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75篇
  免费   4019篇
  国内免费   7731篇
测绘学   671篇
大气科学   933篇
地球物理   1069篇
地质学   27467篇
海洋学   1369篇
天文学   213篇
综合类   1594篇
自然地理   709篇
  2024年   221篇
  2023年   797篇
  2022年   799篇
  2021年   906篇
  2020年   814篇
  2019年   870篇
  2018年   712篇
  2017年   722篇
  2016年   832篇
  2015年   902篇
  2014年   1407篇
  2013年   1070篇
  2012年   1255篇
  2011年   1382篇
  2010年   1085篇
  2009年   1028篇
  2008年   984篇
  2007年   895篇
  2006年   897篇
  2005年   798篇
  2004年   782篇
  2003年   804篇
  2002年   945篇
  2001年   997篇
  2000年   881篇
  1999年   954篇
  1998年   1121篇
  1997年   1087篇
  1996年   1059篇
  1995年   1032篇
  1994年   919篇
  1993年   907篇
  1992年   1125篇
  1991年   1126篇
  1990年   745篇
  1989年   698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6篇
  197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北京地区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申红喜  李秀连  石步鸠 《气象》2004,30(2):12-16
通过对 2 0 0 0年 4月 6日和 4月 9日北京地区两次沙尘 (暴 )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认为 :蒙古气旋型和不伴有气旋的西北槽型所造成的北京沙尘天气的严重程度不同 ;沙源地区中低层较强上升运动的主要作用是将当地沙尘垂直输送到空中 ,然后在70 0hPa较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将卷起的沙尘水平输送到下游地区 ;不稳定层结又加强了沙尘天气 ;沙尘暴区上空z 螺旋度分布的特征是高层为负值 ,低层为正值 ,对流层中低层螺旋度正的大值区与卫星云图显示的沙尘暴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对沙尘暴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2.
陕西略阳铧厂沟金矿床地质与矿床类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宗静婷 《西北地质》2004,37(1):97-101
铧厂沟金矿床位于勉略缝合带中泥盆系三河口群郭镇岩组中。含矿与容矿岩系为泥盆系三河口群郭镇岩组中的细碧岩和结晶灰岩。主控矿构造为寨子湾韧-脆性剪切构造带。围岩蚀变包括退化蚀变和矿化蚀变。在矿区内产出南北两条矿化带,矿石类型为蚀变细碧岩型、黄铁绢英片岩型和石英脉型。主要的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黄铜矿,金矿物是自然金。韧脆性剪切构造叠加和岩石强烈变形、彻底退化蚀变以及后期含矿热液交代与充填是主要的成矿作用,属于火山-沉积岩系中的类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3.
内蒙古西部甜水井地区中二叠世A型花岗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蒙古北山甜水井地区龙脊山—神蛇岭岩体,总体呈北西向长椭圆状,面积大于100km^2。按岩石谱系单位划分为一单元含斑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单元含斑中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三单元中细粒花岗岩,归并为一龙脊山序列。岩石富硅碱,ALK在7.23%~8.37%.AKI小于1,A/CNK=1.01~1.07;OX较高.在0.47~0.83。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亏损Ba、Nb、Sr、Zr、Ti。稀土配分曲线呈现显著的“V”字型。副矿物组合为Mt-Ap-Zi型。由早单元到晚单元。向酸碱性增强方向演化,显示深源浅成铝质A型(A2型)花岗岩特征。各类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投点.具造山后或后造山特征。同位素测年(锆石U-Pb法)为267.1Ma。反映本区中二叠世碰撞造山作用的存在。中二叠晚期已转入稳定的陆内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94.
内蒙古铜矿床区域成矿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近年来,随着内蒙古周边地区铜矿的地质找矿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以及内蒙古铜矿勘查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新进展,在内蒙古开展铜矿地质勘查工作已引起国内外地质学家的关注。笔者经综合研究地质构造、铜矿勘查及有关地球化学等新信息后,均显示出巨大的铜矿找矿潜力。从内蒙古自治区铜矿勘查史以及与邻区对比研究人手,研究总结了全区铜矿床及铜异常空间分布特征,划分出3个铜成矿区(带),并进一步划分出铜矿床或异常密集区,初步提出了寻找大型及超大型铜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95.
南秦岭夏家店卡林型金矿床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构造分析了夏家店金矿床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及成矿机理;矿床产于南秦岭陡岭古隆起边缘寒武系-震旦系碳-泥-硅质板岩及白云岩中;控矿构造具有二次韧性剪切变形、二次构造角砾岩化及二次脉体矿化的特征,显示出式样多种、性质多样、形式多变、活动期次与阶段多次叠加的特点;具体阐述了各构造作用阶段与矿化蚀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层建造-剪切与张裂构造-热液渗流的成矿系统。属于沉积岩系、构造、热液活动3种地质作用叠加改造的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6.
鲁西平邑地区磨坊沟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鲁西平邑磨坊沟和梨方沟两个矿区的矿化蚀变样品,对保存于石英、方解石和萤石中的原生包裹体及氢、氧稳定同位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二个矿区的包裹体大小、形态相似,类型一致,均为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宽,在120~450℃之间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120~260℃的范围内,可进一步分为110~150℃和170~250℃两个区间。结合显微镜下观测的载金矿物的特点,推测金矿的形成温度区间在170~250℃之间。冰点变化范围较大,在-2 8~-11 5℃之间,对应的盐度在4 65%~15 47%之间。矿体及围岩黄铁矿的δ34S值介于-0 71‰~+2 99‰之间,方解石和石英的δDSMOW值为-63‰~-70‰,δ18OSMOW值为+18 4‰~+22 2‰。以上数据表明流体来源于地幔,成矿过程中与建造水发生了混合。  相似文献   
997.
新疆双峰山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特征与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峰山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北部西伯利亚板块陆缘晚古生代岛弧南部边缘,靠近克拉麦里板块缝合带.该矿区早石炭世浅海相玄武一安山质熔浆喷溢转为陆相流纹质熔浆喷发初期,火山热泉沿NW-NWW向线形管道(F2)形成以低Au品位硅质岩为中心的蚀变矿物晕(带);火山间隙性隐爆,潜火山热液于硅质岩裂隙间发育微细石英(冰长石)网脉,构成矿体.这两个成矿阶段同源同位的蚀变矿物晕(带)套叠,显示双峰山矿床蚀变分带与成矿模式,从上至下为隐爆硅质角砾岩化带、低Au品位硅质岩化带、石英(冰长石)网脉带(矿体)、黄铁矿蒙脱石化带和青磐岩化带.铅、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等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与晚古生代岛弧早石炭世流纹质熔浆的陆相喷发相联系:火山热泉循环形成蚀变晕阶段加入大气降水,潜火山热液成矿阶段发育的低温微细石英网脉含冰长石和绢云母,它是一处晚古生代火山地区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998.
采用化学组分分析、物相分析、粒度筛析、X射线面扫描分析、矿物分离分析并结合数理统计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对微细粒浸染型金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较为快速、准确地查明该金精矿金的赋存状态.几种分析方法互为补充,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99.
岩石样品U0和AU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毓亮 《铀矿地质》2004,20(1):35-38
本给岩石原始铀含量和铀变化系数以确切定义,并系统介绍了U0和△U的计算方法。计算岩石原始铀含量(U0)有Th/U比值法和U—Pb同位素法,后又包括两阶段法和三阶段法;铀的变化系数(△U)包括近代(现代)和成矿时铀的变化。这一手段或方法对研究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成矿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二连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笔者从铀成矿条件入手 ,分析了二连盆地在基底演化期、含矿建造形成期以及后生改造成矿期各阶段对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控制作用 ,认为二连盆地在含矿建造形成期是由众多分割性强的 ,构造演化和沉积变迁自成体系 ,并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特点的小凹陷所组成。同时 ,综合其他控制砂岩型铀矿的因素 ,确定了二连盆地是以发育潜水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为其主要成矿类型 ,且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具有成群成带产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