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86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208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O2增强页岩气开采技术(CO2-ESGR)一方面可提高CH4产量,另一方面又可实现CO2地质封存。为了分析页岩储层物性参数对CO2封存机制的影响,文章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CMG-GEM软件建立双孔双渗均质模型,分析了CO2-ESGR中页岩储层垂直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之比(Kv/Kh)、含水饱和度和孔隙度对不同CO2封存机制封存量的影响;并设计了27组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比较了三种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Kv/Kh在0.1~1范围增大会增加不同CO2封存机制的封存量,封存总量最大可增加69.96%,其中吸附封存量最大可增加97.96%,受到影响最大;含水饱和度在0~0.9范围增大引起CO2封存总量先增加后减小,封存总量最大可减少67.12%,其中溶解封存量最大可减少83.35%,范围波动最大;页岩储层孔隙度在0.1~0.99范围增大会导致CO2封存总量减少,封存总量最大...  相似文献   
42.
CO2地质封存是实现碳中和背景下难减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相较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功实现封存量为每年百万吨级CO2封存项目工业化,中国的CO2地质封存项目起步较晚,以封存量为每年十万吨级CO2封存项目为主,而针对年封存量百万吨级及以上大型CO2封存项目的选址、封存和监测尚缺乏经验。在针对世界上15个年封存量百万吨级CO2地质封存项目成功案例调研基础上,按照封存场地圈闭地质类型划分了构造型圈闭(背斜型、断层型和裂缝型)和岩性型圈闭(砂岩型和碳酸盐岩型)两大类。在统计不同类型封存场地地质特征参数基础上,从“规模性、注入性、安全性和经济性”4大指标入手,提出了“大(Big)、通(Permeable)、保(Preserved)、值(Value)” BPPV选址原则,明确了年封存量百万吨级CO2地质封存场地选址原则及参数标准。我国盆地类型多样差异大,需要采取不同的CO2封存策略。针对鄂尔多斯、大庆油田等大型坳陷型盆地,由于其构造规模大、砂体分布面广、大规模背斜和岩性圈闭发育,寻找大型整装深层盐水层或者衰竭型油气藏封存场地的潜力大;针对东部渤海湾及近海断陷型盆地,由于断层发育、断层相关圈闭多、单圈闭容量较小,封存有效性受断层影响大,宜采取圈闭群综合评价与断层活动性动态评价相结合的策略;对西部叠合盆地,盆地边缘构造冲断带一般构造应力强、地层压力高、CO2注入难度大,但盆地中央古隆起斜坡可以成为有效的封存场地,因此对西部盆地需要采取分区分带分层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43.
直线振动筛是选矿厂常用的筛分设备之一。文中对直线振动筛易出现筛箱开裂、横梁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4.
工业CT作为计算机断层成像(CT)发展至今的一个重要分支,得益于其分辨率高、可重复、探测范围广等优势,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地质分析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在深入调研国内外工业CT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在地球科学领域中的3种典型工业CT技术(地震波CT、电阻率CT、电磁波CT)以及多种物探方法组合而成的综合物探方法,重点介绍工业CT在孔隙研究、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构建数字岩心和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封存方面的最新应用。同时,总结工业CT在地球科学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5.
46.
多边形断层为一类非构造断层,主要分布于深水环境下的细粒沉积物中。它的形成与沉积物的早期压实作用和流体排出作用有关。多边形断层系的识别主要通过时间切片分析和地震剖面解释等手段进行。研究表明,多边形断层系发育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即超压封存箱的形成、密度反转和多期水力压裂作用。对多边形断层系的研究有助于泥岩压实、油气运移、泥岩中流体活动状态以及对深水砂体分布和几何形态特征的分析等。由于我国还未发现有多边形断层系的存在,希望本文的介绍能为我国开展此类断层研究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7.
时空特征分析对全面掌握水质变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水质时空特征分析方法仍存在水质变异次序不分、水质变幅极值不清、水质评价特征值不明等不足。为更加清晰地探析水质时空特征信息,以秦淮河为研究对象,参考工程水文学经验频率法,建立“水文频率-水质”拟合曲线用于探索流域内高/低活动区不同时间段和丰/枯水期不同河段水质变异特征,并与传统的箱线图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箱线图相比,“水文频率-水质”拟合曲线可量化关键水质评判点与特征值信息,使水质时空变异过程更为清晰。在时间上“水文频率-水质”拟合曲线的最佳形式为线性曲线,水质浓度一般不会发生突变;在空间上“水文频率-水质”拟合曲线的最佳形式为指数曲线,水质浓度有较大可能发生突增。各时间段高活动区氮磷浓度大于低活动区,各水体断面丰水期氮磷浓度低于枯水期。该方法分析过程简单方便,结果直观有序,能将水质信息以统计规律自动反映出来,在水质采样点、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典型时可作为优选方法用于河流水质时空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48.
49.
选择U含量高的尕斯库勒盐湖卤水样为初始条件,利用PHREEQC软件模拟CO2侵入卤水后对卤水中U的影响。结果表明,CO2侵入卤水后,卤水中U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新增了碳酸盐型的络合物,占总U(6)的12%;U的价态在CO2侵入卤水前后无明显变化,以U(+6价)为主,占总U含量的99%以上;卤水的p H值减小,导致卤水中U可能发生沉淀作用而浓度减小,CO2侵入前后分别为7.24E-07 mol·L-1和5.03E-07mol·L-1。研究对深入评估盐水层CO2地质封存的环境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郭昭胜  贺武斌  白晓红 《岩土力学》2018,39(9):3321-3330
在1.2 m×1.2 m×1.2 m小型土工箱中完成了4组采取不同桩头连接构造的单桩-承台-土复合受力体缩尺模型的低周往复水平加载抗震试验,获得了试件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刚度退化曲线、桩身弯矩及桩侧土压力等数据,研究了不同桩头连接构造对试件水平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桩头部位采取不同的节点连接构造措施对桩头破坏形态和破坏程度、体系耗能能力和水平极限承载力及桩身弯矩分布规律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对桩与承台侧面的土压力分布规律和大小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于桩头普通连接的情况,以桩头嵌入深度为0.5D(D为桩径)为宜。桩头加强环连接与桩头嵌入深度1.0D时的连接具有大体相当的桩头约束效果,但加强环的制作相对复杂,其约束效果和破坏形态与加强环的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及配筋参数均有关系,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