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5篇
  免费   578篇
  国内免费   828篇
测绘学   1743篇
大气科学   412篇
地球物理   451篇
地质学   2198篇
海洋学   298篇
天文学   68篇
综合类   221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渭河中游全新世黄土剖面光释光测年及记录的古洪水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渭河流域进行广泛的考察,在中游咸阳附近一处阶地发现保存完好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里夹有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对于采集的全新世地层样品,进行粒度、磁化率测量分析,证明所夹沉积物是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该层记录了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气候水文信息。应用红外后蓝光的SAR光释光测年技术,获得该剖面9个OSL年龄值,确定渭河在距今3.2~2.8ka之间为一个洪水多发时期,并建立了渭河古洪水事件的年代序列。这一结果揭示了古洪水的频发与全新世中期向晚期过渡的转折时期,气候由温湿向干旱化发展,大气系统失稳,气候变化剧烈,降水量异常变化,变率增大,是导致渭河流域特大古洪水多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2.
冰川事件是气候波动最直接的地质证据,利用冰川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冰碛物的年代数据建立冰川事件的时间顺序,是反演冰川演化历史以及区域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冰川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很大程度限制了冰川年代数据的获取.近年来,随着光释光测年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已经扩展到冰川沉积物的年代测定.本文利用光释光(OSL)测年技术对青藏高原东南部稻城冰帽库照日地区系列冰碛垄进行年代测定,试图建立库照日地区冰川事件的年代序列.然而,光释光(OSL)年代结果与先前发表的ESR和宇生核素10Be暴露年代数据不一致,且个别数据与地貌新老关系不符.通过对比分析显示:冰碛物样品埋藏前释光信号的部分晒退以及样品提取的石英不纯,可能导致冰碛物光释光测年的较大误差和不准确性,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993.
东天山东戈壁钼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戈壁钼矿位于新疆东天山哈密库姆塔格沙垄东侧,康古尔断裂与雅满苏断裂之间.矿体赋存于隐伏斑状钾长花岗岩体上部,赋矿岩石为下石炭统干墩组变质泥质砂岩、变质砂质泥岩、变质砂岩等.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微量黄铜矿、金红石、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钛铁矿等,石英脉和裂隙发育部位发育辉钼矿,形成矿区内的富矿体.对辉钼矿中的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矿床形成的等时线年龄为(231.1±1.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32.3±1.2) Ma,成矿时代为中三叠世.该矿床测年结果代表了东天山地区印支期一次成矿作用的高峰,为重建东天山地区中生代以来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994.
李学刚  杨坤光  王军 《现代地质》2012,26(2):308-316
运用α石英热活化ESR定年法对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58件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ESR年龄范围主要集中在晚白垩世以来(99.2~3.4 Ma)。结合区域地质事实分析,晚白垩世以来,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73.1~52.3 Ma伸展断陷期、39.1~27.2 Ma伸展-挤压的转换期和22.8~3.4 Ma挤压期;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缘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为89~70.1 Ma挤压隆升期、61.6~43.2 Ma伸展断陷期、37.2~22.6 Ma伸展-挤压的转换期和15.6~3.9 Ma挤压期。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缘和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基本相同,但是受多种因素控制,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晚白垩世的构造演化存在较大差异。ESR测年结果与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南、北缘已有的地质事实相吻合,验证了ESR测年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5.
航空物探测量中测线间水平往往存在差异,表现为沿测线方向的条带。调平处理旨在减少或消除测线间的水平差,是航空物探资料处理中的关键,对航空物探资料处理和解释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实际的航磁资料处理为例,详细介绍了航空物探资料微调平处理的原理与实现。微调平处理中首先通过方向滤波从原始资料中提取噪声网格,并按飞行测线提取噪声网格中的数据并分离有用的地质信息,最终将分离后的测线水平误差从原始资料中去除得到调平后资料,以此实现航空物探资料的微调平处理。同时,针对资料处理中遇到的诸如滤波器选取、异常分离阈值确定、最终调平效果检验等实际问题进行讨论,这对理解微调平并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均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为了寻找隐伏矿、深部矿,以四川通安—小牛场地区为研究平台,开展了矿产远景调查,提出了将重力、航磁、地磁、激电等物探手段有机结合,综合应用于西南山区矿产调查的思路,并列举典型实例,逐步分析各种物探异常,最终实现从圈定找矿重点区到确定矿体平面分布形态的目的。以期这一重、磁、电相互结合的模式对今后西南山区的矿产勘查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7.
Excel VBA是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简单实用、开发功能强大等众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数据整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学习Ex-cel VBA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尝试将该技术应用于地面磁法勘探磁测资料的整理工作当中,成功设计并编制了"地面磁测资料整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若干个磁法勘探项目中,极大地提高了磁测资料整理工作的效率,并降低了潜在错误出现的概率。  相似文献   
998.
在地表覆盖严重的地区开展地质工作,勘探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高精度磁法是寻找磁性矿物的首选物探方法,目前在祁漫塔格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陵郭勒河西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砂梁,高数米至十余米。依钻孔数据,厚度为160~314m,所有形迹都被沙漠覆盖,地面磁异常宽缓不明显。由于缺乏本区地质资料,这给磁测资料的解释带来困难,使得不能给验证钻孔准确定位,这时异常解释手段的选择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实例说明综合采用磁法地-井资料的精细反演技术,在沙漠覆盖区实现找矿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99.
刘琦胜  叶培盛  吴中海 《地质通报》2012,31(203):250-257
在1∶5万马厂幅、道街坝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高黎贡山南段的2个二长花岗质糜棱片麻岩样品所作的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分别为(473.5±2.9)Ma和(461.5±7.3)Ma,属于中奥陶世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岩石的SiO2、Al2O3、K2O含量高(SiO2=71.06%~73.88%,Al2O3=13.03%~14.27% ,K2O=2.81%~5.53%),CaO含量低(CaO=0.67%~1.71%),属于过铝质(AL/CNK=1.4~1.8)钙碱性岩;稀土元素Eu明显亏损(δEu=0.19~0.47);微量元素中Rb、Th相对富集,Ba相对亏损;Sm、Nd同位素分析结果:143Nd/144Nd为0.512022、0.512056。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所作的综合研究认为该期花岗岩为壳源岩石,反映了泛非运动晚期冈瓦纳大陆北部陆-陆碰撞环境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000.
在康西瓦断裂西段发育着一套含石榴子石二云斜长片麻岩。根据锆石的阴极发光图像和Th、U、REE等特征,锆石可分为岩浆成因和变质热液成因2类。利用LA-ICP-MS法进行锆石U-Pb定年,测得含石榴子石斜长片麻岩的源岩形成年龄为254.5Ma±4.2Ma(MSWD=0.16),变质年龄为242.7Ma±2.3Ma(MSWD=0.11)。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含石榴子石二云斜长片麻岩的变质作用与古特提斯碰撞造山有关,表明西昆仑造山带在中三叠世早期(243Ma)仍处于古特提斯碰撞造山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