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3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01.
危岩拦石墙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拦石墙是危岩主要的被动防治技术之一。通常布设在陡崖或陡坡脚前适当部位。而布设在陡崖或陡坡脚前的距离及自身高度、宽度等结构尺寸均应通过计算确定,但计算理论迄今尚未完善。作者将危岩落石作用于拦石墙的传力机理概化为落石→堤→桩及板→地基的传力过程。落石作用于挡土墙后在挡土墙内的扩散范围为一锥体,建立了落石对拦石墙的冲击力及其在土堤内部扩散的计算方法,量化了落石在墙体内的冲击深度及扩散角,即锥体的高度及顶角张开度。将拦石墙土埕等效为连续土板,则可将拦石墙概化为连续桩板结构并将冲击力均布作用于扩散锥:据此便可运用结构力学方法进行拦石墙内力计算。运用论文建立的拦石墙计算方法在三峡水库区万州太白岩实施了3km长的示范工程。多次随机落石事件显示了该结构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2.
康定机场地基土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拟建的康定机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北西向展部的折多山的南西麓,控制标高4232.5m,是仅次于西藏邦达的世界 第二高机场。折多山由一花岗岩基组成,两侧被宽4~5km的巨型第四系坡积裙包围,康定机场位于其南西侧坡积裙上。坡 积裙的岩屑主要是通过崩滑脱离山体的,其演化趋势是完全覆盖折多山。除块石土、碎石土、角砾土及砂土外,地基土中还存 在一种由粒径30~100cm、次圆~次棱角状、表面粗糙的块石组成的特殊块石土,它在平面上有石窝、石窝群、石河及 石海等分布形式,垂向分布深度小于2m,其显著的自沉降现象对跑道稳定具有重要影响。特殊块石土是演化到一定程度 的坡积物经潜蚀作用形成的。四类正常土体及特殊块石土均属良好地基,潜蚀是导致其工程特性劣化及沉降的主要因素,地 基排水是今后工程施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3.
剪切破坏模式下确定均质岩基极限承载力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剪切破坏是岩基中最常见的-种破坏模式, 常发生在完整岩体、破碎岩体和软弱岩体等均质岩基中。本文基于岩体经验强度准则和极限平衡法, 简单介绍了理论计算岩基极限承载力的Bell解法和Hoek -Brown解法, 以及确定岩体参数m, s,c, 的方法。最后, 结合规范, 以重庆某工程为例说明了本文方法。  相似文献   
104.
泥岩持力层中嵌岩桩的试验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泥岩持力层中嵌岩桩进行桩端岩基试验 ,对埋设滑动测微管的人工挖孔嵌岩桩进行静载试验研究 ,分析了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在荷载作用下的分布状态。结合工程经验 ,给出泥岩中嵌岩段的摩阻力极限值简化计算公式 ,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泥岩持力层中嵌岩桩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05.
曲水岩基解体,建立7个超单元和6个独立单元。该岩基由M型、俯冲Ⅰ型、同碰撞Ⅰ型和同碰撞S型花岗岩类4个系列组成。着重描述这4个系列花岗岩类的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就位特征;并就新特提斯洋规模、性质、关闭以及印度板块与拉萨陆块的碰撞、西藏高原隆升机制等提出了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6.
金属资源勘查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发现与物化探异常相应的地质异常,并由此不断深化,逐步逼近主矿体。为了阐明这种深化过程,本文以青海拉陵灶火中游勘查区为例,提出成矿地质异常序列的概念,并将其划分为理论序列和勘查序列两种类型。理论序列是成矿系统演化过程中一系列时空有序的成矿作用相关地质过程的记录,可以从成矿系统理论进行推导;勘查序列遵循异常显著性和找矿有效性原则,形成于勘查过程中。勘查序列可以相同或不同于理论序列,但必须以理论序列为指导,从而实现快速、经济地阐明勘查目标的资源潜力。理论序列的推导是以某种成矿系统理论为依据,分析成矿系统时空结构中的事件与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构建成矿地质异常序列。基于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本文认为成矿系统的演化可以简单归结为含矿流体以岩浆侵入体为起点向远离岩体方向传输。在此过程中,含矿流体与传输路径中的屏蔽介质每发生一次强相互作用,都会留下显著的物质记录。因而可以预设每一个屏蔽介质和强相互作用的性质,预期可能的物质记录,构建成矿地质异常序列。勘查工作中可以同时发现一系列成矿地质异常和异常群,所发现的第一个异常也往往不是主矿体异常,其情形要比理论推导复杂得多。因此,勘查过程中要区分直接异常、间接异常和背景异常,并积极地将间接异常转换为直接异常。然后,根据异常分布密度归并异常群,构建勘查序列。可见,资源勘查遵循异常显著性和找矿有效性原则,不宜机械遵循理论序列。但是,勘查工作中需要不断应用理论序列,丰富理论序列,并最终产生新的理论序列,进而明确找矿方向。根据上述方法,将青海拉陵灶火中游勘查区已发现的成矿地质异常归并为两个勘查序列:(1)岩基产状异常→岩石结构异常→岩基矿化分带异常→伟晶岩异常;(2)岩基产状异常→夕卡岩异常→岩墙群异常(矿带分布异常)→岩体结构异常→矿物世代关系异常。根据成矿地质异常序列分析,推测涛歌岩体和河东岩体之下的隐伏岩体为含矿流体供给通道,因而建议勘探工程向这两个岩体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107.
玲珑复式花岗岩基的构成及其形成时代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徐金方 《岩石学报》1991,7(2):43-49
根据地质关系,玲珑花岗岩可划分成8个独立岩体。Rb-Sr、~(40)Ar-~(39)Ar和Sm-Nd法年龄测定较好地解决了玲珑花岗岩长期争论的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西部区-纳尔逊区的花岗岩类岩石在地理上可分为五个不同的岩基和四个岩套。每个岩套由相似的岩石特征和化学特征(年龄也可能大致相同)的岩石组成,它不受岩基范围所限。虽然Tuhua造山运动仍被保留作为描述中古生代造山事件的主要术语,但作者提出废除Tuhua组和Tuhua侵入岩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