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5篇
  免费   908篇
  国内免费   2296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777篇
地球物理   377篇
地质学   4033篇
海洋学   201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96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53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6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平潭和漳州深成杂岩中斜长石捕虏晶与岩浆混合作用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李武显  董传万 《岩石学报》1999,15(2):286-290
在闽东南平潭和漳州火成杂岩中,广泛发育岩浆混合现象,表现为花岗质岩石中存在辉长-闪长质同深成岩墙和淬冷岩石包体。花岗质和闪长质岩石中普遍存在An>70%的斜长石捕虏晶。这种成分的斜长石是辉长岩特有的,而不是任一种花岗岩的斑晶。在斜长石捕虏晶四周,都有与花岗岩中的斜长石成分相当的斜长石加生膜。斜长石捕虏晶可分为自形的、熔融状、筛孔状和碎片状等四类,它们各自形成于不同的动力环境  相似文献   
992.
象山港水交换数值研究──Ⅰ.对流-扩散型的水交换模式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溶解态的保守性物质作为湾内水的示踪剂,建立了对流-扩散型的海湾水交换数值模型。数值模型使用参数化的方法把重力环流和潮振荡的垂向剪切作用的水平混合效应包纳在水平二维的示踪剂对流-扩散方程中。在空间网距较小时,模型的稳定性和守恒性均可满足海湾水交换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3.
考虑混合地幔对流的地球热演化的参量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健  石耀霖 《地震学报》1999,21(6):642-651
单纯的全地幔对流或分层地幔对流热演化模型不能解释地球构造演化史中的幕式特征,故本研究在地球热历史的参量化模型研究中考虑混合地幔对流模式.我们引入时间相关的全地幔对流成分比F来表征地球热演化历史中全地幔对流所占权重,同时引入描述相变边界层对流状态的局部瑞利数Raloc和对流转换临界瑞利数Ra1及Ra2,作为地幔对流的控制参量.结果表明,混合地幔对流参量化模型得出的地球热演化史可以较好地反映地球幕式构造演化史.   相似文献   
994.
本文报道了辽东半岛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内辽河群变质火山岩和辽吉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变质安山岩的锆石具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5),锆石U-Pb年龄为(2 182±6)Ma和(2 229±22)Ma,该年龄可代表安山岩的形成年龄。辽吉花岗岩的锆石同样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3),锆石U-Pb年龄为(2 199±10)Ma,代表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与辽河群火山岩喷发时代一致,表明辽吉花岗岩并不是辽河群的基底,二者可能为同一次岩浆作用过程的产物。辽东半岛~2.2Ga岩浆事件的识别及性质,对于正确认识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的属性至关重要。结合前人有关辽东半岛前寒武纪岩石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认为胶—辽—吉活动带的形成演化可能与弧-陆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995.
98.5.14闽北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鸣  陈世阳 《气象》1999,25(10):43-47
利用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分析了1998 年5 月13~14 日闽北大暴雨的形势背景、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的特征,探讨了此次大暴雨的成因,所得结果有利于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996.
煎茶岭金,镍,铁矿床形成的构造岩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煎茶岭超基性岩体沿区域性F大断裂侵位后,在后期构造岩浆作用下,发生了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形成了煎茶岭金、镍、铁矿床。超基性岩体所处的特殊大地构造位置及岩体本身的含矿性是矿床形成的必要条件。总结了构造岩浆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7.
煤(岩)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条件研究:以阜新王营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分析了阜新矿务局王营矿10余次煤(岩)与瓦斯突出现象,发现岩浆侵入作用和地质构造是控制影响瓦斯突出的主要地质因素,岩浆岩的发育造成了煤变质程度增高,促进了瓦斯的形成,岩浆的烘烤,挤压破坏了煤的原始裂隙系统,形成了“构造煤”带,使岩墙两侧天然信占大量高游离成瓦斯受到封闭而形成潜在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区,地质构造则对瓦斯保存和运移起到了重要作用,掌握有关规律,可预测瓦斯突出区域,指导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地震反射资料和测井信息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可对伸展型沉积盆地和被动大陆边缘的动力学演化进行定量研究。此项研究的着眼点通常是首先建立岩石圈拉伸模型。火成岩岩石学的新进展能为模型提供不同的约束条件并获得新的认识。这些进展以对洋中脊的研究工作为基础,也适用于大陆岩石圈。  相似文献   
999.
赣东北前寒武纪岩浆混合作用岩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昌年 《地学前缘》1999,6(4):331-337
在总结新近发现的赣北前寒武纪岩浆混合岩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地质学、岩相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角度,论证了发生于这一特殊地质时期和地质背景下的岩浆混合作用。文中将该作用形成的岩浆混合杂岩体有效地分解为:(1) 偏酸性端员的岩浆岩( 角闪石英正长岩、石英正长岩) ;(2) 基性端员岩浆岩( 玄武玢岩、玄武安山玢岩) 和(3) 岩浆混合岩,后者又可分为非均一岩浆混合岩和均一岩浆混合岩( 如石英二长闪长岩) 。阐明该岩浆混合作用是新元古期我国东南地区江南古洋向扬子古陆俯冲消减这一构造演化的重要物质表现;示踪该地区于中元古期(148 ~185 Ga) 经历了一次与全球范围一致的壳 幔分离事件和新元古期(085 Ga) 亏损地幔与大洋沉积物在源区混合的事件;确认该地区前寒武纪的岩浆混合作用和岩浆侵入作用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岩浆作用序列,并且两者受近南北向挤压的同一应力场条件所制约  相似文献   
1000.
北纬35°线附近上地幔软流圈活动格局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安宁 《地震工程学报》1999,21(2):144-148,166
北纬35°线是一条地震特发带,上地幔软流圈对流方向恰好在该线附近发生 转换,研究结果表明,北纬35°线附近上地幔软流圈活动格局与地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