地。该盆地西以榆木山为界,南靠北祁连山,北连龙首山,东部则以山丹以西沿大马营河至西大河水库西侧一线为界。盆地基底主要由两个构造层组成,下古生代加里东构造层,由奥陶、志留变质岩系构成了盆地的广泛基底;上古生代海西构造层,由石炭、二叠系及中生代的三叠系组成,分布在盆地的隆起带和单斜带。中生代以来,伴随区域性北西向断裂活动,持续接受沉  相似文献   
70.
大青山造山带中基底再造杂岩的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青山造山带中基底再造杂岩主要由高温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的糜棱片麻岩类、部分重烙作用形成的混合岩化糜棱片麻岩类及太古宙地壳残块三部分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基底再造条岩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构造岩性单元,属于造山带根部地壳的一部分,而且其中前两部分既不属于太古富变质上壳岩和侵入岩系,也不属于早元古代变质上亮岩,而是早元古代造山带演化过程中,变形变质作用和部分重熔作用对太古宙基底综合改造作用的产物。基底再造杂岩的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前寒武纪克拉通内硅铝壳造山作用的性质、规模和成因机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地质证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