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2篇
  免费   2647篇
  国内免费   5333篇
测绘学   165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293篇
地质学   17752篇
海洋学   61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88篇
自然地理   275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556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632篇
  2018年   518篇
  2017年   440篇
  2016年   508篇
  2015年   560篇
  2014年   885篇
  2013年   606篇
  2012年   752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540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574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600篇
  2004年   606篇
  2003年   620篇
  2002年   543篇
  2001年   619篇
  2000年   539篇
  1999年   527篇
  1998年   621篇
  1997年   664篇
  1996年   620篇
  1995年   577篇
  1994年   570篇
  1993年   569篇
  1992年   648篇
  1991年   520篇
  1990年   403篇
  1989年   387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74年   9篇
  1951年   7篇
  194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珠江口贫氧区沉积物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2.
雪宝顶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与成矿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雪宝顶碱性花岗岩具有高丰度的W、Sn、Be含量和W、Sn矿化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稀土元素具有∑REE含量与LREE/HREE比值偏低和负Eu异常的特点;元素比值K/Rb,U/Th,Nb/Ta的规律性变化以及矿脉产状特征等表明W-(Sn)-Be脉状矿床形成于岩浆演化晚期,与岩浆期后的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3.
The major and minor element contents in the sediment core H9 from the hydrothermal fields of the Okinawa Trough show a sharp change at the depth of 80 cm. The elements enriched in the upper 80 cm core are those enriched in the hydrothermal deposits and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recovered from the hydrothermal fields in the trough, which indicates the input of hydrothermal materials. Comparing with other hydrothermal sediments from Mid-ocean Ridges or the Lau Basin, the degree of the enrichment of elements iron, copper,cobalt, and nickel is relatively low. However, the enrichment of elements manganese, lead, arsenic, antimony and mercury is remarkable.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these elements in the upper 80 cm core sediments are three to six times those in the lower section, and 3~12 times those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which are not influenced by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Hydrothermal activities hav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 manganese, lead, arsenic, antimony and mercury to the sediments, and these elements are distinct indicators for the hydrothermal activity in the Okinawa Trough. The significant enrichment of these elements in Core H9 upward from the depth 80 cm indicates the start or the significant enhancing of the hydrothermal activity in this area at about 5 740 aB.P. The average accumulation rate of manganese during this period is about 40 461 μg/(cm2·ka),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hydrothermal sediments in the Lau Basin or the East Pacific Rise.  相似文献   
11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海洋地球化学循环,特别是微生物环研究方面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浮游植物,细菌,病毒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海洋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5.
一个与转移作用有关的盆地的演化:Ardea盆地(意大利中部拉齐奥地区)C.Faccenna等地层Ardea盆地是拉齐奥边缘最深的盆地之一。充填了1600m中新-更新统沉积。这套沉积物覆盖在一套中新统以泥灰质-砂泥质为主的复理石异地构造层上,复理石上覆...  相似文献   
116.
本文通过对山东莱州仓上泻湖Y86孔柱状样的系统取样,利用X荧光光谱分析了沉积柱状样品中的主要微量元素含量,结合已有的粒度分析、微体古生物及孢粉结果相分析对比,对泻湖沉积相进行地球化学判别,结果表明,Rb,Cr,Nb,Ni,Rb,Sr,Th,V,Zn,Zr等元素含量及Sr/Ba,Sr/Ca、Mn/Fe比值在不同的沉积相中均有明显的变异特征。因此可根据泻湖沉积物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及Sr/Ba,Sr/Ca,Mn/Fe比值判别泻湖沉积环境及沉积相。  相似文献   
117.
1987年3月~1988年12月笔者于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西海域特殊的地理、水文环境、沉积物的高磷量、磷形态的快速转化是西海域初级生产力[555g/(m^2·a)]比九龙江口区[159g/(m^2·a)]高得多的主要原因。颗粒态磷(PP)、溶解态无机磷(DIP)、溶解态有机磷(DOP)等以生物为媒介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形态转化,本文估算了九龙江水总磷(TP)的入海通量为787t  相似文献   
118.
多金属结核,铁锰结壳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国家大洋专项“八·五”重点项目“深海地质研究”中一级专题“东太平洋海盆多金属结核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Y85-02-03-04)所取得的成果,总结了多金属结核Sr、Pb、O、Si、C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铁锰结壳Sr、Pb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19.
120.
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由石油裂解产物制成的合成洗涤剂的产量正在飞速增长。1960年到1972年,我国合成洗涤剂产量增长了16倍,1984年年产量已达70多万吨,而且近年来有更大的增长趋势。一般的洗衣粉约含20%的表面活性物质,其余主要是增净剂(如磷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表面活性剂根据其在水溶液中显示出的离子特性,可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等四类。我国生产的合成洗涤剂以阴离子型为主,占总产量的70%以上。 合成洗涤剂的广泛应用产生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和危害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正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1)大量洗涤剂排入水体产生泡沫层并消耗溶解氧而引起的水质和底质的恶化;(2)表面活性剂本身对生物的急性和慢性的致毒效应;(3)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作用所引起的水环境中污染物界面交换过程的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物效应;(4)洗涤剂中的增净剂等成分所引起的水质富营养化等。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不仅大量生活和工业用洗涤剂随废水进入河口浅海区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值得重视,而且研究其在河口区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然能为河口海域环境特征及污染状况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然而国内尚未见有我国河口海域阴离子洗涤剂含量分布的任何资料。在国外虽然有过这方面工作的某些报道(Ambe, 1973; Gagnon,1983),但以河口水体、底泥及其诸环境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行为及其环境意义的工作还属罕见。为此,我们研究拟定了简便快速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结合海河口有机污染的调查,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