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233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61.
湘东北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论述七宝山铜金多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成矿地质条件 ,从硫同位素铅同位素及包体地球化学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硫同位素范围窄 ,δ34 S=( 1.8~ 5.6)× 10 -3 ,硫同位素组成以重硫型为主 ,接近陨石硫同位素组成。铅同位素 2 0 6Pb/ 2 0 4 Pb=18.2 91,2 0 7Pb/ 2 0 4 Pb=15.617,2 0 8Pb/ 2 0 4 Pb=38.642 ,为幔源铅。流体包裹体成分反映出成矿热液为岩浆热液 ,矿床成因为地洼区内多位一体的岩浆高中温交代—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262.
宝山-桃行榴辉岩呈透镜状包体赋存于荣成花岗质片麻岩套(Chgg)内,通过榴辉岩主量元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石榴子石矿物化学分析,确定榴辉岩原岩为壳成变质成因,具有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特征.宝山-桃行榴辉岩是其原岩与围岩一起经过高温高压变质作用而形成.  相似文献   
263.
宝山一大新屯铜金整装勘查区是全国47个整装勘查区之一,该研究区成矿条件较好,是铜金成矿的有利选区。本文主要以多宝山斑岩型铜矿床及争光岩金矿床两个典型矿床为例,较系统地概括总结研究区内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64.
一、地质矿产概况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天山-兴蒙造山带大兴安岭褶皱带与小兴安岭优地槽隆起带耦合部位的扎兰屯-多宝山岛弧带,其北侧为海拉尔-呼玛弧后盆地,南侧为贺兰山-黑河蛇绿混杂带及孙吴上叠构造毓地的西北段。  相似文献   
265.
花哈勒金地区铅锌多金属矿赋存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变质安山岩的断裂构造蚀变带内,矿体呈脉状受北东向构造及其伴生的断裂构造控制,铅锌矿石成分简单,伴生有银铜,围岩蚀变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多期次的岩浆侵入和侏罗纪火山岩的强烈喷发与区内成矿有利地层多宝山组,共同为本区多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物质来源.成矿热液来源于岩浆侵入体,矿床成因属于热液充填(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通过分析其成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成矿地质环境等,认为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66.
在黑龙江多宝山斑岩铜矿床的花岗闪长岩中获得了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453.2~486.9 Ma.结合野外地质接触关系,这个年龄是多宝山斑岩铜矿床的成岩成矿年龄.而以往测定的311~219 Ma成岩成矿年龄,应该是成矿期后岩浆活动所引起的热叠加事件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形成于火山岛弧环境,与多宝山组火山岩形成环境一致.  相似文献   
267.
一、区域成矿地质环境 多宝山岛弧是大兴安岭弧盆系中次~级构造单元,北西侧为十二站火山弧,东南侧为贺根山一黑河蛇绿混杂岩带。早古生代多宝山岛弧的弧基底为兴华渡口岩群和落马湖岩群,晚古生代多宝山岛弧之上叠加了罕达气弧问裂谷,中生代盆岭构造、岩浆活动强烈。  相似文献   
268.
一、地质背景及找矿潜力分析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位于兴一蒙海西期造山带的东端。该区早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一蒙洋向东偏北消减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之下,火山弧呈近北西向;晚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蒙洋向北西消减于克鲁伦一额尔古纳地块之下,构造线为北东走向。多宝山地区的金属金是多来源的,主要矿源层是中奥陶世弧火山岩,次要矿源层是早泥盆世裂谷火山岩。  相似文献   
269.
宝山矿是一座大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地处粤北,属于温暖潮湿多雨区,表层岩石风化强烈.  相似文献   
270.
马言胜  陶琰  钟宏  王兴阵 《矿物学报》2007,27(3):342-350
位于扬子地台西缘的金宝山岩体赋存我国最大的独立铂族元素矿床,岩体为似层状产出的小型超镁铁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晚二叠纪(260Ma)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相关。该岩体由单辉橄榄岩、辉橄岩及橄辉岩、辉石岩异离体组成。铬铁矿以副矿物形式出现,从形态上可以分为三类: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以自形或半自形体存在于辉石中铬铁矿以及环绕结构铬铁矿。其中环绕结构铬铁矿外壁浑圆,内为棱角状,其中心为橄榄石、辉石。本文在薄片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研究,认为包嵌于橄榄石中的自形铬铁矿是在岩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结晶形成的;存在于辉石中的铬铁矿则是岩浆进一步结晶演化的结果,主要为就地结晶的产物;在岩体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岩体赋存空间的堆晶相与后续岩浆持续反应,使铬铁矿不断聚集和生长,最终形成了环绕橄榄石晶体的形态。铬铁矿的生成模式进一步说明了金宝山侵入体为一岩浆通道,并且经历深部结晶分异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