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61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21.
白龙江流域坪定-化马断裂带滑坡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坪定-化马断裂带发育数个大型或巨型滑坡。这些断裂带滑坡特点明显,成因类似,各滑坡一般发育多个次级滑坡体,滑坡岩土体由次生黄土、断裂带强风化带、断裂破碎带组成,具双层或三层结构。滑坡总体顺断裂走向下滑,历史上曾多次活动。近年来变形监测资料表明,断裂带滑坡目前处于匀速蠕变阶段,表现为蠕滑→拉裂(塑流拉裂)→次级滑坡体启动下滑的特征。它是在断裂活动、地震、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形成的,坪定-化马断裂的长期活动为滑坡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断裂带的岩土体性质是滑坡长期活动的物质基础,而降雨、地震、坡脚开挖等是滑坡体失稳下滑的主要诱发因素。因而,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断裂带滑坡在内外动力耦合作用下的成灾机理,为滑坡灾害防治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2.
段雯娟 《地球》2015,(3):70-72
<正>在能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下,汽车业寻找清洁能源、替代能源已经历很长时间。近年来动力电池取得重要技术突破,在新能源汽车多种技术路线中,"汽车电动技术"脱颖而出。汽车电动化是涉及国家能源战略的重大问题。在中国汽车业产销两旺的时候,令我们长期甩不掉的一个隐忧就是:在13亿人口的大国,轿车进入家庭方兴未艾,但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为我国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323.
利用LA ICP MS锆石原位定年技术和阴极发光图像(CL)分析,对北秦岭西段天水东岔地区宽坪岩群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及其中的片麻状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 Pb年代学研究。其中,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的锆石多呈浑圆形态,且具有岩浆锆石的振荡环带结构,部分颗粒中可看到原岩锆石残核。定年结果获得667 Ma和1 055 Ma两组明显的年龄峰值,其中以1 055 Ma的峰值最明显和集中。同时获得最小的岩浆锆石年龄为(530±4) Ma,对应Th/U比值为0.38,代表本区宽坪岩群的形成年龄上限。该年龄与中、东部宽坪岩群目前得到的最新年龄(577±6) Ma一致,共同表明宽坪岩群整体应形成在新元古代末期或古生代早期。片麻状花岗岩锆石多为自形柱状形态并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结构,具有高的Th、U含量(分别为(12~658)×10-6和(17~703)×10-6)和Th/U比值(变化于0.42~1.21),以及轻稀土亏损,重稀土明显富集的左倾稀土配分曲线型式,为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定年结果207Pb/206Pb集中变化于(1 746±51)~(1 844±33) Ma,平均为(1 806±18) Ma(MSWD=2.3,1σ),为花岗岩的结晶年龄。该年龄明显老于宽坪岩群的形成年龄,而与华北板块西、南缘分布的17~18亿年的岩浆事件一致,因而,该片麻状花岗岩与宽坪岩群碎屑岩应是构造关系,花岗岩可能是卷入到秦岭造山带中的华北西南缘的基底物质。西秦岭宽坪岩群碎屑岩定年最明显的特征是年龄谱主峰集中于667~1 055 Ma,没有出现指示华北板块物源区的18亿年和23~25亿年的年龄峰值,而与北秦岭微板块和华南板块年龄谱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与扬子板块北缘广泛发育的新元古代构造岩浆事件一致,表明北秦岭微板块和华南板块、特别是扬子板块北缘可能是宽坪岩群的主要物源区。  相似文献   
324.
粤西-桂东四套成矿系统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构造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义  余盼  王岳军  林振文 《岩石学报》2017,33(3):682-694
粤西-桂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是研究区域成矿作用和大地构造演化耦合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文基于粤西-桂东地区四套主要成矿系统的地质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内矿床精确定年和构造演化的研究成果,探讨四套主要成矿系统的成因类型、成矿构造背景及其对钦杭结合带构造演化的启示。其中,广东云浮硫铁矿产于震旦系大绀山组,块状和条带状矿石呈层状产于火山沉积岩系中,是一套与海底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的VMS成矿系统,形成于新元古代俯冲相关的弧后(间)拉张盆地;盘龙铅锌矿产于泥盆系上伦组,角砾状和胶状矿石产于浅海相白云质碎屑岩中,是一套加里东期被动大陆边缘的SEDEX型铅锌成矿系统;河台金矿田赋存于震旦系乐昌组,脉状矿体严格受断裂和蚀变带控制,是一套变质热液主导的造山型金矿成矿系统,形成于印支-燕山期陆内走滑或陆陆碰撞背景;圆珠顶铜钼矿床形成与燕山期(155Ma)二长花岗斑岩密切相关,细脉浸染状矿石赋存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是一套陆内伸展背景的斑岩铜钼成矿系统。总体而言,粤西-桂东地区经历了新元古代俯冲、加里东期被动大陆边缘、印支期陆内走滑(或陆陆碰撞)和燕山期陆内伸展四个重要的构造事件,这与钦杭结合带总体构造演化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325.
合仁坪金矿床位于湘西柳林汊金矿带,是典型的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本文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石英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11~375℃,盐度为0.18%~7.86%的NaCl;方解石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96~271℃,盐度为4.18%~6.74%的NaCl;成矿溶液的密度为0.633~0.997g/cm~3,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均属于中低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流体;成矿压力为4~209MPa,成矿深度约为1.2~6.8km,该矿床是在中低压力、中浅成条件下形成的。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包裹体中的气相成分有CO_2、CO、CH_4和N_2,液相成分为H_2O和CO_3~(2-),指示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变质脱水可能是成矿流体来源的方式。对石英和钠长石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该矿成矿流体的δ~(18)O_(H_2O)值为7.1‰~10.8‰,δD_(H_2O)值介于-69‰~-55‰,合仁坪金矿的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水。  相似文献   
326.
在对坪北地区深层延长组长8、长9油层组的油气勘探中,发现了较好的含油显示.综合测井、录井、岩心及其分析化验资料等,对坪北地区延长组长8、长9油层组岩石学、古生物学及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长8、长9油层组沉积时期坪北地区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以及滨浅湖或前三角洲沉积;进一步可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远砂坝微相、滨浅湖泥岩及前三角洲泥岩,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比较发育,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327.
四川盆地晚二叠世吴家坪期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吴家坪阶岩石类型多样,按岩性及岩相特征的不同,吴家坪阶可划分为4种类 型,即峨眉山玄武岩组火山岩、宣威组陆相碎屑岩,龙潭组海陆过渡相碎屑岩以及吴家坪组海相石灰岩,横向 上岩性变化明显。在对露头和钻井剖面单因素定量及定性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 法,对四川盆地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研究及编图。吴家坪期总体上自西南向东北依次展布剥 蚀区、冲积平原、碎屑岩台地、碳酸盐岩台地、斜坡(过渡带)和盆地,其中碳酸盐岩台地内局部发育低能生 屑滩。四川盆地吴家坪期成煤环境多样,三角洲、湖-海湾及潮坪相成为煤层发育的主要相带,这些环境中 的暗色泥岩、页岩及煤,为吴家坪阶重要的烃源岩,碳酸盐岩台地环境中的石灰岩也可以作为吴家坪阶主要储 集岩。  相似文献   
328.
姜清辉  张煜  罗先启  郑宏 《岩土力学》2006,27(Z2):399-402
千将坪滑坡位于长江南岸支流青干河左岸,是三峡水库蓄水一个月后发生的水库新生型滑坡。通过千将坪滑坡恢复到原貌,采用三维极限平衡法对滑坡的整体稳定性和失稳下滑的触发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水库蓄水和连续降雨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分析成果表明,水库蓄水后的浸泡软化作用使滑坡体稳定条件急剧恶化,蓄水和强降雨的联合作用最终导致千将坪滑坡产生大规模深层滑动。  相似文献   
329.
伊舒断裂带年代学新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我们首次在伊通—舒兰断裂带上的乐山镇达子沟获得压碎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黑云母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133.13±0.31Ma,等时线年龄133.37±0.60Ma;在靠山镇北口获得中细粒碎裂白云母/二云母花岗白云母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135.66±0.11Ma,等时线年龄135.43±0.26Ma。恰恰与伊泽纳吉(Izanagi)大洋板块在135~127Ma间、以30.0cm/a,高速率向东亚大陆边缘作俯冲的运动历史相耦合,反映东亚大陆边缘与东部泛太平洋板块,在该地质时期具有共同的、统一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并据此讨论和概括了伊通—舒兰断裂带中侏罗世—古近纪构造性质发生多次转化的复杂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330.
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奇格布拉克组发育一套厚层微生物白云岩,对其微生物岩类型、分布规律和储层成因等方面的认识仍不清楚。基于野外剖面实测及薄片观察,对该套白云岩的发育特征及油气储集意义进行了研究。奇格布拉克组发育规模不等的多种类型微生物白云岩,包括叠层石白云岩、凝块石白云岩、泡沫绵层石白云岩及与微生物相关颗粒白云岩,以微生物丘和微生物白云岩坪建造的形式产出。奇格布拉克组由SQ_1和SQ_22个三级层序构成,不同沉积建造发育于层序格架内的特定阶段:微生物丘主要发育于三级层序的TST和HST早期,微生物白云岩坪则主要发育于三级层序的HST中晚期;叠层石白云岩集中发育于SQ_1,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SQ_2以发育泡沫绵层石白云岩为主。奇格布拉克组微生物白云岩储层具有相控性,位于向上变浅旋回顶部的丘坪和微生物白云岩坪是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泡沫绵层石白云岩发育多种类型孔隙,纵向上频繁叠置、累计厚度大,横向上分布稳定,是奇格布拉克组储集性能最好的储集岩,具备成为规模优质储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