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5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1024篇
海洋学   208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4年   3篇
  1939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雅泸高速公路青杠咀特大桥泸沽岸桥台与岗子上隧道进口衔接段位于大渡河右岸上部冰积扇上,由于瀑布沟水电站的蓄水将使岸坡前缘约1/4部分没于水下。对整个岸坡影响较大的岩土体主要是由上-中更新统冰积、冰水沉积层组成的冰水堆积物,这类岩土体在水的作用下,其物理力学性质和强度将会发生显著变化,弱化工程性状,从而影响岸坡的稳定性及桥台布置。可以预见,对岸坡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就是水的作用,库岸再造将是影响岸坡稳定性的控制性因素。本文以岗子上隧道进口岸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岸坡工程地质条件、岩土体结构及物理力学特性、岸坡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研究了瀑布沟电站水库蓄水后引起的库岸再造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卡丘金法、两段法(多段法)、极限平衡分析法对库岸再造影响宽度进行预测。3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表明:瀑布沟电站蓄水后该段岸坡各个不同部位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塌岸破坏。根据该库岸岸坡的结构特点和3种方法的适用条件,提出对库岸岸坡不同梯段需要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综合预测,即对于水下岸坡可按两段法预测,而对于水上岸坡可综合考虑卡丘金法和极限平衡法的计算结果。对于类似库岸岸坡的稳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塔中Ⅰ号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发现了我国珊瑚-层孔虫造礁群落最早的礁体,在生态演替上具承先启后重要特征,并伴随着发育了多套礁滩相储集体。充分利用古地理、古地磁,同位素、微量元素,包裹体,岩心物性分析等数据,分析了塔里木板块奥陶纪成礁环境,特别是从构造地质学、碳酸盐岩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学出发,剖析了塔中隆起碳酸盐岩台地演化的阶段性、海平面变化的周期性,以及奥陶纪造礁生物生态群落的演替及生物生长性,分别建立了良里塔格组各个时期礁滩复合体发育的模式,深入解析了礁滩复合体多期生长发育的动力学特征。塔中良里塔格组3期叠加发育的礁体生长与台地演化的构造阶段性密切相关,同时控制了礁滩复合体微相类型上的多样性和分异性。礁滩复合体地貌隆起和高频海平面变化所导致的暴露,以及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滤、溶蚀作用是控制台缘礁滩体优质储层发育的动力学基础,经后期埋藏过程中所经历的表生岩溶作用、埋藏期热水岩溶作用以及断层相关岩溶等是该礁滩复合体储层物性改良主控因素。集中揭示了塔中奥陶纪礁滩复合体发育演替几何学、动力学机制及礁滩储集体控储机制,有效指导了塔中古隆起奥陶系生物礁油气规模效益开发,对于类似油气田勘探与学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储集砂体分布特征为例,探讨构造变换带优质储层的形成机制与变形特征,开展构造转换带的构造-沉积-成岩作用等对物源、砂体、岩石物理等的控制作用的研究。盆地构造转换带控制主要物源与水系,进而控制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构造转换带与坡折带共同控制沉积相带展布;构造转换带、坡折及沉积层序格架联合控制砂体时空展布及其储层质量:在大的构造转换带、高坡降比的坡折等条件下,在低位域沉积期发育冲积扇、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等,形成大规模的储集体,在高位域沉积期发育较大规模三角洲沉积等。对构造转换带的综合研究,可深化对坳陷盆地沉积体系发育规律认识,进而提高对油气储集体的预测精度,对陆相湖盆沉积学及其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砂体大面积分布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振生  杨威 《沉积学报》2011,29(6):1058-1068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四、六段以砂质沉积为主,砂体厚度大,分布面积广泛。弄清砂体大面积分布的成因,对预测优质储层分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系统的层序地层划分、物源分析、砂体展布研究和沉积相编图,并结合水槽实验和现代地质调研,认为晚三叠世四川盆地古地形平坦,发育多个物源。以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湖泊4类沉积体系为...  相似文献   
995.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深水天然堤—溢岸沉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央峡谷位于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发育面积较广,内部天然堤—溢岸沉积发育。深水天然堤—溢岸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集体,深受油气工业界的关注。为了指导中央峡谷的油气勘探,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剖面以及均方根振幅属性对中央峡谷内部天然堤—溢岸沉积的形态和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天然堤—溢岸的沉积模式,并对其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  相似文献   
996.
《探矿工程》2011,(1):27-27
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由该局承担的我国海洋油气新区调查成果喜人,其中“南海北部陆坡油气新区调查”项目显示,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远景。目前,该勘探成果已吸引着我国三大石油公司等先后投资深入开展南海北部的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97.
应用构造-层序地层分析的思维,通过构造格架与地层格架的关联分析,对南堡凹陷东营组沉积充填样式与过程、控制要素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沉降史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古近纪可划分为4个次级构造幕。凹陷内断裂发育,同沉积断裂及其时空配置关系对凹陷内结构和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展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控凹断裂直接控制了局部构造带的可容纳空间变化和古地貌形态,从而形成不同的沉积展布特征。高柳断层是南堡凹陷内最为重要的二级断裂,其活动始于Es1沉积时期,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活动最为强烈。在东营组沉积时期,高柳断层将凹陷分为南、北两个独立的沉积系统,尤其在Ed3沉积期其强烈的翘倾作用使高柳地区成为一个孤立的湖盆,直接影响到了高柳地区的沉积充填。根据东营组沉积时期同沉积断裂组合样式划分出4种断裂坡折带:断崖型、断坡型、同向断阶型和反向断阶型,为研究南堡凹陷东营组同沉积断裂对沉积格局的控制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98.
埕海断坡区是歧口凹陷滩海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多年来受地表、地下复杂地质条件制约,勘探工作起步较晚,基础研究相对薄弱,油气富集规律尚欠缺系统的分析研究.以埕海断坡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东营组为研究重点,对该区油源条件、生储盖组合及储层、圈闭等油气成藏因素的地质特征加以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基岩潜山背景,湖盆演化阶段,沉积微相展布是埕海断坡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999.
针对在1∶50 000地形图制图生产项目中西部地区大量凹地示坡线需要手动添加的问题,介绍了如何使用ArcMap自有功能和单位自主研发的小程序,快速高效地识别凹地,并准确地进行凹地示坡线的添加。  相似文献   
1000.
吴绍渊 《海洋科学》2014,38(3):116-121
<正>稀土作为以新工艺、新技术研发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鉴于陆上稀土资源的特殊分布的特点,海洋势必将成为未来该资源探索和开发的新区域。南海作为我国所辖最大面积的海域,其稀土资源丰富。因此,对于该海域稀土元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对近几十年来相关研究所取得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进行综述,并给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