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6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河北东北部兴隆煤田区逆冲构造的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隆煤田及邻区的逆冲构造系基底卷入变形的厚皮逆冲构造,并具有典型的断坪-断坡式几何学结构.断层上盘逆冲方向指向NNW,沿着主干逆冲断层发生的倾向位移量约为13.1 km,逆冲断层及相关褶皱变形所造成的局部表层地壳缩短率约32.3%.对兴隆逆冲构造的几何学结构、运动学性质及其地层效应的分析表明,在申家胡同到黄土梁近东西向一线以南的区域,寻找到因逆冲断层作用导致的隐伏煤田的可能性是极小的.主干逆冲断层上、下盘地层大面积陡立乃至倒转的特征,更容易用断展褶皱,尤其是三角形剪切断展褶皱模型做出合理解释.该逆冲构造主要逆冲断层的上、下盘盖层岩系不整合于基底结晶变质岩系之上,地层序列发育完整而且可以一一对应,不存在沿着相对软弱层发育的大规模逆冲断层之断坪,因此,将该逆冲构造作为区域上承德逆冲构造的根带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2.
陈练武 《西北地质》1998,19(1):50-53
本文以3#煤层底板等高线和底板标高4次趋势剩余图为依据,探讨了桑树坪井田褶皱构造的展布规律,根据规模和成因将其分为三级,并对该区构造应力场演变及主要构造的形成顺序与复合关系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3.
胡家燕 《贵州地质》1998,15(1):57-60
在贵州省瓮安县、福泉市境内的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2W)地层中,首次发现海绿石砂岩。海绿石砂岩具层位稳定,海绿石含量高特点,具有开发价值,是一种天然元机钾肥矿物原料,经活化处理施于土壤中,有改良土壤结构和使作物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根据实测剖面和收集的地质资料,按区内晚二叠世的岩性组合、古生物化石组合特征,对晚二叠世地层提出一个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105.
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40)Ar/~(39)Ar热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采自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的5个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07.9 Ma(Mus)、108、2Ma(Bi),107.1 Ma(Bi),109.2 Ma(Hb)和117.9 Ma(Bi),与对应的等时线年龄一致.它们记录了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间.样品在不同封闭温度下的年龄重叠说明,作为闽粤沿海碰撞造山带主体之一的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在形成后(107~118 Ma)经历了快速的初始冷却上升.结合钾长石K-Ar年龄研究和相关的年代学资料表明,该带后期(107~70 Ma)冷却上升速率有所减缓,大约为0.18~1.12mm/a.  相似文献   
106.
论太槽子组和碳山坪组的地质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美珍  王尚启 《地层学杂志》1989,13(2):144-147,119
  相似文献   
107.
金顶及其外围新发现的白秧坪矿床令人关注, 它们产在兰坪中新生代陆相碎屑沉积盆地内, 这易使人把它们与以沉积岩为主岩铅锌矿床对比. 但盆地处在大陆地壳强烈运动背景下, 能够有效沟通下地壳和上地幔, 矿体受构造控制, 没有同生沉积成矿事实, 也许代表了以沉积岩为主岩铅锌矿床新类型. 大规模成矿主阶段流体的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及演化显示成矿流体中混有2%~32%的地幔He(3He/4He = 0.19~1.97 Ra), 50.1%的地幔Ne(20Ne/22Ne=10.45~10.83, 21Ne/22Ne = 0.03)以及显著的地幔Xe (129Xe/130Xe = 5.84~6.86, 134Xe/130Xe = 2.26~2.71), 地幔流体具有重要成矿意义. Re-Os法和40Ar-39Ar法测定成矿时代是67~60 Ma, 晚于矿化主岩, 与喜马拉雅期幔源和壳幔源碱性岩浆活动开始的时间一致. 地幔流体或随岩浆活动或沿穿壳断裂系统上至地壳并与大气成因盆地卤水混合是大规模成矿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08.
后坪-大洛韧性剪切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龙  林亨才 《福建地质》2003,22(4):213-220
位于政和-大埔断裂带中北段的后坪-大洛韧性剪切带,规模较大,由一系列北北东向平行状、网结状的糜棱岩带组成。是由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四套运动学性质各不相同的韧性剪切系统构成,是不同期次、不同形变叠加变形的产物,是造山带中浅层位复杂构造运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9.
云南永胜宝坪滑覆构造聚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对云南永胜宝坪矿床构造地质填图、同构造石英脉及含铜石英脉型矿石的热活化法ESR定年研究,结合区域地层接触关系、构造及其年代学等结果,发现宝坪矿床受控于程海逆冲断裂上盘发育的滑覆构造,主要成矿作用的发生及滑覆构造的形成与整个盐源—丽江构造带于喜马拉雅早中期陆内褶皱造山同时发生,工业矿体的形成主要与同构造地下含铜热水活动有关。经勘查证实,矿化严格受滑覆构造控制,并具明显分带性:与深部构造岩浆带联通的后部张性断裂带构成导矿构造,伴脉状矿化;平卧叠褶的软、硬岩层互层系组成的中部和前部带,因缓倾顺层剥离剪切糜棱岩发育,构成多级次屏蔽—容矿构造,赋存层状、似层状主矿体。  相似文献   
110.
在坪北油田沉积微相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顺序指示模拟方法以中期旋回为单位建立沉积微相的三维模型。结合层序地层学研究的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检验,把不同时间单元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提取出来,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甚至做成动画,对沉积微相的演化得到直观的认识。结合基准面在此期间的变化情况,进而判断模拟结果的合理性,为模拟结果的判断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