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篇
  免费   797篇
  国内免费   506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182篇
地质学   2063篇
海洋学   3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4年   4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84.
为保证桩基础工质量,节省灌注砼费用,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预防孔径扩大和塌孔。着重介绍了有关预防措施和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85.
86.
87.
在跨孔条件下,利用积分方程法计算了孔区内外不同位置、不同产状的三维椭球体模型视电阻率异常。根据所得的典型数值模拟结果,借助视电阻率异常信息剖面图,对异常进行研究,总结了异常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认识了其他模型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88.
近几年来,我们应用泵吸反循环钻进成孔工艺在郑州市环城快速路两座立交桥、洛三高速路桥共钻凿灌注桩孔88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类似地层施工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现对不同工区钻凿灌注桩桩孔技术资料进行类比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王启东 《安徽地质》2004,14(4):295-297
通过红砂岩及其疏松砂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人工挖孔桩以红砂岩为持力层时,对疏松砂岩的正确评判和利用的方法,以达到确保安全,节约投资,减少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0.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2000m)地球物理测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测井使用了先进的ECLIPS5700成象测井设备,20多种测井方法,原位获取了钻孔剖面岩石的各种物理化学参数、钻孔几何形态、钻孔几何形态参数和井壁图像。建立了结晶变质岩各种测井物性参数剖面。主要有:三种探测深度不同的电阻率[双侧向(RD、RS)、微球聚焦(RMSF)]、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自然伽马能谱(U、Th、K、SGR、CGR)、岩性密度(DEN,Pe)、中子孔隙度(CNL)、多极阵列声波(Vp、Vs、Vst)、超声成象(CBIL)、微电阻扫描成象(MFI伽马(GR)、自然伽马能谱(U、Th、K、SGR、CGR)、岩性密度(DEN,Pe)、中子孔隙度(CNL)、多极阵列声波(Vp、Vs、Vst)、声成象和微电阻扫描成象(STAR-Ⅱ)、井温(T)、磁化率(MS)、井液电阻率(Rm)、井径(CAL)和井斜(DAz、DEV)等。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测井响应变化明显,丰富多彩。可根据测井响应分析发现、识别超基性岩、榴辉岩、角闪岩和正、副片麻岩等主要岩性、分层和恢复岩心缺失井段岩性,研究变质岩源岩和变质环境。包括自然伽马、自然伽马能谱、岩性密度和中子孔隙度(含氢指数)测井的核测井系列在识别和重构变质岩剖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科学准确地解决了利用成象测井资料恢复岩心空间位置的难题,国内首次完成了长井段(CCSD-MH孔100~2000米)岩心深度和方位测井归位。给出了钻孔剖面岩层的面理、裂隙、断层和脉体的大小、深度和方向各种构造参数。成果为研究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等地下构造问题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还利用测井资料探讨了地震反射体的性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地温梯度、热产率和热流值的分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