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6篇
  免费   1143篇
  国内免费   931篇
测绘学   187篇
大气科学   214篇
地球物理   2275篇
地质学   2423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13篇
自然地理   7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98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91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佩枯错-普莫雍错480余公里长地震剖面上纵、横波波场特征识别的来自Moho界面反射及壳内界面反射震相, 通过正演拟合解释藏南地区近东西向剖面地壳纵、横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 结果显示: 该区地壳厚度东西向变化显著, 分别以定日西、定结东为界呈现“块体三分”格局, 西段Moho界面埋深为71 km, 中段约76 km, 东段约74 km; 上地壳底部深度20~30 km左右处存在一低速层, 其厚度沿东西向急剧变化, 即从西段的20 km减薄至东段的6 km左右; 地壳内纵、横波速度变化剧烈, 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出跳跃式周期性变化. 下地壳物质低波速与3条近南北向活动正断层的存在可能是伴随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下地壳物质“拆沉”、地壳增厚与物质东西向“逃逸”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范家参 《地震研究》2002,25(1):48-52
地壳由半无限大的基岩上一层厚度为H^-的表土层组成,入射地震波为垂直的SH波,产生水平地面运动。当浅源大地震发生时,在极震区以外行波传播产生地面运动将使地壳介质有非线性的有限弹性变形。用小参数摄动法使非线性控制方程为线性化的小参数各阶控制方程,得出头两阶线性控制方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73.
印度和萨尔瓦多均遭受地震灾害的袭击 ,然而却没有一个科学家事先预知 ,布坎南对此作出解释。 为什么科学家们不能在诸如袭击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 ,造成多达 1 0万人死亡那样的地震发生之前向我们示警 ?如果天文学家几乎都能看到宇宙的边缘 ,生物学家能够进行无性繁殖活组织细胞的话 ,那么 ,地球物理学家为什么就不能告诉我们地球何时何地会发生振动 ?令人费解的是 ,地震的基本过程非常简单。大陆板块其实是地壳的巨大断片 ,像巨大的木筏一样漂浮在液态地幔上。当两个板块相互摩擦时 (例如两个大陆地块在加州沿圣安德烈斯断层所做的那样 ) ,…  相似文献   
74.
中国台湾南部及其周边岛屿现今地壳形变的位错模型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建立非震形变的位错模型,用混合全局反演方法,拟合了中国台湾南部1990-1995年间的GPS观测资料.根据地质构造和地震观测,构筑了包括6个刚性块体和19个断层的简单模型.反演结果表明,菲律宾海板块以(69±2)mm/a,方向为317°±2°的速度与欧亚板块会聚,其中约一半的会聚率在台东纵谷消耗掉,另外部分则平均分配在其西边的块体交界处.菲律宾海板块和中央山脉地质区均向西北方向挤压,过了中央山脉后,块体运动呈扇形分布,与应力方向一致.西部麓山地质区与滨海平原地质区交界处的断层均以逆冲分量为主,由南向北倾角逐渐变小,断层宽度一般为10km左右,均表现为强锁定,历史上的大地震多发生在这个地区.  相似文献   
75.
利用GPS观测结果反演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变形运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任金卫 《地球物理学报》2002,45(Z1):123-135
通过模拟水平应变率场获得了中国大陆地区相对于稳定欧亚大陆的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用此方法得出的应变率解相当于一个牛顿体薄壳在水平作用力下的反应.在模型中印度板块和阿拉伯板块相对于欧亚板块的速率采用了由NUVEL-1A模型的欧拉矢量所定义的速度值作为约束,对每一个单元格中的模型应变率张量通过地震矩张量和第四纪活动断层滑动速率加以约束.模拟结果表明,在各向同性的不均匀体中由NU-VEL-1A模型所定义的印度板块相对于欧亚板块的运动绝大部分都被近南北向的地壳缩短变形所吸收,走滑运动只占了非常小的比例.在各向异性模型中,走滑运动分量增大,但最大不超过总量的25%,说明在调节整个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的过程中,逆断和地壳增厚起了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本文共分 1 0章 :第 1章为引论 ;第 2~ 6章为基础理论 ;第 7~ 1 0章为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 5个方面。1 )第 1章引论部分综述了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现象和分类 ,从发展沿革、理论方法及成果、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地壳介质弹性各向异性和电性各向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题 :将地震学中的S波分裂法与电法中的大地电磁测深法联合起来解释地震过程中的各向异性动态特征与发震应力场的关系。围绕这个主题设定了 2个核心 :一是建立地壳介质电性各向异性微观模型 ;二是基于 EDA(广泛扩容各向异性 )裂隙模型…  相似文献   
77.
地壳变形的突变性与地震短期预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震短临预报是极其困难的科学问题之一 ,尽管国内外地震学者们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但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不大。因此 ,深入研究地震孕育过程 ,探索地震短临预报新方法是一项富有挑战性而又艰巨的任务。突变是指系统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巨幅变化。在许多重大地震前 ,都能观测到这一现象 ,因而 ,突变可能是地震的重要前兆。为研究地壳变形突变与地震的关系 ,本文从以下 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工作 :1根据近一二十年来的大量实测资料分析重力、形变、地下流体等在中强地震前发生的突变性异常现象及其特征 ,着重研究它们在时空域内的差异性及其联系 ,为…  相似文献   
78.
层状岩质边坡的屈曲破坏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根据多层层状结构岩质边坡的屈曲破坏模式,建立了相应的力学模型,从理论上对这种形式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相应力学模型的挠曲曲线的理论解。对具体工程实例的应用表明,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能解决具体工程问题,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类边坡的屈曲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79.
庐山星子群变质岩的变质作用P-T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布于扬子块体南缘古元古代星子群变质宏的变质作用研究表明,它们普遍经历了角闪岩相的变质,其变质温度为480℃-580℃,压力在300MPa-500MPa之间。这与扬子块体南缘其他元古代地层仅经历了轻微变质的事实截然不同,表明星子群变质岩具有独特的构造演化历史。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星子群变质岩是由地壳伸展作用引发的、来源于下地壳的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它并不是来源于华夏块体的“飞来峰”。  相似文献   
80.
藏北新生代两套钾玄质火山岩系列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藏北新生代自南向北沿可可西里岩带和喀喇昆仑—玉门岩带出露有两套钾玄质系列火山岩。它们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LREE)及明显亏损Nb—Ta—Ti,同时具有板内和岛弧(陆弧)的双重特征。源区来源于可能与俯冲带流体有关的相似交代富集地幔,成岩过程主要经历了低度(<10%)辉石分离结晶作用,同时,源区伴有地壳物质的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