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4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1595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4839篇
海洋学   255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42篇
自然地理   131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4篇
  1943年   2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01.
滇西思茅大平掌矿区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西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床的含矿建造(龙洞河组)主要由细碧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和流纹岩-硅质岩组成,伴有部分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属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火山岩具明显的Na2O>K2O和Nb、Ta、Zr、Hf、Ti亏损。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判别标志指示含矿建造形成于岛弧裂陷环境。结合区域构造古地理资料分析,它是滇西南古特提斯洋壳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由西向东俯冲过程中岩浆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2.
羌塘岩带碰撞后超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塘超钾质火山岩为板块碰撞后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同时具有板内火山岩和俯冲带岛弧火山岩的双重地球化学特性。化学组成上富含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Cr、Ni等相容元素。在成因上受分离结晶作用和源区混合作用共同制约。源区为受古俯冲上地壳物质和下地幔上升流体交代混合的EMII型富集地幔端元,可能富含角闪石和金云母等矿物。  相似文献   
103.
The Tianshan Carboniferous post-collisional rift volcanic rocks occur in northwestern China as a large igneous province. Based on petrogeochemical data, the Tianshan Carboniferous post-collisional rift basic lava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major magma types: (1) the low-Ti/Y type situated in the eastern-central Tianshan area, which exhibits low Ti/Y (<500), Ce/Yb (<15) and SiO2 (43-55%), and relatively high Fe2O3T (6.4-11.5%); (2) the high-Ti/Y type situated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area, which has high Ti/Y (>500), Ce/Yb (>11) and SiO2 (49-55%), and relatively low Fe2O3T (5.8-7.8%). Elemental data suggest that chemical variations of the low-Ti/Y and high-Ti/Y lava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from a common parental magma. The Tianshan Carboniferous basic lavas originated most likely from an OIB-like asthenospheric mantle source (87Sr/86Sr(t) ≈ 0.703-0.705, εNd(t) ≈ +4 to +7). The crustal contamination and 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have also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basic lavas of the Tianshan Carboniferous post-collisional rift. The silicic lavas were probably generat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the crust. The data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spatial petrogeochemical variations exist in the Carboniferous post-collisional rift volcanics province in the Tianshan region. Occurrence of the thickest volcanics dominated by tholeiitic lavas may imply that the center of the mantle-melting anomaly (mantle plume) was in the eastern Tianshan area at that time. The basic volcanic magmas in the eastern Tianshan area were generated by a relatively high degree of partial melting of the mantle source around the spinel-garnet transition zone, whereas the alkaline basaltic lavas are of the dominant magma type in the western Tianshan area, which were generated by a low degree of partial melting of the mantle source within the stable garnet region, thus the basic lavas of the western Tianshan area might have resulted from relatively thick lithosphere and low geothermal gradient.  相似文献   
104.
滇西北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成矿谱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西北地区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2个侵入时段,早期67.9~45.7 Ma和晚期42.0~23.2 Ma;相应有2个主要的岩浆活动高峰期,在50 Ma和35 Ma左右;早期以花岗斑岩类和二长斑岩类为主,晚期以正长斑岩类和煌斑岩类为主;成岩、成矿广度指数具有良好的对应性,而成矿概率指数则表现为各岩浆期均由早到晚渐趋增大,反映晚序次斑岩体成矿有利;斑岩型Cu-Au-Mo矿主要形成于早期,而Pb-Zn-Ag-Au矿主要形成于晚期;且主要矿床产于多期次侵位及成矿概率指数高(时段)的富碱斑岩体组合发育地段.大、中型矿床与第三纪裂陷盆地中心的距离,与盆地裂陷强度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在此进一步探讨矿化类型与富碱斑岩岩石化学组成之间的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105.
本文是中、韩国际合作项目“黄海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研究”的一部分 .具体研究了格列菲列岛的基础地质问题及地球物理场特征 .格列菲列岛是由三个小岛组成的位于黄海中部的一组群岛 ,位于朝鲜半岛布格重力异常正值区 ,莫霍面埋深在 2 9km左右 .三个岛屿主要由安山集块岩构成 .安山集块岩是由大小不同的火成岩碎块和熔岩混合而成 .火成岩的碎块成分主要为石英岩、片岩、片麻岩、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 .主要节理方向为NE10°~NE2 0°,倾角近乎垂直 ;另一组节理为NW70°~NW80° ,倾角也近垂直 .本研究为我们了解这个地区的基础地质情况 ,岩石物性和随后进行的黄海海域典型剖面的地球物理物性反演工作以及地质模型的建立 ,打下重要基础 .  相似文献   
106.
王非  周新华 《地球学报》1997,18(Z1):126-128
本文通过对辽西及邻区中生代盆地火山岩稀土元素配分特征的研究及模拟运算,探讨了其岩浆成因及过程。结果显示南北岩区岩浆成因不同,南岩区岩源为MORB地幔和长期富集型幔熔融混合而成,北岩区为MORB和近期亏损型地幔熔融混合而成。  相似文献   
107.
将同安岭-牛腊岭火山地层划分为六罗村组,汤他大岭组,岭壳村组,总厚度达5429m。六罗村组下部以玄安山质火山岩为主,上部为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熔岩,汤他大岭组主要为英安岩类火山岩,岭壳村组为流纹岩类的岩石,构成2个喷发旋回,根据同位素年龄,确定火山岩的时代为早白垩世,与海南岛下白垩统鹿母湾为同期产物,相当于我国东南沿海白垩纪火山岩。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新疆准噶尔地区金矿床(点)产出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与火山-浅成岩有关的金矿成矿系列”并划分了两种矿化类型,即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浅成岩-构造蚀变岩型,通过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和总结,建立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型,初步提出了该类金矿床的找矿评价标志。  相似文献   
109.
对煤中锗矿化若干问题的思考——以临沧锗矿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瑞忠  毕献武 《矿物学报》1997,17(4):364-368
本文在综述煤中锗矿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临沧锗矿为例,深入讨论了在煤系地层中形成超大型独立锗矿床的特殊条件。结果表明,煤是锗成矿极有利的围岩,煤能否富集锗主要取决于有无富锗流体与煤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刘文灿  孙善平 《现代地质》1997,11(2):237-243
金刚台组火山夺分布在大别山北缘金寨与商城之间,为一套以爆发相为主体的中酸性钙碱性火山岩系,时代属晚侏罗世。根据喷发韵律、岩石组合、角砾成分和蚀变矿化等特征,可分为早、晚两个亚旋回。通过火山岩相和火山构造研究表明,火山活动以中心式喷发为特征,属复式火山机构类型,就其形态特点来看属于锥状火山和破火山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