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48篇
  免费   2453篇
  国内免费   3352篇
测绘学   773篇
大气科学   2011篇
地球物理   2172篇
地质学   8123篇
海洋学   993篇
天文学   177篇
综合类   736篇
自然地理   368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363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340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368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628篇
  2013年   530篇
  2012年   573篇
  2011年   624篇
  2010年   534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524篇
  2007年   519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538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377篇
  1997年   401篇
  1996年   409篇
  1995年   348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90篇
  1992年   267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242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6年   7篇
  1954年   4篇
  193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应用NCEP地面热通量资料, 研究了青藏高原地面感热、潜热的气候状况及其与初夏东亚大气环流之间的关系。发现高原地面热通量的异常将影响高原地区上空的垂直运动与辐散辐合运动, 从而引起东亚地区高度场及风场的异常。同时, 青藏高原地区地面热通量与后期东亚地区的环流变化也有密切关系, 这种关系可为预测东亚地区初夏环流异常提供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2.
使用机制报表程序预审气表 - 1数据中 ,有时发现冬季积雪时 ,计算机经常提示地面最高、最低温度有疑误。这是由于积雪时地面 3支温度表安置状态不同造成的。因此 ,在安置 3支温度表时应注意 :①温度表应水平安置在未被破坏的雪面上 ,避免安置不水平使温度表受重力影响而导致温度示值不准。②安置地温表前 ,一定要用干净的软布擦净表身及球部所粘泥土 ,避免因泥、雪不同的导热率使温度不准。③加强巡视 ,每小时都要认真察看 3支温度表的安置状态 ,尤其是在积雪融化时 ,发现表身下陷或悬空应及时重新安置。④要注意保持地温场雪面状态 ,每次移…  相似文献   
993.
在河南省6种雨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物理要素海温、季风、西太平洋副高及气候因子和河南省汛期降水的关系,给出了河南省汛期降水的气候预测概念模型。通过逻辑推理,可以具体预测雨型。  相似文献   
994.
长白山天池火山区电性结构和岩浆系统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长白山火山区及其附近 ,沿 5条伞状测线和 1条北西向测线进行了 6 1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的观测。用Robust等方法对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 ;应用阻抗张量分解方法消除了局部不均匀体的影响 ;计算了反映地下横向不均匀性的地磁感应矢量。利用RRI二维自动反演等技术对资料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 :在近地表存在低阻体 ,并分别与长白山天池水体、聚龙泉温泉、锦江温泉及长白山山门附近的地下水相对应。在长白山天池及其以北和以东地区 ,约 12km深处存在电阻率很低的地质体 ,电阻率为 10到几十Ω·m ,可能是地壳岩浆囊。在测区范围内 ,地壳电性结构在南北方向存在着明显的横向变化 ,而东西方向相对均匀 ,变化比较平缓  相似文献   
995.
大别造山带140~85 Ma热窿伸展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热年代和差异冷却特性表明, 140~85 Ma大别造山带进入热窿伸展作用时期, 由此引发基底广泛熔融、北淮阳剧烈火山喷溢以及合肥盆地断陷等过程. 这次热窿事件包括强热伸展阶段(140~105 Ma)和晚期衰退阶段(105~85 Ma). 在强热伸展阶段, 热窿区集中在大别/红安地块, 并以大别地块热窿作用最为强烈, 某种意义上可将红安地块视为大别热窿翼部. 大别热窿构造包括麻城-岳西热轴、穹核组合及其外围翼部, 热轴平行造山带延向展布, 北淮阳与高压/超高压(HP/UHP)岩石构成下滑翼部, 岳西、罗田热窿核分别占据麻城-岳西热轴东、西两端, 它们最终成型时代不一致. 热窿伸展进程伴随着大别强热中心沿着麻城-岳西热轴迁移摆动, 如果将热窿事件与造山带根部拆沉相联系, 这种拆沉作用应以间歇性、迁移性、规模性与区域差异性为特征. 在伸展衰退阶段(105~85 Ma), 大别造山带仍显现穹状热窿布局, 但其伸展强度、岩浆活动显著减弱. 解析热窿伸展作用, 对于认识大别HP/UHP岩折返模型、"南北大别界限"以及造山过程机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了纵向非均匀、饱含液体多孔介质孕震动力学方程组的数值解法。为了考虑非弹性效应,对该方程组采用增量形式求解。提供了当存在垂直力源和纵向非均匀时,定量分析研究垂直剖面上的地震孕育过程及其前兆变化机制的方法和软件。选用了一个饱含液体的双层地壳模型,运用所研制的软件计算分析了介质孔隙度、渗透率等地壳水动力学性质对前兆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孕震介质孔隙度的大小对前兆场的分布可以产生显著影响。孔隙度较大时,非弹性体积膨胀(前兆)的出现和变化一开始仅局限于断层附近区域,同时非弹性膨胀(前兆)持续的时间(前兆持时)占总孕震时间的比率较大;孔隙度较小时,非弹性体积膨胀除在紧靠断层的区域内孕震早期会出现非弹性膨胀(前兆)外,在离断层较远的区域内早期也会出现前兆异常。介质渗透率对前兆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其它条件完全相同,仅介质渗透率不同时,较低的渗透率会推迟前兆异常的发生,同时使前兆异常首先在断层附近出现,然后向外扩展,并且使孕震过程变长;而当渗透率较高时,前兆异常一开始便会展布在断层周围及其远离断层的较大范围内。  相似文献   
997.
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具有从技术层面上融合分子地球化学方法和有机岩石学方法的潜能。通过抚顺煤镜质组分和树脂体的研究实例,介绍了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探针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抚顺煤显微组分的微区热裂解产物特征中,镜质组和树脂体热解产物的正烷烃、烷基萘和四氢化萘的总体面貌相似,但树脂体中正烷烃含量较低,而烷基四氢化萘明显较高,这可能反映显微组分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低分子烃类在各显微组分之间的混合作用。除此之外,还把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探针技术与传统的分子地球化学方法、有机岩石学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了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探针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落射到样品表面的激光束能量(温度)和控制和激光辐射时间的,激光束斑大小、热解产物量、色谱-质谱检验灵敏度极限三者关系等,都是限制新技术应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98.
盆地超压层段非幕式突破期的地热场模型数值解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星  吴冲龙等 《地球科学》2001,26(5):513-516
盆地超压层段的地热场模拟对超压成因研究及油气生成,排放机理分析有重要意义,但求解超压层段的热传递方程的数值解法至今仍没有被很好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超压流体速度场,由于超压流体发生幕式突破之前的排出速率极低,其速度场v=vxi vzk近似满足条件Эux/Эx Эuz/Эz=0,可将其近似地视为稳定的不可压缩的无源流体,利用这一条件及相应的边界压力条件,可使整个计算过程得到简化,在此基础上所建立的地热场模型有限元数值解法和模拟软件,能够实现对含油气盆地在幕式突破之前的超压层段地热场进行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999.
西天山阿希型金成矿系列的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晓玮  王永江  程博 《地学前缘》2001,8(4):277-280
西天山吐拉苏盆地中发育的低硫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斑岩型金矿和层控浅成低温热液改造型金矿属于与晚古生代火山次火山岩系有关的金矿组合———阿希型金成矿系列。通过对各类型金矿含金石英脉矿物包裹体流体成分的分析 ,吐拉苏盆地中可以区分出两期不同的流体场 ,分别是成矿前的统一流体场和成矿期的局部流体场。前者是伴随着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爆发而形成的产物 ;后者是在成矿前统一流体场的基础上 ,受局部热动力活动影响而形成的局部成矿流体场 ,又可分出 3种不同的类型。成矿前统一流体场与成矿期 3种局部流体场流体均属于K+SO2 -4型 ;总体特征上具有相似性 ,均为火山、岩浆热液水和大气水的混合水 ;流体成分有随时间而呈有规律变化的现象 ;阳离子K+和阴离子SO2 -4随时间逐步减少 ,表明火山、岩浆活动随时间对流体的影响逐渐减弱 ;水的含量逐步增高 ,则表明流体随时间大气水参与程度的提高 ,同时流体的浓度也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辐照绿柱石的色心与赋色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不同辐照剂量的带电粒子作用下,四川无色绿柱石因赋色而呈现浅蓝色,蓝绿色,黄绿色,浅黄色及橙黄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阴极发光光谱(CLS)研究表明,辐照绿柱石中存在两组与赋色密切相关的色心组合,其一为相对稳定的[Fe^3 ]OH和[Fe^3 4]心,其二则为不稳定的[H^0]i心和F^ 心,二者对可见光的能量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选择性吸收和发射,由此产生特征的吸收与发射光谱。低温退火处理(210℃),有助于消除辐照绿柱石中不稳定的色心,使相对稳定的[Fe^3 ]OH心黉度再度聚集,并形成新的缺陷(二次缺陷),进而提高稳定色心的主波长和饱和度。研究证实,二次缺陷形成的初始温度,可近似代表辐照绿柱石的最佳热固色温度点,经辐照与热固色作用而形成的黄色,橙黄色绿柱石的颜色相对稳定,并不因长期日照或低温受热(<280℃)而褪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