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438篇
测绘学   17篇
地球物理   84篇
地质学   130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52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赖志 《西部资源》2019,(3):79-80
本文选择了四会市智慧康城商住小区建设工作作为研究对象,并就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深基坑支护设计开展了详细论述,希望论述内容能够为相关业内人士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7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改革和创新,而在岩土工程施工中虽然深基坑支护技术得到改善,但仍旧存在问题影响岩土工程施工质量,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解决。此篇文章主要阐述深基坑支护在岩土工程施工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应在问题基础上提出有效解决策略,进而让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认识到深基坑支护的重要性,为今后岩土工程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
韦振兴 《西部资源》2019,(3):144-145
通过对广州南沙保利城的岩土勘察试验,得出岩土参数可靠度的影响因素,开展技术调研,现场研讨,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比对结合,解决一定的技术难题,本次研究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4.
结合工程实例具体阐述当测斜管不能正常使用情况下运用全站仪代替测斜仪进行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倾斜测量,同时运用岩土工程相关知识对所得监测数据表现的变形及突变原因作了深入分析,获得了预期的安全监测成果,确保了深基坑工程的顺利实施。为今后类似情况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太原市杏花岭区小返乡后李家山村的两处边坡进行勘察,主要查明岩土类型、成因、工程特性以及岩土的透水性和地下水的出露情况,查明坡体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稳定性分析采用圆弧滑动法进行,两处边坡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在降水条件诱发下极易发生滑动,必须尽快进行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76.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其成果质量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一份高质量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除了应真实地反映勘察场地的地形、地貌、构造、地层、地下水、岩土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它要求查明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应该进行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有明确的工程针对性,以满足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  相似文献   
77.
一、前言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5.7.4条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4.1.3条,对于类建筑及层数不超过10层且高度不超过30m的丙类建筑,当无实测剪切波速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表4.1.3划分土的类型。再利用当地经验在表4.1.3的剪切波速范围内估计各土层的剪切波速,从而可根据估算的各土层剪切波速,计算出场地计算厚度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  相似文献   
78.
张咸恭 《地球科学》1989,14(2):109-115
本文回顾了我国工程地质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和现状,指出了我国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介绍了砂土本构模型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特别是对国内较少涉及的动弹塑性本构模型研究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就作者的理解体会作了一些评价。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