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8篇
  免费   841篇
  国内免费   2380篇
测绘学   65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373篇
地质学   6053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403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272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59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郭平生 《地下水》2004,26(3):181-184
在水文地质常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环境同位素方法,研究了对平凉电厂岩溶水的补给来源、补给范围及其年龄进行了研究、分析.为该区岩溶水的开发利用及潜力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2.
郑义 《地下水》2004,26(3):212-213,228
阐述了陕西省富平县城区供水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分析了城区供水工程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状况,对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开发地下水资源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3.
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新方法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熊晓英 《安徽地质》2004,14(2):95-98
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实际探测法;另一类是理论计算和经验公式计算法。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又产生和发展了许多新的探测技术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探测新方法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为准确地探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合理地选择探测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对电法中几种常用方法的分析,说明其在岩溶探测中有效,并提出了七种确定岩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5.
提出了一种由平面三角网格自动生成三维空间四面体单元网格的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含水层平面分成三角形单元网格,将每个三角形沿垂直方向对应一个三棱柱,作为最初的三棱柱;依次将每个三棱柱按照潜水面位置和分层信息划分成不同数目的四面体,从而生成三维空间四面体单元网格。剖分结果表明,此方法综合考虑了潜水面的位置和各含水层顶底板的起伏情况,能够简洁地生成层面起伏的空间四面体网格,特别适用于刻画潜水面波动、含水层顶底板起伏和存在透镜体或岩性缺失等含水层结构复杂的情况下,自动地剖分并生成单元信息,为三维计算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6.
洪山泉流量动态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洪山泉域的开采程度,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立了现阶段泉流量-降雨量的线性模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系统辨识,对系统的"慢时变"现象作出了合理解释,并发现系统在1994年以后发生了"快时变",说明开采量从1995年开始迅猛增加。同时,由多年来泉流量序列的自相关分析,发现其宏观周期到2000年基本保持不变,说明虽然第二输入(即人为开采量)对该系统的作用已不可忽略,但尚未达到足以改变其宏观频率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7.
疏降地下水引起地面塌陷浅析--以淮南煤矿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淮南西部矿区为例,介绍了该地区自20世纪60年代开采煤矿以来,由于疏降地下水,引起的地面塌陷。为了研究灰岩水动力场规律,先后在该区进行多时段、多水平放水试验。研究表明,覆盖粘土层、岩溶及人工疏降地下水,是该地区岩溶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通过对粘土盖层性质、疏降地下水岩溶塌陷演化过程及塌陷机理与对应阶段过程综合分析,结合区域地质条件,掌握了塌陷点的分布规律。对目前西部地区塌陷“复活”、整治及未来城市规划,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8.
河北省瀑河水库侧向倒灌岩溶塌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基本概况河北省瀑河源于狼牙山,属大清河南支水系,自W向E流,注入白洋淀。径流长46km,最大流量300m3 s。1958年修建瀑河水库,其位于徐水县NW约18km,是一座以拦洪为主,灌溉为辅的中型水库。库容9750×104m3,控制流域面积263km2,下游有数千公顷灌溉区4处。水库最高水位标高45 18m(1963年)。岩溶塌陷分布在瀑河乡贾庄村、向阳村、新乡村等。上述3个村的岩溶塌陷始发于1964年7月,至今仍在发展。2 岩溶塌陷特征新乡村是1958年修建水库库区移民村,座落在东、南、西3面环山的簸箕形山间盆地SW缘,北临瀑河水库。地面高程45m。该村岩溶塌陷具有…  相似文献   
159.
岩溶浸没内涝灾害是岩溶区特有的,并且是一种与人类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灾害类型.减轻并控制其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岩溶区的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岩溶浸没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是指对灾害全过程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评价的目的①对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作出评估;②不断提高人类抗御灾害的认识能力和技术能力.岩溶浸没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学是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它以岩溶多重介质环境中地表水系为主线,岩溶地下河系为支线.二者相互交叉组成的岩溶地表地下流域网络单元为研究对象,应用地质、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造成人员伤亡和物质财富损毁的灾害过程,本文将重点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0.
水位下降卸荷诱发库岸边坡快速失稳机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某工程现场岩质边坡为例,采用与传统裂隙水压力分布不同的水压力分布方式和边坡裂隙中可能发生的水锤效应相耦合,分析研究了岩质边坡发生滑动的机理及稳定性。研究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水压力分布方式较为符合边坡中的水压力分布实际情况,可以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稳定系数。当考虑水锤效应时,岩质边坡的稳定系数大大降低,说明水锤效应加剧了边坡破坏失稳的过程。本文所采用的水压力分布方式与边坡裂隙中的水锤效应相耦合的计算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