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502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516篇
海洋学   148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77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渤中凹陷典型富油气区油源断层差异活动与油气富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渤中凹陷典型富油气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富油凹陷油源断层差异活动与油气富集和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构造带内油气主要沿油源断层分布,由凸起带向斜坡带方向,油气富集层位逐渐由新近系向古近系及前古近系潜山过渡,且断层平均活动强度逐渐降低;新生代以来断层活动速率整体表现出强-弱--强的演化规律,新近系油气主要富集于油源断层差异活动系数 1. 8且晚期断层活动速率33 m/Ma的断层附近;凸起带边界油源断层长期活动,有利于新近系油气的富集,倾末端油源断层在烃源岩排烃期早、中期活动较强且晚期活动较弱,控制了深、浅层多层系的油气富集,斜坡带油源断层较少且在烃源岩排烃晚期活动强烈,油气主要富集于古近系及前古近系潜山。  相似文献   
992.
四川雷波地区磷矿属于中国昆阳式海相沉积型磷矿,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阶麦地坪组地层中。通过野外实测剖面,重点研究其岩石学和沉积相特征,在矿集区建立了潮坪沉积体系,判断麦地坪组以潮下带沉积为主,潮间带和潮上带沉积不发育,总体表现为海侵-海退-海侵的垂向沉积组合。沉积相在矿集区呈环带状分布,磷矿层厚度与地层厚度大体呈正相关关系。磷矿床的岩相古地理类型直接影响了磷质颗粒的物理富集过程,其中潮下高能带为磷矿沉积的最有利相带,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993.
传统温盐深测量及采水作业中,通过水样现场化学测试获取水体附加参数的方法具有低效、不适宜气体测量、结果分辨率低等缺点。结合前人在附加传感器应用上所做的工作,借鉴国外海洋物理调查的先进经验,提出将水样现场化学测试与传感器方法相结合的多参数CTD测量模式。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群M海山的应用试验证明,该模式能满足富钴结壳环境调查的需求,更加高效、准确、精细地揭示多项环境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994.
四川是我国最重要的磷矿资源地之一,是继湖北、云南、贵州之后的第四大磷矿储量地和磷矿石产地。马边磷矿储量丰富,列全国八大磷矿第四位,工业矿床比较集中。截至2013年12月份,共获得各级储量约9亿t。矿区交通运输条件、水、电、原材料供应及外部协作条件均能满足矿山开发需要。马边磷矿适用的开拓运输方式简单、采矿方法成熟可靠、选矿工艺简单,资源回收率高。马边磷矿最终产品方案为P2O5含量30%左右的磷精矿。磷精矿可通过陆路、管道等输送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995.
陕西沉积型磷矿主要分布在华北陆块西南缘、秦祁昆造山系南缘及华南陆块北缘,赋矿地层主要为震旦系、寒武系。通过总结省内景福山式、胡家沟式、天台山式等5个类型磷矿成矿时代、含磷岩系地层、岩石组合、矿石类型的成矿地质特征,划分了沉积型磷矿成矿远景区,分析了找矿潜力,对寻找新的磷矿产地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加强我国富油煤合理开发对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油气自主保障能力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查明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典型矿区富油煤赋存特征,基于煤炭勘查资料和样品测试结果,对比了可采煤层焦油产率变化特征,分析富油煤时空分布规律,探讨富油煤赋存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可采煤层焦油产率均值呈北高南低趋势,古城矿区为9.22%~11.6%,府谷矿区为8.49%~11.02%,吴堡矿区为5.15%~6.89%;古城–府谷矿区主要发育富油煤,古城矿区富油煤分布以环带状为主,府谷矿区含油煤呈分散状发育于富油煤之间,吴堡矿区以含油煤为主、富油煤少量分布、高油煤不发育;府谷矿区7煤属富油–高油煤,其高油煤分布面积占比高达23%,且3、4、8煤中富油–高油煤分布面积占比均超过94%;随煤化程度升高,富油煤发育频率降低,中低阶煤分布区最有利于富油煤的赋存;煤焦油产率与活性组分、氢含量、灰成分中钙、镁、硫氧化物含量及镜惰比(V/I)、H/C原子比、挥发分产率呈正相关,与惰质组、石英、黏土矿物含量和灰分产率呈负相关;沉积环境的闭塞、还原和碱性程度越高,越利于富油煤生成和赋存。煤化程度、成煤物质、沉积环境和无机沉积作用共同影响着富油煤赋存特征。古城–府谷矿区富油煤资源潜力巨大,建议加强富油煤保护性开采和高效化利用。   相似文献   
997.
东太结核主要为半埋藏和埋藏型,发育于以黏土和硅质组分为主的沉积环境。东太结核的锰相矿物主要有水羟锰矿和钡镁锰矿,具有较高的REY、Cu、Ni含量和Mn/Fe比值,显示遭受间隙水的影响,落入水成成因和成岩成因两个区间范围。西太结核主体暴露在海水中,周围沉积物主要由深海黏土组成。西太结核的锰相矿物几乎只有水羟锰矿,具有较高的REY、Co含量和低Mn/Fe比值,属于典型的水成成因型。两个区域的多金属结核的稀土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均显示Ce正异常、Y负异常和无或弱Eu异常,与海水稀土特征构成良好的耦合关系,是多金属结核对海水稀土选择性富集的结果。西太结核相对东太结核具有更高的Ce含量和δCe,Co、Ti与Ce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认为海水中溶解氧并不一定是控制结核Ce正异常程度的关键因素,Co、Ti等元素及其相关组分能够引起Ce与其他稀土元素的强烈分馏,也可能是影响多金属结核Ce正异常程度的控制因素。研究区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表层样的εNd范围为-6.6~-2.5,是全球最富放射性成因Nd的海洋铁锰壳层。结合稀土模式以及Eu异常特征,本研究认为多金属结核的稀土主要来自εNd相对较高的周围陆壳,可以通过河流或者大气沉降等方式输送到大洋,而研究区广泛分布的海山玄武岩释放的放射性成因Nd同位素对海水的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998.
李屯铁矿为近年在山东省齐河—禹城地区发现的隐伏富磁铁矿床,为空白区地质找矿新发现。本文通过详细野外调查、室内镜下观察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揭示矿床成因。磁铁矿体赋存于李屯岩体与石炭纪—二叠纪地层接触带附近的砂泥岩地层内。李屯铁矿中岩体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均不同程度地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Zr、Nb、Ta等高场强元素,磁铁矿石中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亏损K;高场强元素富集U、P、Hf、Ta,亏损Nb、Ti。岩体与磁铁矿石稀土元素均表现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李屯铁矿形成于岩石圈大规模快速减薄期,成矿构造背景应为板块伸展扩张环境。李屯岩体的岩浆来源为壳幔混源,尖晶石相二辉橄榄岩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的岩浆熔体;成矿物质来源于深源岩浆及其形成的岩浆岩。磁铁矿成矿与李屯岩体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应是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铁矿床。  相似文献   
999.
刘鹏  刘雅利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103-67z1104
正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中贫有机质的夹层普遍发育,但夹层在页岩油评价中的作用不清。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济阳坳陷系统取心井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地层、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分析测试,开展了富有机质泥页岩中贫有机质夹层特征探讨并明确了其在页岩油勘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三原—阎良地区土壤与农作物采样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土壤环境总体清洁,足硒—富硒土壤占调查区总面积的94.62%,富硒土壤分布广,具备了开发富硒农产品的基本土壤条件;大宗粮食作物均达富硒水平,其中油菜富硒率100%,小麦富硒率99.4%,玉米富硒率88.1%,大部分蔬菜也都达到了富硒蔬菜的标准,适合种植富硒大宗粮食作物和蔬菜;农作物硒与土壤硒整体相关性较好,玉米硒含量与根系土硒含量相关系数为0.788,小麦硒含量与根系土硒含量相关系数为0.612,富硒产业发展前景好。三原—阎良地区是陕西省关中地区重要的粮食、蔬菜产地,建议选择示范点开展富硒农产品种植试点,为关中地区富硒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打造建设一批富硒粮食、蔬菜产业基地,更好地支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