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0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83篇
地球物理   599篇
地质学   574篇
海洋学   109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2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The species of Cu, Pb, Zn, Cd and Cr in sediments of the Taihu Lake, China, have been analyzed using the sequential chemical extraction method. Variations in the chemical fractions of these metals and their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have also been studied. For all five metals, the residual fraction is highest but the exchangeable fraction is lowest among all the fractions. Compared to other metals, Cd has the highest percentage in the exchangeable fraction, and Cr is associated mainly with the residual fraction. Cu in the organic fraction and Pb in the Fe-Mn fraction are the important species, whereas the lowest percentages are found for Cd in the organic fraction, Cu in the Fe-Mn oxide fraction and Pb in the carbonate fraction. With respect to spatial differences, the total contents in the non-residual fractions of the metals in bay sediments are found to b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sediments. The fractions of Cd, Cu and Cr showed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fractions of Pb and Zn, however,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spatial distribution, suggesting different amounts and different paths of anthropogenic input for the metals. Comparisons of the metal speciation indicated that Cd might be the most bioavailable metal, followed by Pb.  相似文献   
82.
The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problems of five earthquakes with M≥7.0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over the last 300 years are addressed in the paper, including the cognition that there were no ground fractures in the 1966 Xingtai earthquake, the question caused by the thrust activity of the seismic fault of the Tangshan Earthquake and the discussion of the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 of the 1830 Cixian earthquake and the 1937 Heze earthquak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roblems in research of strong earthquake tectonics in the region is that the status of activity of the main tectonic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are unknown. This affects the founding of discrimination criteria for seismotectonics of strong earthquakes on the North China Plain. Discriminating the Holocene active faults from the large number of faults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for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in the area in future.  相似文献   
83.
梅梁湾、大太湖夏季和冬季CDOM特征及可能来源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4年夏季水华暴发期和冬季在梅梁湾及大太湖各2次采样,分析了夏季、冬季CDOM的特征及其可能的来源,发现夏季CDOM吸收系数、叶绿素a浓度均明显高于冬季,DOC浓度、CDOM吸收系数a(355)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17~12.42 mg/L、2.57~6.77 m-1,最大值均出现在冬季(12月15日)的直湖港入湖口.CDOM吸收系数与DOC浓度、定标后的荧光值一般都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夏季由于受浮游植物降解的影响,与DOC浓度和荧光的相关性明显低于冬季.表征CDOM组成和来源的参数比吸收系数、M值、S值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夏季吸收系数a*(355)值明显要大于冬季,而S值、M值则要小于冬季.夏季水华暴发时CDOM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存在正相关,浮游植物降解产物可能是水体中CDOM的重要来源;相反,冬季CDOM吸收系数呈现从梁溪河入湖口、湾内往湾口递减的趋势,其来源可能主要以陆源为主,受入湖河流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4.
谷秀英  曲兴辉  王立强 《水文》2007,27(1):26-29
本文通过建立模糊带权马尔柯夫链模型,预测径流量未来的丰枯变化情况,评价运行期供水水源系统的可靠性。以供水工程承担的供水外来负荷大于工程本身的承载能力的概率定义了平原水库供水水源系统的风险,阐述了供水水源系统风险分析及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85.
冀中滨海平原大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冀中滨海平原区廊坊市1971-2000年9个观测站大雾资料,对该区域大雾、浓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1)大雾尤其浓雾是冀中滨海平原区秋、冬季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2)大雾、浓雾除具有低能见度外,其连续性、持续性和大范围同日出现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具有灾害性影响的特征;(3)自1990年以来,年平均大雾日的变化有明显加剧的现象,相比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浓雾日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4)影响大雾日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气候条件的变化,浓雾日数的增加还与城市经济化发展、空气污染程度加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风浪作用下水生植物对水流结构的影响,选取太湖中两种典型沉水植物(苦草与马来眼子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苦草植物斑块与马来眼子菜植物斑块内外水体的瞬时流速进行野外现场测量,利用瞬时流速的能量谱分布将波浪流速与紊动流速分离,分别分析水生植物对时均流速、波浪流速以及紊动能的影响。风浪影响下,水体中存在流向与测量时近水面处盛行风向一致的水流;波浪流速以垂向流速为主,且波浪流速自水面向床底逐渐减小;紊动能在水面处达到最大值,并向床底方向逐渐减小。与无植被条件相比,苦草与马来眼子菜的存在减小了时均流速、波浪流速以及紊动能。两种植物形态上的差异,导致其对水流结构的影响不同:苦草叶片阻流面积在冠层中部达到最大,使得时均流速与波浪流速在苦草中部位置的减小程度最大;马来眼子菜叶片主要集中于冠层顶部(水面附近),其对时均流速以及波浪流速的减小作用在水面处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87.
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探讨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的若干理论问题,分析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提出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思及对策。  相似文献   
88.
探讨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的若干理论问题,分析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提出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思及对策。  相似文献   
89.
论太湖平原防治地面沉降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地下水开采-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防治太湖平原地面沉降的根本途径在加于强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加速引用长江水,大力治理水污染,最大限度地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认为以“警戒水位”和“危险水位”作为控制指标,用时空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课文提到:“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容易引起“以偏概全”的误解,建议在教学中将其改为“由于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的不均匀,造成地区间的热量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不均匀造成热量差异,并不仅仅表现在高低纬度间,也表现在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间,如海洋与大陆之间、山地与平原之间、有林地与无林地之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