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70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1717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8年   3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8篇
  1941年   9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8 毫秒
961.
黔西北威宁黑山坡铜矿可能源于玄武岩古风化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广宇 《广东地质》2003,18(1):66-68
2002年11月13日,笔者与贵州地调院冉瑞德、陈建华两位工程师对黔西北威宁黑山坡铜矿进行了一次野外考察.  相似文献   
962.
滇西南耿马地区弄巴剖面由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地层断片组成,其中早石炭世2个断片由玄武岩和灰白色、紫红色放射虫硅质岩、硅质泥岩、凝灰岩组成。对硅质岩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后发现,该地区硅质岩SiO2含量均在80%以上,MnO/TiO2的平均值为0.58,Al/(Al Fe Mn)的平均值约为0.48,Ce/Ce*的平均值为0.91,与已知大地构造背景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表明其为近大陆边缘的洋盆边缘型硅质岩。  相似文献   
963.
贵州盘县地区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峨眉山玄武岩底部与中二叠统茅口组灰岩接触界面上赋存的黄见坑-哈树富铜矿带为例,论述了这一新类型玄武岩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峨眉山玄武岩浆喷-溢对Cu(Au、Pb、zn、Pt、Pd、Sb、F等)元素的富集和后期热液改造成矿作用,以扩大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964.
蛾眉山玄武岩总体具有较高的^87Sr/^86Sr比值和较低的εNd(t)值,并具有富集地幔源区的特点。而低钛玄武岩(LT)与高钛玄武岩(HT)间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即早期低钛玄武岩(LTl)的^87Sr/^86Sr比值最高(0.7063—0.7078),而其εNd(t)最低(—6.74-—0.34):晚期高钛玄武岩(HT)具有最低的^87Sr/^86Sr比值(0.7049—0.7064)和最高的εNd(t)值(—0.71—1.5)。蛾眉山低钛玄武岩中单斜辉石的氧同位素变化范围为6.2‰-7.86‰,高于洋岛拉斑玄武岩的平均值5.4‰。研究样品较地幔岩石偏高的δ^18O值说明在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有壳源物质的参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对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认为,壳源物质可能主要来自于新元古代富集的扬子西缘次大陆岩石圈地幔。地幔柱—岩石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在时间和空间的系统变化,即早期西岩区形成含大量壳源组分的低钛玄武岩,晚期为壳源组分相对较少的高钛玄武岩。空间上低钛玄武岩仅分布在西岩区,而中、东岩区皆为高钛玄武岩。壳源组分随着时间演化逐渐减少,在空间上由西而东也逐渐减少。表明蛾眉山火成岩省形成早(主)期地幔柱头卷入并熔融了较多交代富集的次大陆岩石圈物质,晚期则有较少的壳源物质参与。建立了蛾眉地幔柱与大陆岩石圈作用的工作模型。  相似文献   
965.
王砚耕  王尚彦 《贵州地质》2003,20(1):5-10,4
贵州晚二叠世玄武岩是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并位于其东区。全属高钛玄武岩。它是地幔柱边部或消亡期局部熔融产物。产物我省玄武岩中的铜矿床(点),与北美大陆同类铜矿有相似之处,可统称为玄武岩铜矿,属于“与陆相镁铁质喷发岩有关的铜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966.
利用重磁资料对贵州西部玄武岩出露区火山口的初步圈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大友  杨明应  汪玉琼 《贵州地质》2003,20(2):73-74,67
根据火山口及岩浆喷溢后可能在重力和航磁上引起的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的特性,该文利用重磁资料对该区火山口进行了初步圈定。为该区的地质、矿产研究及成矿预测提供一点深部信息。  相似文献   
967.
滇-黔地球化学边界似基韦诺(Keweenaw)型铜矿床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滇-黔边界北西向地球化学急变带的北东侧存在很强的铜异常。野外观察发现了富的自然铜-氧化铜工业矿体和广泛的矿化点。矿化受二叠纪玄武岩最上部古火山口环境和上覆宣威组炭泥质层控制,产于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含炭硅质岩、硅质沥青岩和气孔状熔岩中,矿层厚度变化在15~80 m。矿石矿物主要为自然铜、氧化铜矿和辉铜矿。其中鲁甸沿河铜矿铜含量变化在0.5%~20%左右(在一个剖面上平均为4%)。自然铜呈板片状、网脉状、浸染状产出。氧化铜、辉铜矿和硅铜矿类呈浸染状、团块状产出。矿化与阳起石化、沥青化、沸石化和硅化密切相联系,表明成矿涉及在强壳幔相互作用、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下的还原环境。成矿温度变化在400~100℃。从成矿地质背景、矿石类型和蚀变现象看,与美国苏必利湖的Keweenaw自然铜矿床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968.
峨眉山地区夏季的夜雷暴以其频率高、强度大、常连续出现,被称为强雷暴区.经分析研究,峨眉山地区盛夏的夜雷暴不仅与天气系统有关,而且与峨眉山的地形作用关系很大,本文在分析天气系统影响的同时,着重研究了山体对夜雷暴产生的作用,从而总结出简单实用的预报经验指标,为提高预报准确率,探索出一种简单实用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69.
峨眉山地区夏季的夜雷暴以其频率高、强度大、常连续出现,被称为强雷暴区。经分析研究,峨眉山地区盛夏的夜雷暴不仅与天气系统有关,而且与峨眉山的地形作用关系很大,本文在分析天气系统影响的同时,着重研究了山体对夜雷暴产生的作用,从而总结出简单实用的预报经验指标,为提高预报准确率,探索出一种简单实用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70.
旧参地重复利用问题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靖宇县第一参场采集了人参,土壤(包括原始土壤,参地土壤,旧参地土壤)及玄武岩样品,测试了与植物生长关系密切的20种化学元素,系统地研究了人参生长的生态环境,法球化学环境,总结出该区玄武岩,原始土壤,参地土壤,旧参地土壤及人参中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查明了导致旧参地荒废的地球化学原因,提出了改良和重复利用旧参地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