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65篇
地质学   357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31.
532.
新疆东天山尾亚地区低压麻粒岩相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东天山尾亚火车站以西太古宙高级变质区亚西岭片麻岩套中赋存有高级变质岩—麻粒岩,它是新疆发现阿尔金山麻粒岩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首次证实“天山中间隆起带”有古老地块的存在,这对研究新疆大地构造具有重大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33.
期货合约会计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本文试就期货合约会计的科目设置,入帐时间以及期货合约损益的会计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举例说明期货合约会计处理的市价法和保值递延法。  相似文献   
534.
拉鸡山造山带的蛇绿岩套及古构造环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传统认为蛇绿岩套由超基性岩,含枕状构造的基本熔岩和硅质岩组成,是大洋岩石圈的碎片,具有完整的5个或4个层序,但经深入研究发现,蛇绿岩有不同的类型,可产在不同的构造环境区。从层序,岩性、岩性组合特征来看,拉鸡山存在蛇绿岩套。拉鸡山蛇岩套厚度小,层序不全、岩性变化大、不是大洋中脊产物,其岩石学特点与初始洋盆蛇绿岩套相同。拉鸡山 绿岩套是中寒武世陆间裂谷拉张到最宽时的小洋盆中形成的,属于陆间裂谷型小洋盆  相似文献   
535.
礁硅岩套是控制广东大降平超大型黄铁矿床,凡口超大型铅锌矿床和长坑超大型金,银矿床的重要岩石组合1,它是由生物礁相碳酸夺,热水沉积岩,细碎屑岩和条带泥灰财,同层位或相邻地区地层中的火山质岩或次火山岩,以固定的时空有序的状态组合而成,是在特殊的地质背景中盆地演化到一定阶段内,是由盆地正常沉积,生物,盆下源的热水沉积和岩石圈深部的岩浆综合作用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536.
本文提出了低温榴辉岩套的特征及鉴别标志,并论述了其空间分布、岩石组、合、成岩条件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37.
刘波  俞志明 《海洋科学》2003,27(8):72-76
在27℃,pH8.0,盐度33条件下,用套式PCR方法和王证点杂交方法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体内潜伏性感染WSSV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健康日本对虾注射不同稀释倍数的白斑综合症病毒粗提液,死亡率统计显示注射10^4,10^6倍稀释液组的日本对虾死亡率明显低于10,10^2,10^3倍组,结合套式PCR方法和斑点杂交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发现,仅10,10^2倍稀释液组斑点杂交和一步PCR结果呈阳性;10^3,10^4,10^6倍稀释液组经二步PCR检测为阳性、斑点杂交呈阴性,该结果为建立或界定WSSV在日本对虾体内的潜伏性感染提供了方法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8.
青藏高原秋里南木湖盐类沉积韵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盐类沉积韵律对研究湖泊环境及气候变迁有重要意义。对青藏高原秋里南木湖发现的芒硝、粘土和原生硼砂的韵律沉积进行了沉积速率和沉积韵律的分析。从物质来源、地貌和气候变化3个方面讨论了韵律形成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矿物组成、年代、孢粉资料讨论了沉积物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结果表明,充足的物源和封闭的地貌环境是沉积韵律形成的物质条件,气候变化是主要外部动力。沉积韵律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为:20.6~20.5 ka BP无芒硝,植被发育,气候相对温暖湿润;20.5~11.4 ka BP芒硝层很厚,植被类型过渡至以蒿为主的荒漠草原,气候干冷。其中,20.5~17.5 ka BP气候极端干旱寒冷,17.5~17.1 ka BP,15.9~15.2 ka BP和14.1~13.4 ka BP气温回升;11.4~10.1 ka BP芒硝层很薄,植物种类丰富,气候显著变暖;10.1~7.5 ka BP芒硝层厚度增加,木本植物花粉进一步降低,盘星藻消失,气候变冷;7.5~4.97 ka BP芒硝层厚度减小,但厚薄不一,植被过渡到以蒿为主的典型草原,气候相对暖湿,但冷暖交替频繁,其中7.0~6.2 ka BP蒿含量下降,湿生植物含量增加,气候冷湿,6.2~5.2 ka BP耐干旱、盐碱植物增加,禾本科消失,湖水盐度增加,气候冷干。  相似文献   
539.
2006年4月3日至9月19日在山西代县发生一次3.7级震群,着重研究该震群活动的时序列特征、韵律特征及震源机制解等相关参数。进一步探讨其对周围地区中强震的指示意义。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震群活动是该区域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并与周围350 km范围内华北地区中强震有较好的呼应关系。  相似文献   
540.
A型岩套的分类、判别标志和成因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以新近在粤北开展A型岩套研究所获得的新数据,结合国内外文献中已发表的数据(17个岩体,124件样品),讨论了A型岩套亚类型划分的必要性和亚类型之间的判别方法。将A型岩套分为两亚类型三组。A1类型主要以似长石正长岩、碱性正长岩和响岩为主(AS组),SiO2不饱和、准铝、过碱-碱性岩石,通常含似长石,如方钠石、霞石、白榴石和钠沸石等为特征。A2亚类型为SiO2过饱和、碱质-亚碱质岩石。该亚类型又包括铝质A型花岗岩(AU她组)(弱过铝质、亚碱质岩石)和碱性花岗岩(AAG组)(准铝质、碱质-亚碱质岩石);后者通常含少量钠钙质和钠质辉石和角闪石。在地球化学特征上,A1亚型具低SiO2,高ALK和NK/A值,相对富氯低氟,低R1和高R2,低Y/Nb比(具OIB源区特征),高Nb/Ta,Zr/Hf,Eu/Eu*,LREE/HREE和锆石饱和温度等。A2亚型中,以AAG组为例,其许多地球化学特征与Al亚型相悖,如高SiO2,较低ALK,相对贫氯富氟,高R1和低R2,高10^4Ga/Al和Y/Nb(具IAB源区特征),低Nb/Ta,Eu/Eu*和LREE/HREE,以及高的锆石饱和温度等。A2亚型中ALAG组除铝过饱和外,其他地球化学特征很相似于.AAG组。利用R1-R2,Yb/Nb-Yb/Ta,Nb-Y-Ce,Nb/Ta-Nb等图解可有效地区分和判别A型岩套中Al和A2两种亚型。利用A1和A2亚型Sr,Nd同位素组成,以亏损地幔-全壳两端员混合模拟计算A2亚型花岗岩物质来源得出结论,其源区物质主要是以地幔端员占优势,地幔组分占68%~78%(7个岩体),只有Namibia的碱流岩为下地壳成因,其地幔组分仅占30%。A1亚型碱性正长岩(3个岩体)以亏损地幔-富集地幔两端员混合模拟计算表明,其源区物质中富集地幔端员所占比例较低,为4%~17%,表明A型岩套两亚型其源区物质组成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