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6篇
  免费   1986篇
  国内免费   3455篇
测绘学   290篇
大气科学   739篇
地球物理   1866篇
地质学   8561篇
海洋学   593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456篇
自然地理   395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01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42篇
  2012年   520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24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442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355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248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65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199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7篇
  1960年   6篇
  1958年   4篇
  1944年   3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福州市马尾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及海相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该区钻孔剖面贡料,结合~(14)C、古地磁、孢粉及微体古生物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对该区第四纪地层提出划分意见和自第四纪晚期以来,地层中存在着典型两期海侵所形成的海相层。  相似文献   
62.
本文根据射线参数法测量了浅海(水深约40米)沉积层中的声速与层厚。实验中采用爆炸声源。两个水听器.其中一个固定于声源附近。用以计算爆炸开始时间.另一个用于在不同水平距离接收海底及沉积层下界面的反射信号。用磁带记录仪和示波器配以照相记录仪两种方式记录.所得沉积层中声速值与根据底质取样所得声速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3.
我国主要育珠贝(蚌)贝壳珍珠层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我国海水马氏珍珠贝Pinctada martensi(Dunker),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Jameson)、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Roeding)和淡水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Lea)贝壳珍珠层内层面的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贝壳珍珠层均呈砖墙式结构,珍珠层中文五笔型小板片呈不规则多边形至六边形,直径为1.3-4.5μm,厚度0.35-0.85μm,同一种类贝壳中文石小板片的形状及粒径均匀一致,反映了生物矿物化的特殊性。珍珠层沿壳内层面与棱柱层过滤带中均存在初始生长的文石小晶体结构排列较混乱的现象,与成熟珍珠层中文石小板片的定向排列结构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4.
滇西地区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地壳构造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洁  徐常芳 《地震地质》1989,11(1):35-45
本文根据滇西地区18个大地电磁测深点资料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对测区深部导电率在纵、横向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西地区深部电性为多层结构,大致可分四至五个电性结构层;深部电性结构横向变化大,明显受区域构造控制;该区上部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阻层;上地幔高导层明显存在两个隆起区,一个以剑川—鹤庆为中心呈北北西向展布的隆起区,另一个以腾冲—潞西为轴呈南北向展布的隆起区。 本文还讨论了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与大地构造的关系,滇西北裂陷区盆地的形成,以及该区地震活动与深部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65.
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采用了土工膜覆盖边坡表面的方法.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采用有限元程序对用膜覆盖和不覆盖的边坡分别进行了降雨蒸发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数值分析.在计算结果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用膜覆盖后边坡能长期保持非饱和状态,土体吸力较高,其稳定安全系数明显高于无膜保护的边坡,用复合土工膜覆盖边坡有利于提高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高昌古城土遗址加固工程进行冻融试验研究,对比了添加含水量前后的两种结果;试验表明,水玻璃与硅丙乳液均可提高土体的抗冻融性能。  相似文献   
67.
本文提出一种在GIS小数据层中嵌入数字水印的算法,将要素进行增补整合,采用虚拟要素的方法形成水印载体,在不影响数据精度和要素情况下,使用最低有效位方法将二值水印图像嵌入到小数据层中,并对水印的强度进行调制.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68.
全球土壤变化暨生态系统长期试验国际研讨会侧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12月10~14日, 由美国Duke大学Nicholas环境与地学学院发起,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学与生物学部领域研究网络化计划(Research Coordination Network)、临界层探测计划(Critical Zone Exploratory Network)和美国农业部土壤过程计划(USDA Soil Process Program)资助的"全球土壤变化暨生态系统长期试验研讨会"在美国Duke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69.
珠江河口夏季缺氧现象的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季底层水体缺氧现象是珠江河口存在的环境问题之一。使用三维水动力-生态耦合模型来分析珠江口缺氧现象的分布状况和产生原因。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的再现珠江口的缺氧敏感性区域和强度。珠江口存在的底层水体缺氧现象是水体强烈层化和生化耗氧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缺氧现象的发展与减退受潮汐涨落的影响。珠江口盐度-潮汐混合锋面和层化作用控制低氧水团的范围和强度。  相似文献   
70.
黄山高速公路穿行于皖南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汤口互通A匝道高边坡产生了大范围变形,严重威胁已有构筑物和施工安全。为保证边坡稳定,成立“应急指挥小组”,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并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监测等手段,快速查明边坡结构特征,分析边坡变形机理和稳定性,提出应急治理方案。分析表明,该边坡为层间软弱夹层[JP2]发育的砂泥岩互层型顺向边坡,地质历史上边坡曾发生滑移—弯曲变形,公路施工时对弯曲隆起部位岩体进行开挖,引起坡体产生快速变形,在降雨、开挖等条件下,边坡产生整体失稳的可能性极大。在分析边坡变形机制基础上,应用变形控制理论,确定对边坡采取桩锚结合、综合排水的应急治理措施,并根据变形特点提出了应急治理施工步骤。应急治理措施实施后,边坡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稳定性达到了高速公路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