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5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4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夯扩桩的应用及其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威  刘久生 《岩土力学》2000,21(2):185-187
对夯扩桩的特点、应用状况、设计以及施工中注意的事项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为夯扩桩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62.
卢小兵  李强 《山地学报》2000,18(B02):65-68
在大型强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强夯处理中垫层时具有防止粘锤现象和抑制表面振动波的松动作用的优点,但它毕竟要消耗一部分夯击能,这是化的负作用,消耗夯击能的大小主要与其级配相关。级配较好的垫层消耗夯击能较小,反之,消耗夯击能则较大。因此,在采用垫层的强夯处理中,必须要考虑垫层的级配情况,否则将浪费较大的夯击能或使地基处理失败。  相似文献   
63.
强夯法加固的主要设计参数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杨建国  彭文轩  刘东燕 《岩土力学》2004,25(8):1335-1339
综合利用土体动力学理论,结合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不同地基条件、不同的夯击方式下土体的应力-应变特征,从理论上确定了不同地基条件下,强夯法施工中的设计参数选定方法,包括锤重、落距、夯距等。在常用的地基或填方参数情况下,有效加固范围是夯锤直径的1.5~2.5倍。以此作为强夯设计依据,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科罗拉州采用夯管锤进行裂管施工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65.
文章简要介绍了气动夯管法的概念及施工的基本步骤和原理,并通过两个实际施工案例,让我们了解夯管法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诸多细节,并学会如何设置监测点,安装测量仪器,并利用野外观测所得数据建立一个数据库,结合各种施工技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6.
根据甘肃省玛曲县格尔珂金矿尾矿坝体土石碾压部位的地质基本特征和排水孔工程施工技术要求,经过技术经济论证,优选了尾矿坝仰斜式排水孔施工方案。将夯管锤非开挖技术成功应用于仰斜式排水孔工程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7.
陆地可控震源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地震信号的激发源分为爆炸震源和非爆炸震源两种.其中爆炸震源自20世纪2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而非爆炸震源已由最初的落重式震源发展到今天的可控震源,成为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本文介绍了可控震源的发展,并且根据我国地震勘探发展对电火花震源、夯击震源、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液压式可控震源以及精密可控主动震源进行了分析,发现适用于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电磁驱动高频可控震源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于野外地球勘探,吉林大学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此开展了研究工作,自行设计研制出PHVS-500/1000型国内第一台电磁驱动的轻便高频可控震源.根据地震勘探仪器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步与市场的发展需求,展望了小吨位、经济型的电磁可控震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砂土液化问题一直是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获取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利用岩土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夯扩挤密碎石桩加固干渠液化砂土地基进行了动力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夯扩挤密碎石桩的排水作用,干渠底部饱和砂土地基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孔压比与加固前相比明显减小;干渠渠道底部饱和砂土中的监测曲线表明,随着地震荷载持续时间的增加,饱和砂土地基中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孔压比峰值较加固前大幅值降低,且时程曲线达到峰值之后也由加固前的基本保持不变改为迅速消减降低;由于夯扩挤密碎石桩的排水和挤密作用,有效消除了干渠渠道底部以及渠堤坡面外侧平台至坡脚底部砂土层的液化现象,加固后干渠底部饱和砂土地基中没有液化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69.
杨哲峰 《探矿工程》2009,(Z1):281-283
大连保税区油库工程一期工程强夯加固地基先试验夯击确定参数,后正式施工。通过对试验区强夯参数的分析(包括有效加固深度、夯击能、夯击遍数、夯点间距、夯击击数及消散期等),为正式施工提供了参数依据。  相似文献   
70.
通过现场试验对夯扩挤密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机理进行研究。利用现场取得的加固前的原状土样和加固后的土样进行室内对比试验,测定加固前、后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孔隙比、湿陷系数和密实系数等)的变化。根据这些结果,分析了夯扩挤密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效果和夯扩挤密桩在水平方向和深度方向的挤密程度和影响范围。最后讨论了工程实践中夯扩挤密桩设计应采取的合理的桩间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