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407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01.
庄迎春  刘世明  邢玉芳  李宏 《岩土力学》2006,27(Z2):343-347
以无锡马山抽水蓄能电站地面厂房建筑过程中形成的人工边坡为例,在对其工程地质剖面分析并找出可能的滑动模式后,利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分析了4个典型地质剖面的稳定性安全系数以及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通过对该边坡的极限平衡法得到了2-2剖面的安全系数和通过有限元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且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坡体的最大位移发生在高程为-20 m和-5.0 m附近,其值为-22 mm;最大主应力位于高程-45.0 m处,值为0.134 MPa;最小主应力位于坡内深处,其值为-6.22 MPa。同时,提出了下一阶段应考虑时间效应,对边坡的变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2.
李成柱  周志芳 《岩土力学》2006,27(Z2):81-85
目前对地面沉降的研究和计算中,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土体的变异性不容易掌握,对于土体参数的选取多数是根据经验值,具有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大面积的地面沉降计算中,这种不确定性更为严重。采用数值分析法,以Biot固结理论为基础,应用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了单井抽水的地面沉降模型,分析各参数在抽水过程中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从而确定敏感参数,以期对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参数选取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3.
刘允芳  韩晓玉  刘元坤 《岩土力学》2006,27(Z1):1205-1210
由于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的突出优点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以往只能测量钻孔横截面上的二维应力状态。近期兴起的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已在多个工程中得到应用。深圳抽水蓄能电站采用了3个不同方向钻孔测量法和单钻孔测量法进行了三维地应力测量,得到了很好的测量成果。其中单钻孔三维地应力测量,在近水平向和铅垂向两个钻孔中应用。三维地应力测量成果不仅得到了相应钻孔横截面上和原生裂隙面上二维应力实测值的检验,而且得到了同一位置两种不同三维地应力测量方法的相互印证,和同一个钻孔(铅垂向)中套芯应力解除法三维地应力实测值的印证。两种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成果(单钻孔测量法包含了非铅垂向和铅垂向钻孔的两种测量法)非常一致,能够代表该测量区的地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04.
105.
叙述了用最小二乘逼近法和最优化基本原理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新方法。在方程式的失空过程,水文地质参数的正确性是由水位降深值和试验测量值拟合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进行评价的。  相似文献   
106.
含水层裂隙带的识别,是准确模拟计算地下水流和污染扩散的前提。本研究通过数值实验,运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水力地质层析方法,对含水层裂隙带成像。文章设定一个17m×17m的二维垂直饱和裂隙含水层,含水层有2口斜井。在斜井与裂隙带的交叉点分别进行抽水试验,由感应器收集水位响应数据,运用VSAFT2对裂隙带进行识别。数值实验证明,水力层析法结合地下水流的逆算方法——连续线性算法(SSLE),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非均质含水层的参数分布;非稳定流条件下的识别结果好于稳定流的结果;信息齐全条件下的结果好于资料缺乏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崔雪玉  赵涵滢  潘涛  李明 《探矿工程》2008,35(12):28-34
宝泉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上斜井开挖揭示,在高程668000~651000 m和高程526000~514000 m处,分别穿过古风化壳地层。古风化壳地层岩石极为破碎,夹泥较多,基岩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透水率较大。古风化壳地层段地层的灌浆处理,成为斜井开挖能否顺利通过该地层的关键,并且直接影响着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采取阻水帷幕、高压固结、锥形帷幕灌浆几种方法联合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详细介绍了具体的灌浆处理技术措施,分析了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8.
109.
梁志才 《地下水》1992,14(4):203-205
抽水试验过程可以看成是井内形成的水位下降迫使含水层的水向集水井流动,运动的水流要克服阻力损失水头,而水头的损失来源于井内形成的负压水头,其数值应加到井水位降深上。根据这一设想,结合裘布衣条件下流量与降深的比为常数的等量关系导出一公式,此公式经笔者对37眼抽水井资料进行对比验算,发现与传统的经验公式法的计算误差很小,而计算过程大大简化了。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