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0篇
  免费   3306篇
  国内免费   6270篇
测绘学   514篇
大气科学   659篇
地球物理   2126篇
地质学   14784篇
海洋学   1546篇
天文学   119篇
综合类   782篇
自然地理   836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693篇
  2022年   671篇
  2021年   722篇
  2020年   697篇
  2019年   823篇
  2018年   602篇
  2017年   683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770篇
  2014年   1026篇
  2013年   856篇
  2012年   955篇
  2011年   1045篇
  2010年   915篇
  2009年   855篇
  2008年   833篇
  2007年   901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790篇
  2004年   752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424篇
  2001年   442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357篇
  1998年   422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54篇
  1995年   245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268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3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942.
阳信箕状盆地构造岩浆演化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43.
镇江石马杂岩体中岩石包体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马杂岩体,为南京—镇江地区出露面积较大的燕山期花岗质杂岩体,具大量暗色、细粒辉石闪长质-石英闪长质岩石包体,岩浆动力学理论的应用和详细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杂岩体中的岩石包体是不同成分岩浆大规模对流、不均一混合机制驱动下形成的,在成因类型上属淬冷包体.  相似文献   
944.
945.
946.
河北东坪金矿区水泉沟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菊英  苏琪 《地质科学》1994,29(3):256-266
水泉沟岩体主要由二长岩构成。主要矿物是碱性长石和斜长石,它们的含量高达80%以上。石英不多见,暗色矿物含量少。副矿物主要是磁铁矿、石榴石、榍石和锆石。交代结构发育,蚀变现象普遍。主要化学组分和微量元素含量及δ18O值变化范围大。该二长岩体是由老片麻岩经热液碱交代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947.
对达拉松含金成矿岩浆体系的地质、构造、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阐述;主要侧重于研究方法以及从花岗岩穹形构造观点出发,对成矿区、矿区和达拉松矿床的结构、岩浆岩和变质岩的年龄划分,矿石和热液产物成分特征和不同等级地球化学浓集场特征及其分带问题;以同位素研究和温压地球化学研究为基础,建立了达拉松金矿的成因模式,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48.
949.
研究表明,苏鲁地体是扬子与华北陆-陆碰撞造山带的一部分(东段)。其主要变质岩系——胶南群,是扬子陆块北缘俯冲陆壳的基底。在已有的文献中,人们均将胶南群划为早、中元古代地体。组成胶南群的主要岩石是长英质片麻岩,在其中间包含有少量斜长角闪岩、大理岩、超镁铁岩和榴辉岩。大量的Sm-Nd 及 40Ar/39Ar 同位素定年已证明了,胶南群在三叠纪时,经历了与华北和扬子陆块碰撞有关的高压或超高压变质作用,原岩的时代缺乏可靠的年龄测定,被认为是早、中元古代岩石。然而最近我们对青岛附近仰口的退变质榴辉岩及胶南群片麻岩的  相似文献   
950.
大庆-哈尔滨地段地热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继昌  宋鹤彬  高鹏飞 《地球学报》1994,15(Z1):168-176
作者应用地下水系统理论,从古水文地质条件及现代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入手,通过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松辽盆地中段的地热及其赋存特征,认为盆地的大部分地区温梯度都较高,具有形成深部地热的条件,但只在上部具有较厚的含水层及断裂发育凹陷带中的局部地区,才能赋存可开采的地下热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