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9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538篇
测绘学   21篇
地球物理   71篇
地质学   3385篇
海洋学   223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层序地层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基于层序地层格架下的烃源层空间分布特征和源岩有机质的地球化学性质随层序、体系域的变化规律。以大民屯凹陷为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在油气勘探中具有4个方面的主要作用:(1)预测未钻井或未取心地区烃源层空间分布特征和源岩有机质地球化学性质;(2)通过细化烃源岩评价单元,提高资源量计算中烃源岩体积估算和有机质性质评价的精度;(3)为基于层序地层格架的油气成藏系统研究提供“油气源”和“资源量”的要素;(4)可以作为盆地沉积充填分析的线索,并对已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进行检验和校正。层序地层地球化学研究不仅对中国东部老油田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勘探程度低、钻井少、源岩取心少的西部含油气盆地中的烃源岩评价工作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992.
四川盆地非海相三叠系-侏罗系界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繁松陈辉明  李旭兵 《地层学杂志》2005,29(B11):565-572,i0002
对四川盆地几条典型的三叠系一侏罗系界线剖面的生物标志、岩性特点、沉积层序及古气候变化进行综合研究,发现Coniopteris属的始现为三叠系一侏罗系界线的古植物标志、双壳类Margaritifern(Qiyangia)的首现和孢粉中孢子与花粉百分含量在界线上、下的显著变化也可作为三叠系一侏罗系界线的生物标志,三叠系一侏罗系界线之上的岩石组合大致可分为4种基本类型:砾岩型、石英砂岩夹砾岩型、石英砂岩型和粉砂质泥岩型。建议重庆合川炭坝剖面及宣汉七里峡剖面分别为四川盆地非海相三叠系一侏罗系界线层型剖面和副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993.
依据缓坡带对层序类型、地层结构特征的控制及地貌特征、成因将济阳坳陷缓坡带分为单断-沉积坡折型、单断-斜坡型和双断-构造坡折型三种类型.三种缓坡类型构造-沉积演化背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层序格架特征.济阳断陷盆地的构造演化史决定了较完整的缓坡带层序演化由双断-构造坡折型向单断-沉积坡折型再向单断-斜坡型演化.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地震约束测井、测井标定和校正地震,二者相互动态调整的方法,对冀东高尚堡油田深层地层进行了深入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将Es23+3地层划分为1个层序、2个体系域、6个准层序组和16个准层序;总结了层序界面特征,将Es23和Es43顶部大套厚层泥岩作为目的层段层序研究的一般标志层,但是陆相沉积特有的复杂性,使得其识别难度很大;探讨了地层层序特征,认为目的层有两处沉积中心,其总体延伸方向近东西向。下部湖退体系域形成于湖盆收缩期,以G35-1、G62井区和G82井区沉积为中心,地层最厚;上部湖进体系域形成于湖盆大面积扩张时期,其沉积中心(G30-28井区以及G13-13井区)相对于下部体系域两个沉积中心,分别向北和东迁移。  相似文献   
995.
侏罗纪、白垩纪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其沉积物蕴涵着新特提斯早期演变的丰富信息。通过实测浪卡子县多久乡卡东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剖面,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对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晚侏罗世层序地层总体上表现为海退的进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持续收缩和海平面下降的过程;早白垩世层序地层总体表现为海进的退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洋壳的扩张阶段。早白垩世桑秀组可以分为2个层序,第一个层序为Ⅰ型层序,镜下观察表明,早白垩世桑秀组底部的砂岩为近源沉积,属滨浅海相沉积,为低水位体系域,颗粒的定向性指示该区后期受到强烈的挤压作用;中部为次深海沉积,为海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第二个层序为Ⅱ型层序,发育陆棚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由陆棚、火山陆隆和浊流沉积组成。甲不拉组的砾岩属于新层序的开始,为低水位体系域。该剖面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与同期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该区层序形成的控制因素包括构造沉降-火山活动、海平面相对变化和沉积物供应。结合锆石SHR IM P年代学研究可以确定侏罗纪/白垩纪的界线位于前人认为的维美组上部砂岩之底。  相似文献   
996.
淮南寒武纪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及导水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年任楼煤矿发生的陷落柱特大突水事故,使“淮南不存在岩溶陷落柱”的认识得到了质疑。通过初步调研,在孔集矿南部的孙家大山一带发现出露于地表的岩溶陷落柱,而谢桥矿煤经三维地震勘探也探测出了发育于寒武纪灰岩中的两个岩溶陷落柱。因其岩溶陷落柱的发育层位、充填物质与华北煤田奥陶纪岩溶陷落柱构成明显的对比。导致了其水文、工程地质特征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97.
天文地层学的兴起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天文地层学”是由旋回地层学等演变而成的一个新名词,可明确地与层序地层学等其他研究旋回的学科相区别。天文地层学的主要优点是把地质时间与天文因素相联系,它的研究成果可以有助于进行比阶一级年代地层单位更精细的划分;它是应用连续沉积物的自组织特性,求出其中由于响应天文轨道周期的影响而形成的旋回特性,可用以进行地层高分率的划分和对比。  相似文献   
998.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等理论,通过对地震、录井、测井资料的分析,对鲁北东营凹陷南坡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总结出各层序地层单元及其界面在录井和地震资料中的判识标志,把研究区基准面旋回划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级别的旋回层序。整个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由一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组成,并划分出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首次建立了研究区内该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有利于东营凹陷南坡该亚段沉积微相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999.
青海聚乎更矿区侏罗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钻井岩心及层序地层学有关理论、方法,对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中侏罗统含煤岩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包括区域不整合面、河流下切谷及河道间6个层序界面,将侏罗系含煤岩系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全区发育的厚煤层常横跨不同相区连续分布(如下.煤层),厚煤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可容空间的增加速率与泥炭堆积速率的关系。陆相含煤盆地三级层序湖侵体系域聚煤作用最好,煤层厚度的变化则与煤层下伏沉积相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沉积体系与砂岩型铀成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宏刚  欧光习 《铀矿地质》2006,22(3):136-142,189
沉积体系分析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沉积体系分析和层序地层学为依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体系特征、沉积相的空间展布、沉积环境的演化和层序地层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1)沉积相的平面分布控制着砂体的空间展布,进而影响着赋铀砂体的空间分布;(2)沉积相和沉积环境的演化创造了良好的岩相及岩性组合条件,有利于层间氧化作用的进行;(3)沉积层序控制了3层结构的岩性空间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