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4篇
地质学   105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 毫秒
41.
42.
冀中山前平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是当地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已处于超采状态。依据冀中山前平原不同农业区长观孔浅层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对浅层地下水位响应连年降水偏枯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水连年偏枯(少雨)时段的春灌期大规模集中开采浅层地下水,是冀中山前平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主要动因;春灌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位降幅与前一年和当年1月到6月降水量密切相关;当年降水量小于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528.4mm)时,随着降水量减小,农业用水开采对浅层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增大;当年降水量大于当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尤其大于620mm时,农业用水开采对浅层地下水位下降的影响显著减弱;合理调控农业区浅层地下水开采强度是缓解冀中山前平原农业区浅层地下水超采情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3.
针对探测山前隐伏断裂复杂困难的特点,以巍山—长山南坡断裂为例,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和高密度电法勘探等地球物理方法并结合钻孔联合地质剖面资料,对巍山—长山南坡断裂的隐伏段的准确位置和活动性进行研究,确定断层的准确位置和产状等。研究结果表明,巍山—长山南坡断裂在唐山市区的隐伏段为S倾的正断层,倾角约78°,断距约3 m,上断点埋深约19 m;该断裂在市区的隐伏段为中更新世断裂,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  相似文献   
44.
《河南地质》2010,(3):49-49
日前,经过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历时两年的精心勘查,青海格尔木、德令哈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并已基本查明在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山前冲洪积平原埋藏着我国干旱—半干旱内陆盆地罕见的调蓄能力极强的巨型地下水库,经整装勘查可提交一批大型—特大型供水水源地。  相似文献   
45.
龙门山冲断带构造分带性是龙门山构造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科学问题.在野外实测地质大剖面以及路线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冲断带不同部位构造样式的不同,将龙门山冲断带北段前山带划分出3个构造亚带,即唐王寨-仰天窝飞来峰-滑覆体构造亚带、楼子坝-雁门坝-马角坝叠瓦冲断亚带、矿山梁-天井山-二廊庙冲断背斜亚带.各亚带具有不同构造变形特征:飞来峰-滑覆体构造亚带具有"推覆加滑覆"的构造叠加和演变特征;叠瓦冲断亚带中冲断构造十分发育,从北西至南东方向,不同系、同一系中不同组、同一组中不同段的地层依次由老向新逆冲,组成典型的叠瓦状构造样式,逆冲断裂向西呈铲式倾斜,并收敛于逆冲断裂系底板断层之上.构造岩片中褶皱构造十分发育,以断层传播褶皱为主,其轴迹走向和轴面产状与叠瓦冲断亚带中各条断层的总体产状几乎相同,均倒向前陆方向.冲断背斜亚带具有双重构造特点,在浅层表现为近直立的短轴背斜,构造样式以断层转折褶皱为主,深层由多个逆冲岩片叠置而成.下寺-金子山-厚坝山前带浅部层次中冲断稀少、规模较小、变形微弱,主要表现为向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深部层次发育有大型隐伏逆冲断裂.从前山带和山前带总体上具有变形强度向前陆方向有规律递减、卷入构造的地层逐渐变新、变形层次逐渐变浅的趋势,反映了冲断构造具有前展式特征.冲断构造是晚三叠世与新生代两期构造变形的产物:晚三叠世构造变形强烈,是龙门山前陆冲断带的主要形成期;新生代变形较弱,叠加和改造了晚三叠世的构造变形.  相似文献   
46.
凹槽流痕在赣北前寒武纪地层中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长信 《地质论评》1995,41(4):371-377
凹槽流痕是在等深流作用下,在层面上产生的一种冲刷痕迹原生沉积构造,一般较为罕见,其长轴方向与等深流方向一致,沿大陆斜坡走向分布,赣北晚元古代早期程浪群计林的紫红色条带状细粒碎屑沉积浅变质岩的层面上,有密集而清晰的凹槽流痕分布。  相似文献   
47.
论述山间盆地地貌特征对城市建设形象和用地的质量等影响,以及不同成因类型的山间盆地中城市建设的地貌条件评价,建立山间盆地中各地貌区段的适宜利用模式,提出在山间盆地中进行城市建设布局时,应尽量利用山前台地这一地貌区。  相似文献   
48.
地质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对地下不同电性介质进行探测的地球物理仪器,其探测速率快、分辨率高,可弥补探槽和其他地球物理方法存在探测盲区的缺陷,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活动断层探测领域。本文以乌拉山山前断裂为例开展地质雷达探测工作,使用无人机正射影像技术对测线进行地形校正,获得断层浅部地质雷达图像。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方法能有效反映探槽揭露的地层单元和断层分布。本次探测中,雷达波形图像特征为:浅地表的土壤层反射波总体较弱;粗粒沉积为主的砾石层反射波总体较强,同相轴连续性好;细粒沉积为主的砂层反射波弱于砾石层,波形以中、高频为主,同相轴具有弱连续性;对于洪冲积地区,地质雷达能分辨具有一定特征的地层单元,这为剖面图像的断层识别提供了标志;通过无人机正射影像技术对地质雷达测线进行地形校正,有利于获得更为准确的探测结果。  相似文献   
49.
山前平原天然河道人工补给地下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0.
玛纳斯河流域山前平原地下水系统分析及其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论述了玛纳斯河流域山前平原地下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地下水的循环模式,由山前到沙漠边缘可分为三个带:水平径流带、溢出带和垂向交替带。运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双层含水层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并阐明了模型中对混合开采井、泉和地下水蒸发等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给出了应用模型对研究区水文地质进行定量研究的结果:评价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预测一定开采条件下的泉流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