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37篇
  免费   2379篇
  国内免费   4670篇
测绘学   191篇
大气科学   1194篇
地球物理   1366篇
地质学   16409篇
海洋学   54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06篇
自然地理   571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39篇
  2022年   417篇
  2021年   526篇
  2020年   466篇
  2019年   548篇
  2018年   398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428篇
  2015年   525篇
  2014年   847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760篇
  2011年   769篇
  2010年   641篇
  2009年   725篇
  2008年   653篇
  2007年   648篇
  2006年   652篇
  2005年   635篇
  2004年   525篇
  2003年   573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768篇
  2000年   618篇
  1999年   602篇
  1998年   614篇
  1997年   630篇
  1996年   631篇
  1995年   604篇
  1994年   606篇
  1993年   528篇
  1992年   662篇
  1991年   613篇
  1990年   482篇
  1989年   409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9篇
  1951年   8篇
  1948年   13篇
  1946年   13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当代流体地质研究的若干重大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跃明 《中国地质》1994,(5):25-26,24
近十多年来,随着大陆深钻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稳定与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及流体包裹体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对于地球内部流体的存在形式、深度、作用与演化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和新认识,从而对传统地质理论和观念提出了挑战.现在已认识到,流体不仅在地球内部各种地质过程和动力学演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充当了矿床  相似文献   
993.
综述了该同位素体系晚侏罗世以来,尤其是现代地幔岩石的研究成表明,地幔在晚侏罗世以来在187Os/186Os比值方面显示出非均一性,其比值从0.90~1.26,但此类岩石的187Os/186Os比值分别与各个不同研究者所确定的地幔演化线相一致;来自较古老正常地幔或贫化地幔的岩石,在锇同位素方面体现为187Os/186Os初始比值接近或低于Re-Os同位素体系地幔演化线值。在此类岩石中,Re-Os同位素体系与Sm-Nd同位素体系之间存在着三种可能的关系:①正相关关系;②负相关关系;③无相关关系。据认为,第一种关系是由羽状地幔端元和富集亲石元素而且贫铼之次大陆型岩石圈地幔端元混合而成;第二种关系则是由羽状地幔端元与地壳物质混合而成;第三种关系则是锇同位素成分相同但钕同位素成分明显不同的两端元物质混合而成。在第三方面,有古老俯冲大洋壳物质参与之基性-超基性岩石具有高于地幔演化线的初始187Os/186Os比值。具有此种锇同位素成分特征的岩石包括大洋岛弧玄武岩(OIB)、洋中脊玄武岩(MORB)以及榴辉岩。①  相似文献   
994.
滇中郝家河砂岩铜矿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德先  马宏 《地质论评》1994,40(2):183-192
本文论术字滇中生代地层与矿区及春外围马头山组中铜的时空分布与迁移富集规律,揭示了矿床的沉积-后期叠加改造成因。成矿作用经历了同生沉积形成矿源层,后期叠加改造形成矿体的过程。后期改造中铜元素发生了大量迁移,矿质主要来自矿体之下伏紫色矿源层。  相似文献   
995.
岩石分级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在介绍国际上的两个分级系统和国内的三个单项岩石分级及岩石三性综合分级的基础上,结合实例阐述了岩石分级理论和应用的新进展,并进一步讨论了岩石分级课题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扩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6.
半边山含金斑岩体产于桃江花岗闪长岩体外接触带之冷家溪群中,已发现12条,呈NNE向带状分布.金矿化主要富集于石英斑岩体内之石英脉、蚀变带及其接触破碎带中.金以细粒自然金为主,形成于浅成、低温环境.含金斑岩体的发现,不仅开辟了湘西钨锑砷金矿带找矿领域,而且也为金与岩浆岩有密切关系的认识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997.
益阳南郊金矿是一个以石英脉型为主的金矿床.它赋存于冷家溪群玄武质科马提岩与浅变质细碎屑岩的过渡部位,其产出受片理化带控制.矿石物质组分简单,除石英外尚有自然金及少量硫化物矿物.从矿床的地质特征、地层和岩浆岩的含矿性以及稳定同位素特征可知,该矿床具有多物质来源、多成因方式、多成矿阶段的特征,是一个多因复成矿床.矿体的产出受构造控制,与断层相伴的片理化带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98.
详细叙述了富文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其成因,认为该矿床属于沉积—岩浆热液改造形成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99.
甘肃碌曲拉尔玛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姚仲友 《矿床地质》1994,13(1):19-27
拉尔玛金矿位于秦岭褶皱带的白龙江复背斜轴部西端倾伏部位,主要赋存在下寒武统含碳绢云母板岩及含碳硅质板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分枝状产出。金呈超(次)显微金存在于石英,辉梯矿,重晶石中。本区以中低温矿物组合为特征,万以汞-梯-砷组合与金的关系密切。根据矿床的硫,氧,氢同位素组成,矿物包裹体测温以及物理化学参数的计算,认为本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控矿地层本身,具浅成中性 强还原中低温代压成矿环境,其成因  相似文献   
1000.
内蒙古乌拉山石英-钾长石脉金矿床铅和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内蒙古乌拉山金矿床是近年在我国北方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床主要由赋存在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岩地层中一系列石英-钾长石脉和石英脉组成。矿区范围内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类分布广泛并且同金矿化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本文对乌拉山金矿床,大桦背花岗岩体和变质岩地层的硫、铅同位素比值进行了系统测定,并解释了不同地质体硫、铅同位素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金成矿作用发生在240×10 ̄6a,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大桦背花岗岩体及有关的岩脉,乌拉山金矿床形成过程中,亦有部分非岩浆物质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