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17篇
  免费   5910篇
  国内免费   5817篇
测绘学   1428篇
大气科学   1016篇
地球物理   7031篇
地质学   23218篇
海洋学   1977篇
天文学   395篇
综合类   3054篇
自然地理   2425篇
  2024年   182篇
  2023年   711篇
  2022年   928篇
  2021年   1014篇
  2020年   820篇
  2019年   942篇
  2018年   696篇
  2017年   772篇
  2016年   819篇
  2015年   1024篇
  2014年   1975篇
  2013年   1552篇
  2012年   1737篇
  2011年   1700篇
  2010年   1530篇
  2009年   1660篇
  2008年   1739篇
  2007年   1390篇
  2006年   1416篇
  2005年   1313篇
  2004年   1237篇
  2003年   1321篇
  2002年   1295篇
  2001年   1422篇
  2000年   1135篇
  1999年   1149篇
  1998年   1111篇
  1997年   1048篇
  1996年   1005篇
  1995年   976篇
  1994年   908篇
  1993年   745篇
  1992年   812篇
  1991年   706篇
  1990年   605篇
  1989年   537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28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7篇
  1954年   10篇
  194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矿产篇     
我国已为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而且,我国石油接替资源和后备可采储量日趋紧张。今后10~15年,如果没有重大发现或技术上的突破,我国原油将面临严重供不应求的窘境。到2015年,将有一半原油需要进口。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随着石油进口量的迅猛增加,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2.
辽宁东、西部地质上诸多差异并非是原地升降运动造成的,而是二个异地岩块经郯庐断裂大规模左旋平移运动迁移到一起的结果。辽东半岛原曾与鲁西-徐淮地区处于相同的古纬度。郯庐断裂北延的主干断裂应是抚顺-敦化断裂,它在辽宁境内是地层区划的重要界线。郯庐断裂在太古宙末期即已出现,曾多次变换其平移方向,最近一次大规模左行平移活动的高峰期是在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结束于孙家湾组或泉头组堆积之前。  相似文献   
93.
94.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从激发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入手,在加大学习教育力度和增强学习教育实效上下功夫,收到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5.
再论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兰山南部分布着多个方向的构造,其中最明显地是一系列的北西向构造,目前这些构造的相互关系以及形成机制还没有得到合理地解释,争论很大;野外构造研究表明,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是该断裂由走滑运动向挤压运动转换时的派生构造;从另一角度也说明,在中新生代由青铜峡一固原断裂所限定的地块(卫宁北山)向东运动,而这些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主要发生在新生代。由于卫宁北山向东运动的动力来源于青藏高原,因此,贺兰山南部北西向构造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演化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作为中国重要地质界限的南北向构造——贺兰山已经被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所叠加。  相似文献   
96.
以首都圈地区现今活动断层上近20年的位移测量资料为依据,用二维线弹性有限元对该区断层的活动特征进行了拟合,并结合有关资料讨论了该区的地震危险性。结果表明:1977-1986年间该区主压应力优势方位与华北较一致,约为N45°-80°E;1986-1990年其主压应力方向向北偏转,约为N5°-60°E;1990年至现在其主压应力又向东偏转,角度大于第一阶段,约为N80°-95°E。该区的张家口-延庆一带近期有发生中强震的可能;丰镇-阳高-大同地区和凉城-古营盘地区应力较高,也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7.
胡梅生  唐玉梅等 《矿物学报》1991,11(1):9-12,T003,T004
作者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沉积钙质白云石中的带状面缺陷。在衍衬象中面缺陷呈现出特有的条纹衬度,并具有一定的择优取向,它们沿着{018}面排列。面缺陷也可分叉,分枝部分平等于{2-/10}面。根据白云石面缺陷的取向,本文提出了鞍状白云石宏观弯曲面和微观面缺陷的取向关系。  相似文献   
98.
1966年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构造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石油地质勘探的最新资料和元-济人工地震地壳测深剖面相应地段重新解释的结果,分析了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发震断裂。研究结果表明,7.2级地震震中位于束鹿断陷盆地南部次凹的东缘,该次凹发育在由新河断裂等4条缓倾铲形正断裂分制围限地台盖层而成的“斛”状构造块体上,块体之下的地壳中存在两条倾向相反的高角度断裂;地震与断陷主断裂及其控制的断陷盆地并非是简单的对应关系,7.2级地震的发震断裂不是单一的缓倾铲形新河断裂或其下方的高角度的F_3断裂和深部的东断裂,而是它们的组合,且高角度断裂是发震断裂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99.
本文根据野外地质填图和水系位移测量结果,论述了香山-天景山弧形断裂带新生代有两个不同活动性质的阶段,即早期阶段的强烈挤压和晚期阶段的左旋走滑兼挤压。分析、讨论了不同活动阶段的时间界限和转变原因。指出了1709年中卫南71/_2级地震形变带的表现形式、延伸范围  相似文献   
100.
渭河盆地北缘断裂带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渭河盆地北缘断裂的形成和活动时代,活动特征等资料出发,结合北缘断裂带及整个盆地历史地震活动和新生界地层发育特征的综合分析,对北缘断裂带的活动期次,主要断层的运动幅度和滑动速率及其时空演变规律和机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北缘断裂带的形成是一个由盆地中心向北逐渐扩展的过程,自上新世起,断层活动明显有东强西弱的变化特征,而且扩展方向也发生了偏转。这一转变及活动强度的东西差异与山西剪切带对渭河盆地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