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6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025篇
海洋学   208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4年   3篇
  1939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岩溶断陷盆地高原面洼地不同坡位土壤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断陷盆地区高原面洼地不同坡位土壤的抗蚀性能,以高原面洼地不同坡位灌草地(上坡、中坡、下坡、坡底)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抗蚀性16个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坡位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都呈现出上坡>下坡>坡底>中坡(P...  相似文献   
932.
广东山区残积土边坡广泛分布,同时由于当地居民大量削坡建房,破坏了自然残积土边坡的稳定性,在降雨的诱发条件下,极易发生边坡失稳破坏,引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研究削坡建房对残积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粤东山区一典型红色砂岩残积土边坡,通过室内试验得到土体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及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在无雨、梅雨及暴雨条件下,不同削坡坡度、削坡坡高对红色砂岩残积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山区居民削坡建房时削坡坡度和削坡坡高的限值,为山区残积土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3.
为了研究南海北部海域中、东部陆架坡折带在不同年代的迁移特征,分析了高精度单道地震剖面与地质浅钻等资料.在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外区、东沙区和台湾浅滩区的陆架及陆坡带附近第四纪地层中,共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以及相应的沉积层序,同时识别了6个区域下切侵蚀面,并以此为依据认识了本区第四纪河道的演化特征,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在此...  相似文献   
934.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位于古珠江大河及其浅海陆架富砂珠江三角洲下方的陆坡深水区白云凹陷是沉积大型深水扇的有利地域,宏观认识的进展指导了白云深水陆坡区系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并因此发现了多层序叠置的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使其成为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新领域。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包含了以下关键内涵层序地层学解释中在承认各种资料的分辨率、多解性和局限性的同时,强调多学科资料的综合应用、相互印证,强调周期性海平面变化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强调地震反射相位等时界面确认的有效性,强调层序界面的反复确认,强调生物地层时代、相对海平面、全球海平面与层序界面的响应研究,强调层序格架内各沉积体的相互响应关系研究等。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导致了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发现,揭示了珠江大河流域、陆架区大型珠江三角洲系统与陆坡区珠江深水扇系统的耦合关系,揭示了珠江深水扇与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关系,揭示了珠江深水扇与古地理的响应关系。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南海陆坡深水区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935.
川西深层雷口坡组四段上部储层埋藏较深,横向非均质性较强,地震资料主频较低。常规地震资料上整体表现为反射强度弱、同相轴不清晰等特征,对储层预测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了突出AVO响应特征,这里采用反Q补偿、NMO、剩余静校正、拉冬变换等技术,对研究区目标地层的叠前地震数据进行了优化处理。在优化叠前CRP地震道集的基础上,利用测井、地质数据建立AVO正演分析模型。通过对比正演数值模拟和实测地震数据,确定上下储层的AVO含气响应类型,避免进行错误的AVO属性参数解释,从而指导实测地震数据AVO属性的分析应用。结合雷口坡组AVO正演模拟的认识,通过AVO反演获得截距、梯度、拟泊松比和流体因子等AVO含气属性参数,探索工区储层的叠前地震响应规律,本工区碳酸盐岩储层含气性识别结果表明,研究区含气储层分布面积广泛,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936.
南黄海辐射沙洲西太阳沙海域钻孔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南黄海辐射沙洲枢纽区的西太阳沙海域钻孔岩芯很好地揭示了研究区全新世中晚期潮成沙脊沉积序列和晚更新世末期滨岸潮滩沉积序列.潮成沙脊在垂向上由两个基本的沉积相构成:出现在-5m水深以上的沙脊-浅潮下相以发育小型沙波交错层理、水平层理、块状层理和缺乏生物扰动为特点; 发育在水深 -5m以下的沙脊-深潮下相以出现脉状层理、波状层理和沙波交错层理组合为特点,具有丰富的生物扰动,并保存有风暴沉积.14C测年数据表明潮成沙脊是中全新世以后形成的,在辐射沙脊群形成之前,研究区经历了晚更新世的滨岸潮滩环境以及早全新世的海侵环境.烂沙洋靠西太阳沙一侧潮流通道目前已切入晚更新世滨岸潮滩相地层,潮道底部约8m厚的淤积层夹有强烈变形的滑塌堆积,可能与台风、风暴潮引起的骤然淤积有关,目前已被1992~2003年的海图资料证实.  相似文献   
937.
福建水口库区塌岸现状及滑坡涌浪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军 《福建地质》1999,18(2):84-90
在水口库区塌岸现状调查基础上,通过塌岸强度的划分对比,对塌岸的发育和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对塌岸危害性进行分析,最后对水库滑坡涌浪最大波高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38.
土质条件对坡体崩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质强度等因子对坡体崩塌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土质强度参数随颗粒级配,含水量,密度,粘土含量的变化趋势。通过临界坡度试验,给出了判别土坡稳定性安全系数:F=Kf(1-ω/ωL)(tgψ(tgβ+γsH)。  相似文献   
939.
三峡库区巫山县城新址库岸再造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系统分析巫山县新址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讨论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新址库岸再造预测的方法,采用典型稳定库岸坡度统计方法确定了不同岸坡结构,岩性组合库岸的最终稳定坡变值,选用坡角地质类比法对库岸再造进行预测,最终库岸再造带宽度在44m-201m。预测结果可作为新城规划与建设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0.
介绍了骊山北坡Ⅰ区坡体病害及整治试验工程中锚索钻孔的一些相关工艺技术。包括锚固工作平台搭设及钻机固定;钻孔工艺选择及机具装置研制;预防锚孔弯曲的措施;破碎带、裂缝带的钻进技术及封孔固壁堵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