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10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7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本文阐述了我国化工矿产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以及列举了硫、磷、钾盐、重晶石、硼矿、锶矿、钛矿等矿产资源的利用情况。又针对比较丰富的如磷、重晶石、芒硝矿产和短缺或资源不足的如钾,硼,硫等矿种,分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开发的意见。  相似文献   
34.
贵州织金磷矿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贵州织金戈仲伍剖面戈仲伍组磷矿岩样品的微量、稀土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戈仲伍组磷矿岩主要为生物碎屑白云岩、硅质磷块岩,普遍形成生物碎屑结构,以小壳类动物化石及藻类化石为主。分析结果表明,磷矿岩中As、Sb等微量元素富集,Co/Ni的比值为0.14,明显小于1;U/Th比值介于1.27~7.39之间,平均值为3.40;在lgw(U)-lgw(Th)关系图、Cr-Zr的关系图中样品点几乎都落在热水沉积区,表现出热水沉积成因的地球化学特征。磷矿岩中普遍富集稀土元素,含稀土总量∑REE较高,尤其富集Y重稀土元素;磷矿岩具Ce负异常,指示环境处于氧化程度相对较高状态;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为帽状形态,指示在磷矿岩形成过程中有生物或有机质参与作用;磷矿岩普遍具Eu正异常、稀土总量较高、∑LREE/∑HREE比值较高的特征,暗示戈仲伍组磷矿岩具有正常海相沉积伴有海相热水沉积混合成因的特征。  相似文献   
35.
《北京测绘》2006,(4):56-56
为加强测绘科技期刊工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积极推进期刊建设,由湖北省测绘行业协会和测绘学会创办,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承办的测绘科技期刊联谊会,于9月24日至26日在湖北宜昌举行。联谊会上,湖北省测绘局副局长王卫群同志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张必贵局长首先代表湖北局向  相似文献   
36.
在中朝准地台、塔里木准地台边缘深断裂附近和台中隆起带以及天山-兴安、祁连-秦岭、额尔古纳几个地槽褶皱区的中间地带,不同程度地具备中国北方三种主要类型磷矿的成矿条件。研究分析认为中国北方的内生磷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绿岩带型磷矿和古元古代沉积变质磷矿显示一定的找矿潜力,沉积型磷矿一般品位低、规模小。通过归纳,在中国北方划分出磷矿的二级城矿区4个、三级成矿带15个、四级成矿亚带19个。圈定成矿预测区A级2个,B级C级各23个。确定了21处可开展进一步工作的地区。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中国北方内生磷灰石、变质及沉积型磷矿成矿特征及典型矿床的研究,建立了各种类型磷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确定了各类型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矿床的共生规律,为开展磷矿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宋天锐 《中国地质》2007,34(2):315-323
笔者是在“五国编图项目”(中国、俄罗斯、哈萨斯坦、蒙古国、韩国)的中国北方磷矿床资料研究基础之上完成本论文的。中国北方磷矿床分为“沉积型”、“沉积变质型”和“岩浆型”三大类型。沉积型磷矿床主要产生于晚震旦纪陡山沱期和早古生代寒武纪早期,磷质来源以海洋生物磷为主;沉积变质型磷矿床主要产生于中元古代,磷质来源以火山磷质为主,也可能有生物磷质参与;沉积型和沉积变质型磷矿都包含陆地风化迁入盆地中的磷成分;岩浆磷矿床主要产生于海西期和加里东期的超镁铁岩浆岩,多与铁、钒、钛成为成矿系列。沉积型磷矿在华北地台南缘和塔里木地块北缘应重视,而沉积变质型在华北地台北缘有远景;岩浆型则主要勘查超镁铁岩系列。  相似文献   
39.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经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我们在湖北宜昌举办第十六期国土资源管理市长研究班。这期研究班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  相似文献   
40.
王荣麟 《中国地质》1998,(10):45-45,39
宜昌磷矿栗西矿区(含董家河矿段)中磷层(Ph_2)发育,下磷层(Ph_1~3)多数地区不发育,少数地段较发育呈透镜状,地质储量不大,中磷层成为主要开采对象。该矿区Ph_2+Ph_1~3的(C+D)级总地质储量达2.6533亿吨,按1990年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