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1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12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莫世江 《中国岩溶》2005,24(1):48-50
通过对贵州亮岩峰丛山地的墓地进行调查和初步研究, 结果显示墓地在一定坡度上的特定地段有集中趋势,而喀斯特地区土体厚度则是影响墓地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绝大多数墓地集中分布在日照较好、排水畅通、土体较厚的阳坡山麓地带,以占用质量较优的耕地为主。因此,在墓地利用管理实践中, 实施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建立有偿使用制度、严格用地指标,加强墓地绿化,实施墓地园林化建设等措施,以期多元化开发利用墓地,有效保护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42.
峰丛洼地形成动力过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杨明德  梁虹 《中国岩溶》2000,19(1):44-51
对喀斯特的重要地貌景观—— 峰丛洼地(锥状喀斯特) ,从水文地貌学观点分析论述了其气候形态学特征、地貌结构、地貌发育演化动力过程以及与内源水作用过程相关的多元水赋存特点及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   相似文献   
43.
峰丛洼地的基岩物质组成与土地退化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根据可溶岩层组中非可溶夹层的出露情况对我国西南岩溶山区峰丛洼地进行了划分,并对不同基岩物质组成的峰丛洼地的土壤、土地类型及植被、坡面形态和地表径流特征及其差异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基岩物质组成的峰丛洼地土地退化的过程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进而论证了各地貌部位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   相似文献   
44.
黔南平塘大窝凼洼地经国家天文台多年全国考察、多次论证后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直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候选台址.由于投资大,环境要求高,地质勘察精度,特别是在岩溶、地下水等方面的勘察精度要求尤其高,为此本次勘察从地面地质测绘、地表综合物探、井下电磁波CT、超声波测试、钻孔注水试验、地下水连通试验、室内岩土测试等一系列综合勘探,取得较好的勘察效果,为候选台址的落实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
针对地势平坦且空间范围较大的流域水系自动提取任务中,采用常规的洼地填充算法难以提取出完整水系,形成大量"断头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导出整个数字高程模型(DEM)所有像元被淹没的次序表的方法,由该次序表构成的矩阵代替原有DEM来实现流向的计算,进而提取出累积流向及分级河道。经用覆盖中心流域的高精度DEM以及覆盖黄河和长江等大型流域的DEM来测试,结果表明:用其他算法提取结果均发生了"断头河"错误,而该方法则能提取出完整的水系。这种方法能正确实施洼地填充和像元填平处理,可以适应于任意规模和精度的DEM填洼问题,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克服了以往算法难以处理大河流域DEM洼地填充的不足。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历史地貌的复原研究,提出了一种重建历史地貌三维场景的方法。以历史地形图为基础研究资料,对其进行整理、挖掘与分析,并结合GIS技术建立了DEM,生成了三维立体场景。利用该方法建立了百年前白洋淀碟形洼地的三维历史地貌模型,对于该区域历史环境和演化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历史地貌重建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47.
48.
Huanghua depression is one of the richest areas in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 China.The Paleogene mainly consists of sandstone with facies of river,delta,fan delta and littoral-shallow lacustrine.Diagenesi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perties of reservoir rocks.Applying X-ray diffraction,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many cores and thin sections,the authors studied diagenesis of Paleogene sandstone reservoir rocks in kong1 Menber of southern Kongdian in Huanghua depression.Diagenetic complexity shows that the sandstone in this area underwent compaction,cementation,isolation,recrystallization during the burying of sediments,and the first three compose the major diagenesis.The compaction and cementation led to decreasing porosity,and the solution of unsteady minerals also results in increasing in porosity.  相似文献   
49.
“今年天气干旱,多亏了土地整理项目,为我们打机井、修水渠、架设高低压线。”望着从新打的机井里抽出的清凉的水汩汩地流进田里,看着田里长势喜人的玉米苗,沁阳市柏香镇上辇村村民张军亮高兴得合不拢嘴。  相似文献   
50.
大洼地区毗邻大型生油洼陷—清水洼陷,多级断裂及多期不整合面构成复合油气输导体系,成藏条件优越。但本区火山岩储层岩性岩相复杂、喷发环境多变。为进一步明确储层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本次研究利用15 口井107.73 m的岩心、270块薄片及测井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大洼地区Mz-Ⅰ段形成于水下喷发环境,发育溢流相玻质碎屑岩亚相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及溢流相熔岩亚相玄武岩;Mz-Ⅱ段形成于水上喷发环境,发育爆发相凝灰亚相流纹质凝灰岩及溢流相熔岩亚相安山岩。其中玄武质火山角砾岩储集性能最好,平均孔隙度19.3%,平均渗透率6.71×10~(-3) μm~2,玄武岩物性最差,平均孔隙度9.2%,平均渗透率0.23×10~(-3) μm~2。根据录测井及地震资料分析,认识到大洼地区中生界火山岩具有良好源储配置关系且发育多期次断裂及不整合面组成的复合油气输导体系。结合试油试采资料进一步确定油气藏的分布,明确成藏主控因素,建立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表明,储层品质受控于岩性岩相、火山喷发环境及构造活动,油气成藏主要受控于源储配置关系及输导体系,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复合型油藏,西侧近油源且近台安—大洼断层的有利岩性岩相带为有利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