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7篇
  免费   1405篇
  国内免费   1474篇
测绘学   495篇
大气科学   717篇
地球物理   1146篇
地质学   3312篇
海洋学   1003篇
天文学   75篇
综合类   297篇
自然地理   32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38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58年   3篇
  1949年   2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This paper studies a landfill where there are three faults running through. As serious pollution has occurred to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landfill is to be closed up and renovated.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fracture structure in leachate pollution at the landfill. Th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several stages. First,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pre-renovation landfill with three faults running through and the landfill after renovation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parameters of the two mathematical models were determined. The groundwater level of the landfills was simulated in order to modify the two mathematical models. As a result, a feasibl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achieved. Based on this model, a comparison was made of the COD concentration variations in the inside leachate and outside leachate between the two landfills. Accordingly, the impacts of the fracture structure on the pollution of leachate at the landfills could be identified.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faults contribute to the migration of ieachate, they also serve as a confluence of leachate, thus further deteriora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COD concentrations of the inside leachate and the outside leachate of the pre-renovation landfill are respectively 800 mg/L and 220 mg/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ost-renovation landfill. Therefor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handle the ieachate seepage in areas where there are faults as well as the neighboring areas so as to get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nder control.  相似文献   
92.
在分析中心式动态路径诱导系统、ArcGIS、Web服务和GIS Web服务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ArcGIS的动态路径诱导系统方案和仿真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系统采用的方法、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3.
四参数速度分析方法在新场转换波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转换波时距方程的选择直接影响转换波速度分析和动校的准确度,这里比较了Thoms-en方程、双平方根方程和LXY方程的动校精度.根据新场气田转换波资料的特点,采用四参数(V,c2>、γ,0、γ,eff和X,eff)各向异性速度分析方法来估计叠加速度场.在速度分析过程中,不依赖于纵波速度,直接进行三参数估计.在转换波动校时,不同参数控制不同偏移距范围的同相轴,使转换波近、中和远偏移距同相轴完全拉平.通过对实际测线的单参数、三参数和四参数动校叠加剖面的比较,结果表明四参数动校叠加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4.
原子吸收法测定岩石矿物中金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样中的金用王水分解,泡沫塑料富集,原子吸收法测定。此法简捷快速,仪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95.
在分析地表沉陷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依据弹性薄板理论,建立非充分采动条件下岩层和地表沉陷预计的一类新模型,并推导出地表任意点倾斜、曲率、水平移动以及水平变形的计算公式。该模型充分考虑到地质采矿因素(煤层倾角)及煤层上方各岩层的影响,克服传统预测方法的缺陷,特别是概率积分法关于拐点反对称要求。最后,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6.
多孔紊动射流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芦绮玲  陈刚 《水科学进展》2008,19(1):137-146
多孔射流作为流体运动的一种重要类型,在工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由于多孔射流各股水流之间的卷吸和掺混的存在,增加了流场的复杂性。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从理论分析、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方面对多孔紊动射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经认识了流场中的许多流动特性和流动机理。从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多孔紊动射流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结果,评述了不同湍流模型以及不同实验测量方法对紊动射流的预测能力,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7.
康守卫 《地下水》2008,30(5):114-115
V型滤池属于快滤池中的一种,因其进水槽形状呈V字形而得名,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法国Degremont公司引入我国,并大面积推广使用。由于每个滤池一般设6~7个阀门,每座滤池设2~3台鼓风机和3台冲洗水泵,滤池如果靠人工手动操作实现恒水位过滤和反冲洗,操作强度非常之大,因此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恒水位过滤和反冲洗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胜利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耿井水厂的10万t/aV型滤池阐述V型滤池的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98.
针对空间数据库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实例的层次式模式匹配方法,并解决了实体对应关系的自动建立、要素类相似性计算、属性相似性计算等问题.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孙波 《山东地质》2008,(8):57-58
张马屯铁矿为一夕卡岩型磁铁矿床,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单一的防治水方法难以达到采矿生产的要求.在长期探索矿山防治水的基础上,采用同水平疏干法对张马屯铁矿地下水脉管式径流进行试验,取得了完全疏干的效果,为深井大水矿山探索出一条综合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0.
对河南省栾川县大练沟泥石流治理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开采只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开采的矿渣乱排乱放现象非常严重,严重破坏了环境,象这样的矿山在全国各地有很多,随着时间的发展,松散堆积的矿渣在洪水的作用下顺着沟道倾泻而下,形成泥石流,对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威胁,矿山泥石流逐步发展,进入发展期和活跃期,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对这样的泥石流沟进行研究和治理是很有必要的。在对河南省栾川县大练沟泥石流的治理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现总结归纳出来,希望对类似泥石流沟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