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9篇
  免费   446篇
  国内免费   68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75篇
地质学   2072篇
海洋学   133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尹青 《云南地质》1995,14(2):162-168
本文以蒙自盆地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为例,在地下水水位降深、含水层导水性相近的前提下,运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单井涌水量与井径的关系。为使含水层导水性相近,将含水层按岩性分为A类、B类和C类;为使水位降深相近,将降深相近的钻孔归类统计,并将涌水量化为单位涌水量参加计算。通过条件简化、分类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计算,得到大致通过原点的最佳回归方程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即涌水量一井径数学模型。其中,最佳回归方程为数字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埕东凸起北坡的石炭-二叠系储层和微观孔隙结构分析认为:储层物性受后期风化淋滤作用控制,层位越新,离断层越近,物性越好,反之物性差。物性界面与风化壳深度基本一致。储集空间以粒间孔、粒内孔为主,其次是微孔隙和裂隙,这些孔隙在三维窨相互配置,构成4种不同的孔隙组合类型。不同的孔隙组合类型具有不同的物性条件及产能。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介绍孔隙水压力圆锥静力触探这门新技术,着重评述近年来在探头优化设计方面的进展,以及在划分地层和鉴别土类、估计土的超固结比和固结系数方面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通过对京山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的研究,认为本区寒武—奥陶系普遍经历了海底、大气淡水、埋藏及表生成岩环境,其间发生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作用、白云岩化、压实-压溶、溶蚀和破裂作用。在这些成岩作用的改造下,岩石孔隙度从大于20%下降到1.5~5%,其中在中新生代孔隙相对较发育。  相似文献   
107.
地壳岩石的渗透性状及孔隙水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景浓 《华南地震》1990,10(3):77-82
本文概述地壳岩石渗透性状和孔隙水对岩石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已取得的成果;指出孔隙压的形成及分布,孔隙度、渗透率与孔隙压的关系。孔隙压的有效应力,孔隙压对岩石形变。破裂机制的影响以及从断裂力学观点考察孔隙压的作用等系今后该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109.
尾矿坝细粒泥层内超静孔隙水压力的近似估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守义 《岩土力学》1991,12(1):45-55
本文对上游法修筑的尾矿坝的细粒泥层内超静孔隙水压力的积累和消散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一维固结及若干参数保持不变等简化假定,提出了一种实用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近似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应用摩擦实验装置,在法向压力σ_n=10~120MPa下研究了孔隙压变化速率对岩石错动面滑动行为的影响。当孔隙压增压速率较大时,具粘滑振荡特性的岩石错动面仍将发生粘滑振荡,当孔隙压增压速率较小时,错动面发生稳定滑动,当增压速率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时,错动面则呈粘滑-稳滑转化。以上结果对地震前兆和地震控制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