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1.
跨世纪的"冰臼"与"壶穴"之争,尘埃未定,缘于尚无定论."发现冰臼"却常见于报道.本文根据国内研究冰川的成果就韩同林先生<发现冰臼>书中"冰臼"的定义、表现、成因、分布、"冰臼"遗迹的保存机理、"冰说"理论以及模拟"冰臼"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等问题提出质疑.从而阐明了:天坑、天井、冰洞、冰湖不是"冰臼";闽、粤无"冰臼";"冰说"理论不成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深圳海岸壶穴的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为  许刘兵  吴正  黄山 《地理学报》2010,65(3):320-330
对广东深圳西冲湾海滩东侧基岩海岸上壶穴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测量并对其位置和高程做三角高程测量。结合野外观测结果从经典统计学和空间统计学的角度定量地描述壶穴的形态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基岩海岸发育过程中的地貌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西冲海岸壶穴趋向形成于节理、断裂、层面等岩体软弱带,壶穴的形态和分布受这些软弱带控制,但形成于软弱带的具体位置却是随机的;西冲海岸壶穴的形成、扩大和加深实际上是对二级平台产生破坏,但壶穴以现代低潮线为下蚀极限;海岸壶穴是现代海岸动力侵蚀过程的产物,只要动力、岩石条件适合,壶穴随时都可形成;海岸壶穴的形态不仅与流水动力有关,而且与岩石硬度及壶穴发育过程有关;海岸壶穴与河流壶穴一样,可以在形成于各种类型的岩石,起源于各种各样的凹坑;海岸与河流的水动力差异导致了海岸壶穴和河流壶穴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13.
山坡蓄量动力学理论及其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坡地貌特征,即山坡地形曲率的敛散、凹凸等性质,是影响土壤含水量、产流面积空间分布的重要地形控制因子.山坡蓄量动力学理论(Hillslope-storage dynamics)是一种融合地貌特征的山坡水文模拟方法.其引入宽度函数和土壤厚度函数的概念,建立基于土壤蓄水能力的一维山坡蓄量动力学方程,这是采用低维方法描述山坡复杂三维结构的水文响应的一种简化方法,大大降低了模型的复杂程度.该理论解决流域水文模拟的尺度和参数化问题的潜力已经得到重视,但仍需开展尺度效应研究,通过野外观测事实和大量理论分析成果为此项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
郑本兴 《冰川冻土》2012,34(2):498-504
正黄河壶口早有名[1],瀑布两侧多岩窝,术语翻译为壶穴,英人称之泼特壑"Pothole".中国古人称为小石潭,详细记述者为柳宗元;潭中"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河流"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  相似文献   
15.
华北山地"距今二、三百万年"的"冰臼"绝大部分位于第四纪河谷内,"距今1~2万年"的"冰川壶穴"位于全新世河谷内,与华北山地地貌演化相矛盾;所谓的"冰川地貌"组合不是真正的地貌组合,而是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地貌的混合,因此,华北山地不存在冰臼。所谓的"冰臼"是不同时代、多种成因的壶穴——距今2.50Ma前后的河蚀壶穴,距今10~20ka的雪蚀壶穴,距今10ka以来的溶蚀穴、溶蚀—河蚀壶穴、风化—风蚀壶穴、现代壶穴和水潭。  相似文献   
16.
山坡演化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貌是构造运动等内力和侵蚀、搬运及沉积等外力相互作用的产物.地貌演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地形是由坡面包络,因此对坡面及其影响坡面演化因子的研究有利于对地貌演化的深入理解.基于质量守恒原理,以直线型山坡形态为初始坡面,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坡面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了山坡演...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磐安大盘山省级地质公园是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尖山-夹溪省级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区内生态环境优美,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是地质科学研究和旅游观光游览的绝佳目的地。公园由尖山-夹溪园区和盘山-花园区两大园区组成,拥有各类地质遗迹资源58处,主要类型有流水侵蚀地貌、火山岩地貌、瀑布和高山湿地  相似文献   
18.
中尺度地形对大气铅直运动和强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概略地综述了关于地形(特别是中尺度地形)强迫在大气扰动的一些经典工作,它们都是由简化的理想情况引出的一些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但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地去思考和解释那些更具体复杂的现象,文中还着重对地形扰动中的铅直运动作一些定性推论和讨论,因不它对强降水的触发,加强和持续有地接影响,此外还联系到长江流域的一些有关的观测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互助县白山坡钨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互助县白山坡钨矿是近年来发现的钨矿床,位于祁连地槽褶皱系和松潘甘孜褶皱系两个亚一级构造单元交汇部位,属夕卡岩型白鸽矿.文章在对白山坡钨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区地质特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的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从而推断出该区具有良好的钨钼铅锌多金属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20.
壶穴差异风化或风蚀作用成因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十年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地貌的文章,而关于壶穴成因的争论也通过各种媒介报道出来。笔者等建议壶穴仅仅用于表示快速旋转水流在基岩表面形成的近圆筒形的凹坑,以口小肚大底平为典型形态特征,而冰川融水冲蚀形成的壶穴则叫做冰川壶穴。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将中国东部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与差异风化和风蚀作用联系起来。笔者等分析了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的特点,明确指出: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并非壶穴形成的原因,唯一可能的成因是快速的河水或冰川融水的旋转水流。因此,在中国南方河床上发现的壶穴既可能是河流流水形成的,也可能是第四纪山谷冰川融水造成的;而中国北方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只能是曾经覆盖其上的第四纪冰帽在冰川退缩期之冰川融水形成的。所以,花岗岩山脊上的壶穴为冰川壶穴(即冰臼),可以看作第四纪冰帽的标志。根据中国东部壶穴的分布特征推断:中国东部之北方在第四纪末次冰盛期至少曾经存在着许多冰帽甚至大陆冰川,而其南部边缘至少已经达到山东蒙山以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