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3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372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446篇
地质学   1035篇
海洋学   7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正>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化学元素是地球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位,被称为地球的基因。矿产资源由化学元素组成,环境受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行为制约,因此,对元素周期表上所有天然元素在岩石圈、土壤圈和生物圈含量和分布的了解,对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前人提出的地幔熔融柱模型和反演方法,笔者编写了一个界面友好的应用软件Calmantle1.0。应用Calmantle1.0,用户可轻易获得玄武岩部分熔融源区的起止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深度、部分熔融程度等。本文的目的是介绍该软件的使用方法,并以腾冲新生代玄武质岩石为例说明熔融柱反演的地球动力学意义。Calmantle1.0从收集的154个腾冲火山岩分析结果中筛选出两组(N2和Q3)有效数据,反演得到其部分熔融起止深度分别为99 km~79 km和109 km~88 km。结合现今岩石圈厚度(60 km)和地质限定条件,提出腾冲地区新生代造山之后经历了岩石圈厚度从~110 km→~79 km→~110 km→~88 km→~60 km的变化过程。进而认为这是近场应力场与远场应力场强相互作用的结果,腾冲地区的现代地壳变形主要受近场应力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3.
拉萨地体的起源和古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早期由于资料有限,对拉萨地体古生代时期的裂解、漂移、俯冲和碰撞历史的认知程度还很低。本文利用目前已有
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了拉萨地体的中生代岩石圈结构,探讨了拉萨地体的起源和古生代演化历史。大量长英质岩石
的锆石Hf 同位素和全岩Nd 同位素表明,南部和北部拉萨地体以新生地壳为主,部分地区可能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而
中部拉萨地体是具有古元古代甚至太古代结晶基底的条带状微陆块。大量古生代沉积岩的碎屑锆石U-Pb 年龄数据表明,拉
萨地体约1170 Ma 的碎屑锆石年龄指标,明显不同于以约950 Ma 为碎屑锆石年龄指标的安多、羌塘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拉
萨地体起源于澳大利亚大陆北缘是目前资料情况下的最合理解释。中部拉萨地体约492 Ma 的双峰式火山岩形成于活动大陆
边缘背景,代表了古地理上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北缘的岩浆弧的一部分,可能与原特提斯洋岩石圈板片的断离有关。拉萨地
体南缘和南羌塘的泥盆纪末期-石炭纪早期片麻状花岗岩类为存在明显幔源物质输入的S 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最终演化
为松多特提斯洋的弧后盆地背景。中二叠世末期发生的拉萨地体与澳大利亚大陆北缘的碰撞造山事件可能触发了班公湖-
怒江特提斯洋岩石圈的南向俯冲,并随后对拉萨地体的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地学前缘(英文版)》2012,(5):I0001-I0003
1 AIM AND SCOPE GEOSCIENCE FRONTIERS(GSF) is a bi-month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that publishes in English significant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and high quality reviews of recent advances in all fields of Earth Sciences-including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economic geology and fuel exploration,structural geology,lithospheric tectonics,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logy,hydrogeology, astrogeology,marine geology,geophysics and geochemistry.The article categories include technical papers,case histories,reviews,and discussions.Selected colour figures of accepted papers will be printed free of cost in colour in the Journal.GSF also provides gratis reprints and complimentary journal copy.Open access to full text of all articles published in GSF is provided through Elsevier’s ScienceDirect platform.  相似文献   
995.
《地学前缘(英文版)》2012,3(3):I0001-I0003
1 AIM AND SCOPE GEOSCIENCE FRONTIERS(GSF) is a bi-month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that publishes in English significant 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s and high quality reviews of recent advances in all fields of Earth Sciences - including stratigraphy and paleontology,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economic geology and fuel exploration,structural geology,lithospheric tectonics,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geology,hydrogeology,  相似文献   
996.
前陆盆地挠曲沉降和沉积过程3D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明卿  刘少峰 《地质学报》2012,86(1):181-187
前陆盆地是在造山带负荷作用下岩石圈发生挠曲沉降而形成的,并且被主要从造山带搬运的沉积物所充填。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机制,特别是受控于周缘多个造山带活动所形成的前陆盆地的演化机制,本文通过建立前陆盆地挠曲沉降与沉积过程的3-D模型,模拟展示了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岩石圈挠曲沉降响应及在山盆体系中由于动力地形变化而导致的河流体系的发育变化及其产生的剥蚀和沉积过程。模型的建立和实验完整体现了逆冲推覆、弹性挠曲沉降和沉积物搬运这三者之间的耦合机制,为全面深入研究前陆盆地动力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前陆盆地是在造山带负荷作用下岩石圈发生挠曲沉降而形成的,并且被主要从造山带搬运的沉积物所充填.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机制,特别是受控于周缘多个造山带活动所形成的前陆盆地的演化机制,本文通过建立前陆盆地挠曲沉降与沉积过程的3-D模型,模拟展示了造山带逆冲推覆作用、岩石圈挠曲沉降响应及在山盆体系中由于动力地形变化而导致的河流体系的发育变化及其产生的剥蚀和沉积过程.模型的建立和实验完整体现了逆冲推覆、弹性挠曲沉降和沉积物搬运这三者之间的耦合机制,为全面深入研究前陆盆地动力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阿尔泰南缘杰尔库都克酸性岩脉LA-ICP-MS锆石U-Pb测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地质调查发现在阿尔泰造山带南缘杰尔库都克地区,额尔齐斯断裂以南发育一套酸性岩脉。岩脉主要侵位于石炭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岩石主要为流纹斑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酸性岩脉形成于(279±3)Ma的早二叠世。岩脉是岩石圈(地壳)伸展的重要标志,该年龄的获得为阿尔泰造山带南缘早二叠世岩石圈伸展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999.
对安妥岭斑岩钼矿床矿石中辉钼矿和黄铁矿进行了Pb同位素分析。安妥岭黄铁矿样品投点位于下地壳铅演化趋势线附近,辉钼矿样品投点位于上地幔铅演化趋势线附近;在Pb同位素Δβ-Δγ图解中,安妥岭样品数据点位于地幔源区和造山作用源区。这些Pb同位素特征表明安妥岭斑岩钼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下地壳。同时,安妥岭斑岩钼Pb同位素示踪揭示了成矿期的构造运动波及到上地幔-下地壳,与安妥岭岩石圈拆沉作用这一深部动力学过程相吻合,安妥岭斑岩钼矿受控于太行山板内造山过程,其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000.
岩石圈流变学是大陆岩石变形的主导因素之一,是一种研究地球深部岩体变形的新方法。简要介绍流变学对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影响,并对当前流变学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岩石圈流变学在岩石圈地层、造山带和大型盆地动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岩石圈流变学在脆-塑性转换、岩石流变含水性、“三明治”结构及岩石流变律等方面有重大进展。最后,指出目前岩石圈流变学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