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6篇
  免费   465篇
  国内免费   374篇
测绘学   177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1539篇
海洋学   11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10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湖相白云岩形成环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世悦  李聪  杨勇强  肖敦清  蒲秀刚  黄鹏 《地质学报》2012,86(10):1679-1687
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白云岩发育在整体湖扩背景下,通过对研究区白云岩镜下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发现了海绿石、胶磷矿和颗石藻等海相指相性化石,Sr/Ba比值、V/Ni比值及Th/U比值均指示海相环境特征,87Sr/86Sr比值也表明湖盆受到过同期海水作用,证实了海侵作用是歧口凹陷沙一下亚段湖盆咸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海侵不仅为近海湖盆白云岩的形成提供了部分Mg2+,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湖盆水体性质,促进了白云岩化作用。结合研究区古地貌的"洼——隆"相间特征以及碳氧同位素呈线性条带分布表现出的非常好的相关性,表明研究区沙一下亚段时期湖盆水体循环较差,封闭性很好,从而使得海侵导致的湖盆咸化环境得以保持,形成了白云岩有利的发育环境。  相似文献   
992.
合川地区须二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等实验分析手段,对合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须二段砂岩储层主要由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组成。主要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交代作用,成岩演化阶段已达到中成岩B期。早成岩A期—B期,压实作用强烈,原生孔隙迅速减少;中成岩A期,压实作用及硅质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继续降低,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及无机酸,使长石及富长石的岩屑颗粒发生强烈溶蚀,形成大量次生孔隙;中成岩B期,含铁方解石及铁白云石交代充填,使储层致密。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而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受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阶段的控制,研究区须二段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及残余粒间孔发育,特别是长石及富长石岩屑颗粒的溶蚀,使须二段储层出现孔隙度、渗透率异常发育带。  相似文献   
993.
白音诺尔铅锌矿位于大兴安岭南部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属大兴安岭南段主峰成矿亚带。矿区内,闪长玢岩呈脉状广泛出露,且同铅锌矿体空间关系密切。闪长玢岩通常作为矿床的成矿岩体,并沿用171Ma的成岩年龄。矿床属于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有关的多金属成矿系列。该年龄值同矿区周围其他矿床成矿岩体的年龄(132.80~142.05 Ma)差别较大。利用锆石LA-ICP-MS U-Pb法对该矿区闪长玢岩和石英二长岩进行了测定,加权年龄分别为(242.3±3.6)Ma(MSWD=2.5,n=7)和(243.0±1.4)Ma(MSWD=1.4,n=12),均为三叠纪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在三叠纪处于造山后的伸展构造环境,深部岩浆上涌侵位,系列的构造岩浆活动伴随了以该矿床为例的少数三叠纪矿床的产出。  相似文献   
994.
北羌塘盆地索瓦组上段的时代、古气候及石油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索瓦组上段是羌塘盆地演化晚期的一套潮坪—潟湖相沉积,分布于北羌塘盆地中部。通过对索瓦组上段区域地层对比,发现索瓦组上段在盆地东部、西部和南部的岩性变化较大,海相油页岩的出露地仅分布于北羌塘坳陷南部胜利河—长蛇山—托纳木一线的局限海湾—潟湖的边缘带,其形成明显受到了古地理条件的控制。根据索瓦组上段以及其下伏地层产出的生物化石组合,并结合油页岩的Re-Os同位素年龄,认为索瓦组上段的时代可能为早白垩世。对该组产出的孢粉化石组合和硅化木分析表明,索瓦组上段在沉积早期和晚期的古气候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早期为温暖和湿润气候,而晚期为半干旱—干旱气候,这种垂向上的古气候变化特征不仅仅局限于胜利河地区,可能在整个北羌塘盆地都普遍存在。索瓦组上段发育的油页岩及其上部膏岩沉积组合的发现,对于评价羌塘盆地演化晚期的石油地质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大功率多道密集排列滚动方式三极测深是在传统电测深法基础上经过装置变换、改进而来的新型实用测深技术,相比常规的高密度直流电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横向分辨率高、提供信息丰富(可同时提供视电阻率、充电率)、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近几年广泛应用于多金属矿勘查、地质隐患调查、工程地质探查等领域,文章介绍了该方法的装置特点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996.
扎仁铜钴矿位于金沙江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东带内的扎仁断裂岩浆活动带上。下二叠统下段灰绿色变质基性火山岩(绿片岩)为铜钴矿(化)体主要赋存层位。经初步研究,矿床与海底火山喷发-变质改造成因有关。  相似文献   
997.
半坡地区地面高精度磁测成果发现正磁异常与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关系比较密切。随即开展△T异常圈定镁铁—超镁铁岩体范围,推断岩体的大大致形态,为在岩体中寻找岩浆岩型镍铜铂钯矿提供深部岩体形态资料。  相似文献   
998.
张勤  杨玉华 《云南地质》2012,(2):139-143
眤博铜镍多金属矿处于哀牢山地体、红河裂陷槽、屏边西畴山弧交汇派生的北西多条线性断裂收敛区,辉长橄榄岩为铜镍钴容矿岩体。重磁推测基性岩体规模巨大,有较大远景。矿床类型为岩浆深部熔离—单成贯入式铜镍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建立了一种干旱背景下坳陷湖盆全新的沉积充填模式,即"洪水—河漫湖"沉积模式。在干旱背景下,物源区的河流主要表现为季节性的洪水,大多数河流都消失在荒漠中,河水主要以地表蒸发、植被生态消耗、地下渗流、河流终端湖以及河漫湖等形式排泄,坳陷湖盆内并未形成统一大面积的汇水中心和湖相沉积。这种背景条件下,湖盆的沉积充填特征明显不同于经典的坳陷湖盆和浅水湖盆沉积。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具有气候干旱、地势平坦、生物单调贫乏等特征,盆地南部存在5大沉积体系及7条主要的水系。除在盆地西部古龙凹陷地区河流汇水形成小范围浅水湖泊外,在盆地南部主要为"洪水—河漫湖"的河流相沉积。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沉积具有以下特点:①全盆地没有统一的汇水中心,因而缺乏大面积分布的湖相和三角洲沉积;②河流表现为季节性的洪水,部分河流由于地形变缓,并未进入汇水中心,而是消失在荒漠中,河流相为盆地沉积充填的主要类型;③湖盆具有多物源、多漫湖、满盆含砂的沉积特点;④河漫湖与河流在空间分布上存在3种关系,即河流终止于河漫湖、河流穿过河漫湖、河流绕过河漫湖等。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是一种中—新生代陆相坳陷湖盆沉积充填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张顺  付秀丽  张晨晨 《地质科学》2012,47(1):129-138
应用三维地震及测井地质剖面,在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地区嫩江组二段发现3套滑塌扇体,北部LMD扇体由5个单体组成,垂向呈前积式交叉叠置,总体呈前缘外凸的铲状,近东西走向,最大面积约为95 km2,最大厚度为62 m; 南部MX扇体由7个单体组成,垂向交叉叠置,平面镶嵌连片,总体走向北北东,总覆盖面积约为61.5 km2,最大厚度为55 m; 中部的SET为独立扇体,呈半圆形,近东西走向,面积约为24 km2,最大厚度为92 m; 3套扇体均具有根部厚、前端薄的发育特征,而且前端以发育泥岩为主,中部及根部发育2~4层粉砂岩,厚度为0.8~7.0 m; 3套扇体及其单体表面均具有弧形地震反射波纹,波纹密度分布在4~10条/km; 推测3套扇体最小古坡度为5‰~12‰,最小古水深为30~70 m,滑移距离为2~10 km; 这一发现为在大型陆相坳陷湖盆中研究滑塌浊积扇体的沉积学特征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同时南部MX扇体已经发现工业油流,因此,这一发现也为在坳陷盆地湖相泥岩中寻找油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