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1篇
  免费   326篇
  国内免费   337篇
测绘学   203篇
大气科学   689篇
地球物理   319篇
地质学   721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5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以强台风“天兔”正面袭击汕尾导致风灾为例,介绍地级台站在台风预报、预警服务中的思路,即根据台风的强度和移动趋势进行台风预报,结合区域地形特点,借鉴历史台风个例,参考环流形势及台风路径数值集合预报产品,从而提前一定的时间段,初步预测出台风对本地的影响程度和灾害类型;进行预报时,应从防灾减灾的角度来考虑,不能按照最大概率来得出结论,忽视台风正面袭击的最坏可能.当台风路径预报出现失误时,应通过及时和灵活的预警服务,最大限度地弥补预报失误可能造成的防御疏漏,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2.
为了减少北京冬季非职业性CO中毒(以下简称CO中毒)事件,搜集整理了北京城近郊区16个急救中心2002-2005年的逐日煤气中毒人数,经过研究冬半年(10月至翌年4月)逐日CO中毒人次与北京观象台气象要素以及北京周边(河北省8个气象站)海平面气压场的相关关系,采用准多元回归指数概率分级技术,建立了CO中毒指数(4分级)预报及相应风险水平评估模式.结果发现,CO中毒人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每年1-3月中毒人数偏高,10月和4月相对较低;CO中毒气象指数24、48和72 h预报时效的历史拟合率达50.2%~60.5%(预报等级完全正确),预报与实况误差小于等于1级的历史拟合率为85.2%~88.2%.该研究结果经过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在电视、报纸、电台和手机短信等媒体中的应用,在科学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发生,为北京市煤气中毒事件和死亡人数下降7%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973.
ATOM是基于XML语言的一种文档格式,在Web资料交互中提供操作发布和管理资源集合的标准.使用通用警报协议(CAP)来描述预警信息,并借助于ATOM来管理和发布预警信息,将其作为预警信息发布的一种技术方法.ATOM让用户通过一个入口,获取信息资源;可在第一时间将新信息“推”到用户端阅读器中,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此方法为预警信息发布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和可过滤性的发布手段,并可推广成为共享服务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74.
2018年12月3—7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第九届世界气象组织热带气旋国际研讨会对国际热带气旋研究和预报预警业务的近期进展进行了充分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研讨。过去4年(2015—2018年),在热带波动和对流对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复杂环境影响热带气旋路径转向的机理、对流和风垂直切变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作用机制、双眼墙形成和替换机理、热带气旋变性过程对环境条件的响应、热带气旋气候变化特征、热带气旋多平台观测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在热带气旋生成概率预报、全球模式中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改进、热带气旋活动次季节业务预测技术发展以及热带气旋预报不确定性理论等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在综述此次会议的相关议题后,简要讨论中国热带气旋研究和业务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75.
谢启玉  魏国财  张令振  赵娟 《气象》2020,46(2):269-277
分析2010—2016年西宁强降水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特征及预警指标,结果表明:西宁强降水的径向速度图上往往会出现逆风区,且直接受影响的混合性强降水Ⅰ类逆风区略多,对流性强降水多为Ⅱ类,总体上逆风区以东北向移动为最多。逆风区较强降水出现时间有一定的提前量,且强降水落区在逆风区及其移动路径附近,逆风区既是强降水预警的时效性判据,也是识别强降水落区及路径的有用判据。逆风区切变流场的辐合(散),将增强(减弱)强降水的发展,且辐合(散)的出现提前于强降水的开始(结束)时间。强降水前1 h的垂直风切变特征为混合性强降水低层最大、中层最小,对流性强降水各层则均明显大;低一中一高层冷、暖平流配置的混合性强降水主要表现为深厚暖平流,对流性强降水则平流不明显或低、中层有暖平流。对流性强降水最大回波高度和零速度层均较混合性强降水高,但其总体差别较小。综合应用径向速度得到的强降水临近预警指标,其准确率达到78.6%。  相似文献   
976.
977.
978.
浙东南山丘区泥石流爆发的临界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对浙东南山区泥石流的形成条件(物源、地形和降水条件)进行了研究。随后研究了本区泥石流的基本特征:在形成方式上,以谷坡或沟源地带的土动力启动方式为主;在侵蚀特征方面,主要有面蚀作用和沟谷侵蚀作用;堆积特征方面,在宏观上当规模较大时可形成堆积扇,规模较小时往往以停积于中下游沟道为主;微观上,主要表现为堆积物质结构杂乱,个别具有期次性。对本区泥石流临界雨量组合进行分析,认为采用基于区域临界雨量组合的泥石流预警预报方法较为合理。利用研究区内4次群发泥石流时的降雨特征值确定了本区泥石流爆发的临界雨量组合,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区泥石流的临灾预警,分为以下步骤:①收集实时降雨资料;②绘制实时雨量组合曲线;③泥石流灾害预警;④泥石流临界雨量基准的修正。  相似文献   
979.
本书由刘传正博士编著,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包括上下两篇。上篇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体系,包括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属性、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变化、地质灾害的调查与勘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工程论证与设计、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和防灾减灾公  相似文献   
980.
为实现对滑坡体进行实时监测和提高滑坡应急处置能力,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将数字视频实时监控技术引入重大滑坡监测预警,开发滑坡远程监测预警系统.系统对吴家岩滑坡的监测表明,该系统能及时、准确和完整地反映滑坡体的变形及危险,出现异常立即自动报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